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华会

bookmark

萧摩诃和王頍退下之后没多久,高颍忽然又求见,杨谅皱眉宣其进来,互想见过礼之后,杨谅喝了一口茶,有些好奇的问道:“高公去而又返,是否还有什么话要给本王说?”

高颍沉声道:“殿下,老夫有两件事想要禀报殿下。”

“你说吧!我听着。”杨谅眉头一皱,心中对高颍的神色语气有些反感。

“第一件事,老夫想要提醒殿下,萧摩诃和王頍毕竟是陈朝人,不可太过于重用他们,老夫怀疑他们……”

不等高颍说完,杨谅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一点本王心里有数,现在举旗立国在即,大战当前,本王不希望麾下将相不和,互相猜疑,高公说第二件事吧!”

高颍见杨谅不愿多听此事,他心中无可奈何,暗叹一声,说道:“第二件事,是老夫建议殿下立刻发兵南下,速攻京城。”

这个建议杨谅却很感兴趣,他立刻坐起身道:“高公请说得具体一点。”

“殿下,杨广虽然坐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但是据老夫所知,至少有超过一半的门阀世族并不希望他当皇帝,而这些门阀世族在朝中和军中族人门人众多,杨广即使对此心知肚明,但要想牢牢将军队和朝廷控制在手中,也尚需时日。老夫以,殿下应该抢在这个时日之前,抓住这个机会,派精锐大军直扑关中,先克蒲州,再夺蒲津关,然后殿下再率主力大军随后,屯兵灞上,京师以西挥手可定,这样京师必然震动,朝中上下互相猜疑,到时候老夫施展手段,我们再诱之以利,劝说京师守军归降,半月之内,大事可定,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杨谅沉思片刻,他还是有点犹豫,前两天萧摩诃和王頍劝他割据北齐故地,因为他手下兵将大多是关东之人,割据北齐故地更容易得到他们的支持,但高颍的建议又让他颇为动心,如果半月之内能夺下京师,他几乎已经算是夺得天下了。

“殿下若有担心,不妨先发兵试一试,若是半月之内拿不下京城,大可再割据并州及附近之地立国,与杨广分庭抗礼。”

高颍说的有理有据,杨谅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高公说的有理,本王这就下令准备粮草,召集诸将,五日准备时间,五日后大军南下。”

……

……

同一时间,萧摩诃府上,萧摩诃和王頍对坐饮茶,萧摩诃曾是王頍之父王僧辩的部将,虽然萧摩诃投降了陈霸先,而王僧辩被陈霸先所杀,但毕竟已是五十年前的往事,而此时他们同为南朝旧臣,皆对故国充满了怀恋,他们原以为隋朝的强大,使他们复国之念最终只是一个梦想,但此时,杨谅的谋反又让他们心中生出一些想法。

“唉!也不知道我南朝华人复国有没有希望。”萧摩诃此时心中患得患失,心中虽然有想法,但知道这件事情施行起来,实在是太难。

王頍也叹了口气,说道:“复国之事自然难度不小,但以你我这年龄,只要尽力去做便是,至于能否成功,就看天意吧!”

萧摩诃略一犹豫,说道:“太子在江南成立了南华会,这些年已经聚集了不少南朝幸存之臣,其中不乏能力出众者,听说就连当年被皇后救走的丹婴公主长大成人之后,也加入了我们南华会,成为我们南华会的圣女。据说丹婴公主隐身在大隋京城之中,冒着生命之险为复国出力,你我身为臣子,岂能轻言放弃。”

王頍深吸一口气,郑重说道:“没错。只是此事关键是不能让杨谅真的谋反成功,否则和杨广当皇帝没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就没有我们南华会起事的机会。所以我从昨天汉王回来之后,便劝他割据北齐之地,与杨广形成鼎足之势,然后由老将军你为统帅,率军南下,名义上是为杨谅攻城掠地,但只要大军在老将军你的手中,自然便会控制在我们手中,到时候看形势,直接挥军下江南,有我们南华会在江南打下的基础,到时候我们挥臂振呼,南方华族必定会举旗响应,那时我们的复国大业便已成功一半。”

“老夫若是没有猜错的话,高颍必然会劝殿下直接发兵直取关中,所以我们关键是要阻止杨谅派大军西进关中,大力促成和杨广形成鼎足之势,这样才能有我们南华会的机会!”

便在这时,有心腹敲门进来,送进来一封信,并说道:“启禀两位长老,收到京城的圣女密信,说近日会有人到达并州太原府,帮助两位长老除去高颍。”

萧摩诃和王頍闻言,不由得一脸惊讶,互视一眼,由萧摩诃亲自仔细检查信上南华会长老以上高层才知道的独特印记图案,然后才撕开信,两个人将信传的看了之后,萧摩诃长叹一声,说道:“早就听说圣女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谋略过人,果然名不虚传,在千里之外大隋京城,竟然能够推断出太原府的形势,而且还派人帮我们除去高颍。只要高颍死了,以我们对杨谅的影响,后者还不对我们言听计从。”

“信中说圣女派来的人到了之后,会主动和我们联络,不知来的人是会中何人,竟然被圣女如此看重。”王頍心中其实有些不快,按照在南华会中的地位,他们也只比圣女低半级,而且在他们地盘上,要杀高颍,他们竟然还要远在千里之外的圣女派人来帮忙,实在有些丢人啊!可实际上,从昨天到现在,他们已经派了数名杀手,动用数种手段,不但未能成功,而且派去的人都有去无回。

……

……

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太行山脉就像一条横亘南北的巨龙,延绵数千里,将河东和河北大地一隔为二。

千年来,横穿太行山脉的道路渐渐形成了八条重要的通道,被称为太行八陉,其中又以井陉最为重要,它是连接并州太原府和河东郡的直接通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ps: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九百七十三章 被利用的百姓第三百九十九章 暴雨中的杀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神箭发威第七百八十九章 豆腐花妹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钱是万恶之源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预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家的主心骨第三十七章 西突厥政变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李建成眼中的聂小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围城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桃李子得天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真假春秋使者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愤怒的军神第六百一十章 明月香阁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围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三个目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财源第八百零九章 比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扮猪吃老虎的程咬金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突厥可汗心中的恐惧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对战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惨败而归的王伯当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阔海的地盘第九百四十九章 你们中毒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灭族第七百二十章 迫不及待的杨广第三百一十三章 白兰王的悲哀发现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杀我之人我先杀之第七百一十三章 登门拜访第五十三章 五百藏兵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唐王世子李建成失踪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杨坚的奢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这是一块磕坏牙铁疙瘩第五百八十六章 伤心的独孤明月第三百九十二章 唐三笔第一百五十一章 肉食者鄙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这是门阀世家骄傲?第八百三十七章 孤独的杨广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李世民与一号的交易第六百三十章 果然还有后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府开宴(下)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拼杀(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长安城内的秘密武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跟踪第四百六十二章 朝堂之争(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愤怒的苏媚儿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单雄信的古怪决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愤怒的苏媚儿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心理战与舆论战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对战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剧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李靖真正的对手来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侯君集就这样死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种游击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把亲王打成半死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十二章 折服与重任第三百九十九章 暴雨中的杀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高句丽水师的异动第三百九十八章 跑来报信的苏媚儿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返第六百零三章 喝醉的独孤明月第九百一十四章 盐女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救秦琼第八百四十六章 武林大会(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扮猪吃老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假死脱身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一个关于人心的试验第二百零五章 吐血的许敬宗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脑子调教试验第六百四十二章 聂小雨的强迫症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其实都只是想活下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四个美女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灭族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林公会的悬赏第一百章 隋文帝与长孙氏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李世民对长安的担忧第六百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九十四章 操控民心的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宾天第八十九章 困守古庙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这速度快得让人心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榆林郡太守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赏第五十六章 惨烈的混战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急着当皇帝的宇文智及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张大网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雁门城破之关门打狗第一千四百章 一切都已注定第八十五章 赵州桥和相亲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不看好王君临的黄卫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天地之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天灾人祸第五百零八章 长寿的诱惑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女坊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帝国雏形第八百九十八章 鹰扬郎将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