东方天傣再多招一百万兵的话后,大殿之上百官立马一片哗然。
“辅政大人,再多一百万兵的话朝廷根本就养不起呀,不能再招呀!”说这话的是新的户部尚书冯继兴,天下钱粮出户部,军费自然也是从户部支出。这个时候他不出来反对,一旦真的招了一百万兵,到时候问户部要军费那他这个户部尚书还不得撞墙呀。
“哦?养不起吗?”天赐反问道。
冯继兴点点头道:“养不起呀,一个普通士兵每月的军饷就得二两银子,官衔越高军饷也就越高,一百万军队一年光军饷就得近三千万两。而一年下来的伙食费、军服费、兵器修复等各种杂费也得四百万两上下。如果招两百万兵的话,每年的军费就得近七千万两,可朝廷一年的税收最好的年景也不到九千万两呀。”说到这他缓了缓气接着苦着脸说道:“还有各级官吏的月俸呢?把税收全用来发军饷都不够的话,那官吏的月俸则会是一个子也没有。官吏如若每月都无俸禄养家糊口,那朝政和地方政务必将瘫痪,则国将大乱。再者一旦遇上天灾需要赈济,则无钱粮可拨,那将会使民怨沸腾、天下大乱。所以请辅政大人三思,绝不可再多招百万兵了呀!”
“说的很好,冯大人是个称职的户部尚书。”说这话的是天赐,他看上去早有准备,说道:“多招一百万兵是必需的,否则这百万贫苦甚至没活路的青壮年男丁迟早会在西蜀酝酿成大祸。但军饷也必须在朝廷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让朝廷为养这支军队而破产了。所以我的办法是招两百万兵,但每月普通士兵的军饷只发一两银子。”
“啊?!”大殿之上再次一片哗然。
“啊什么,觉得少是吧。”天赐胸有成竹地笑着说:“放心,对贫苦彷徨找不到出路的人来说,有一个管吃管住每月还有一两银子也就是七百文铜钱可领的工作,这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他们不会嫌少不会不满意的。用以前养一百万军队的钱养两百万军队,每年军费不变但却可多出百万兵来保境安民,这不是很好吗?”
“哦”官员们恍然大悟,本以为朝廷会破产了,没想到解决的办法会这么简单。抠门!奸商!官员们在心里鄙视天赐。
“招这两百万兵,不仅可以解决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生计出路,也不仅可以壮大我朝军力威慑敌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中的一百万将成为工兵。”东方天赐说道。
“啊?!”众臣再次一片哗然。军队中一般都有工兵,安个营扎个寨挖个壕沟修修器械什么的,都是他们的事,他们和伙头军一样是不可缺的但数量不会太多。两三百个士兵中也就那么几个工兵,一般都是这种比例。但二比一的比例是从来没有的,更何况这数量也太吓人了————整整一百万!从古到今哪个国家哪个王朝有百万工兵的,听都没听过!
“你们一定不明白为什么要使一百万新兵成为工兵,觉得太多了,多得不可思议是吧。”天赐转动了下身子,也算是活动了一下站得难受的脚和腰,“这规矩得改,一站就是半天太难受了,以后得给大臣们椅子坐才行。”天赐在心里抱怨道,抱怨完后开始继续说正事:“西蜀山多而且多奇山险峰阻断去路,因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太祖晚年就开始派专人绘制各地详细地图并勘察山川水利,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将各大小河流通过人工运河沟通。这样一来蜀道难行的历史将不复存在,百姓可通过水路方便地往来于各地,各物资商货也可更快运输,而且水网一成便可洪不涝旱不干,真正做到水旱从人。为了这一伟业,从那时起五十年间成千上万的识水利会绘图的专人奔走于西蜀各地,终于绘制成《蜀地通流册》,据说该册放满了整整一间宫室。五十年间,西蜀已历经三代君王,已被励精图治得富庶非常,于是这一伟业便开始了。十年,整整十年,上百万的民夫开山挖河,沟通了一条条河流。多少荒地因为有了河流的灌溉而变成良田,多少偏远难行之地从此可以通达,可谓功德无量呀。然而此后后夏频频侵扰边关,西蜀举全国之力花了近十年时间和后夏打了大仗三场、小仗无数,终于才重创后夏为我国换来二十年太平。然而国力大损,这通流伟业也就一停再停直到今日。”
天赐说到这环视了一遍群臣,微笑着说:“话说到这份上想必你们也都猜到了吧,没错,我想使通流伟业继续。当年有百万民夫,而招了兵后可让百万新兵去开山挖河,他们的工钱就是他们的军饷。这样既解决了百万青壮和他们家人的生计,又能使通流伟业继续,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各位大人认为呢?”
“恩”官员们都拿眼瞄向皇帝和太后,尤其是帘子后的太后,虽然现在这南安世子权倾朝野不假,但这种国家大事必须得皇帝和太后点头吧。尤其是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不表态这事按程序来说就进行不下去呀。
“臣恳请皇上和太后明断。”东方天赐恭敬地恭身行礼说道。
珠帘之后的吕太后一时之间沉默了。当天赐初来益州时,她只不过认为天赐是个有些聪明才智但爱惹是生非的少年;当天赐率军救了益州后,她则为天赐的胆魄所震惊,试想有几个十五岁的少年敢率军出征;当天赐用十天的时间就将两百多官吏投入大牢,并强势地将吕国忠贬为庶民后,她才见识到这位小世子果断、犀利、生猛的手段;而今天她才见识到天赐治政的本事。说实话,以天赐的这份眼光、这份变危机为机遇的智慧,堪称能吏智官。可问题是他东方天赐可绝不会仅想做什么能吏智官,从他所作所为来看真正想垂帘听政的是他。
此子有勇有谋又已借势窜起,西蜀如今谁可与他抗衡?太后轻声苦叹一口气,说道:“辅政大臣说的是,这确实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事,哀家哪有不赞同的道理。哀家同意。”
(让大家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