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下盐税

“听说北地青盐没有东海煮的白盐干净,宫内为何不用东海白盐?”房乔一脸好奇和疑惑。

杨广也生出兴趣,向御厨问道:“就是,朕也好奇,你们为何不用东海白盐为朕烹饪饭菜?”

几名御厨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心想,皇宫里面多年以来一直这样,我们怎么知道。

反倒是虞世基突然笑道:“陛下,花马池青盐出于边疆,色泽最佳,味道最正。而安邑古称大夏,大夏之盐,和之美也。此两二,最适王者调味。而东海之盐虽白净,但多数味涩,若是煎煮不当,还有一股焦苦味,这是平民百姓所用之盐,岂能入于陛下之口?”

“虽是百姓之食,却是朝廷巨利。”房乔好像早就知道虞世基会这样说,连忙插话。

“哦!为何说是朝廷巨利?”杨广一听‘朝廷巨利’四个字顿时来了兴趣,最近几年建新都、修长城、修大动河、修驰道,等等,全部是大工程,朝廷花销太大,杨广又好大喜功,赏赐臣子又重,先帝杨坚攒下的底子消耗太大,国库里面的银子越来越少,杨广也听过户部多次叫苦,甚至派虞世基去查过税收的账本。

房乔说道:“陛下,臣想给陛下说说对天下盐政的一些看法。”

杨广一挥手,让御厨们退下,示意房乔边用饭边讲述。

房乔笑道:“陛下,这盐看似寻常,人人天天都吃,看似只是食物调味所用,但实际上,却和粮食一样,足以决定人之生死,关乎大隋的强弱!”

“哦,这是为何?”杨广一听关乎大隋的强弱,顿时兴趣更大了。

房乔是平民百姓出身,和虞世基这样的贵族出身的官员不一样,非常懂底层百姓冷暖,略一沉思,便说道:“陛下,这人天天吃盐,贵族习以为常,有时候还会觉得盐重,因为他们从不缺盐,可是对于贫穷的平民百姓而言,很多时候没钱吃盐,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长时间不吃盐和天天有盐吃的区别,从而证明了吃不吃盐,的确是关乎人们的生死!”

房乔说到这里,一脸的感慨,说道:“记得臣在少年时,母亲生病,家中一度钱粮困难,便无钱买盐,连着一个多月臣和父亲没有吃盐,结果便发现,整天浑身无力,别说下地干活,连走路都觉得没气力,后来臣多方打听更是验证了此事,再后来当了官之后,又特意让府中仆人验证,才发现人之所以用盐,绝不止是为了调味,而是根本离不了盐。”

房乔所说道理极为浅显,杨广一听顿时明白其中道理,神色也凝重起来,房乔则继续说道:“陛下,盐除了日常需要外,在民间百姓之中保存菜、肉、鱼等物,也是要靠盐来腌制,比如关中常用的盐酱和菹菜便需要盐,否则便无法腌制。”

杨广点头道:“爱卿所说盐酱朕当年领兵打仗时在军中见过,盐酱是菽豆捣碎腌制,乃关中京军出征必不可少的食物,咸得齁人,但一顿只需一小碟,干巴巴的粟米饭就能吃得有滋有味,朕当时只知我大隋将士是为了调味,现在看来盐酱更是为了给将士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否则将士浑身无力,还怎么杀敌。”

虞世基见风头被房乔一人所占,这时也插嘴道:“陛下英明,房大人所说菹菜,臣在年轻时,也见家中田间佃户腌制过,其实就是腌制的蔬菜,主要是冬葵菜,这是农家常见的下饭菜。”

房乔点头道:“陛下所言一针见血,虞大人也没说错,还比如东海产出的海鱼,也是靠了就近用盐腌制,才能广销于内地,成了不少百姓一年到头唯一能吃上的肉食……”

说到这里,房乔话风一转,说道:“总之,盐对大隋和陛下子民如此重要,可以说人人都离不开他,可最大的问题是,我大隋也并非每个地区都产盐。”

房乔说到这里,神色变得凝重,沉声说道:“我大隋农户多是自给自足,所食粮食可以自己种,所穿衣物平民可以种麻,然后由妇人搓线纺织,贵族有丝绸贴身。总之吃穿所需必备之物不论天下各处,都可以自己解决,但唯独盐不行,盐没有生产,只有寻找盐矿挖掘或者从海水里面煮出,所以包括京城在内,大隋很多地方都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和交换盐才行,所以盐是暴利,早在汉朝时便成为官营。”

杨广若有所思,点头道:“故天下货殖,唯粮、盐、布、铁、铜、畜最重,而且盐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粮食,甚至比人们所穿之布都重要!”

“于是东海之地,便靠海盐称富?”杨广停下了筷箸,目光闪动。

房乔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东莱郡、北海郡、范阳郡、高密郡和江都郡多是富裕之地。臣听闻早在汉朝之前,这东海五郡一带多是盐卤之地,地广人稀,直到汉武帝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才让这五郡成为富饶之地。”

杨广点了点头,问道:“这五郡每年上交朝廷盐税是多少?”

房乔转头看向虞世基,说道:“盐税一直由虞大人负责核查。”

杨广看向虞世基,后者连忙说道:“陛下,东莱、北海、高密和江都四郡自陛下登基以来,每年盐税都在五十万两银子以上,范阳郡盐税为二十万两银子多一点。”

杨广眉头皱了起来,说道:“范阳郡盐税为何这么少?”

虞世基看了一眼房乔,心想,原来这个寒门小子绕了一大圈,是想让陛下关注范阳郡,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他一概不知,而不管是卢氏还是王君临都不好得罪,只好说道:“陛下,臣失职,尚且不知范阳郡为何盐税这般少,下去之后便立刻调查。”

杨广冷哼一声,说道:“不用调查朕就知道这必然与卢氏有关,前几天蓝衣卫府和内廷都有密报,王君临到范阳郡上任的第一天,便被一千骑兵差点围杀,若不是王君临堪称是朕臣子中最难杀死的一个,朕派去的太守岂不是就被贼人害死,卢氏好大的胆子,竟然蓄养骑兵,如今看来这范阳郡盐税远低于其它东海五郡,多半也与卢氏有关。”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天下大势第六十七章 武三的决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鸣惊人的瓦岗寨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张金称逃走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河东士族第五百九十四章 真凶(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骑兵战术第九十二章 一场好戏第三百零七章 追杀(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静阳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一样的攻守战(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要炼虫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鱼子默的变化第五百三十七章 发现内奸第六百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阳山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样的攻守战(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连部小酋长第七百九十章 打擂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盐场练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会主第四百三十章 丛林夜战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子亲至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阳山县第八百零六章 帝后之间的对话第五百七十八章 脑残粉单雄信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反咬一口的徐世绩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李世民果然不好打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的未卜先知第三百二十六章 后怕之极第九百三十八章 悍兵勇卒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恐怖的铁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第二批船队第八百一十一章 对射(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弑君第九百三十七章 两只幼虎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使者程咬金第三百零九章 追杀(五)第八百一十章 宇文成都的提醒第一千一百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原王学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长安城的傀儡剑神活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独孤明月的孪生弟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如此毒誓真何用?第一千四九十八章 徐世绩和李密的阴谋计划第六百五十五章 杨谅的四大心腹第四百零八章 踢到铁板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第五百零六章 又让我背黑锅第八百零三章 生死拼杀(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地雷的恐怖第七百七十五章 一网打尽第七百零五章 中毒第七百零三章 杀出重围(中)第四十二章 尸子第六百九十章 神算之术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围困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心急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疯狂的杨丽华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尽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聂小雨中原兵工厂计划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剧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破营(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变成王妃的张出尘第五十章 彪悍的突厥少女第五十八章 五马分尸第九十五章 乐平公主第六百一十一章 又锋芒毕露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回援大弥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钱是万恶之源第八百一十六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水战(下)第四十一章 钟鼎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杨空蝉的野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酒喝多了啊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心理战与李密的狠辣第三百五十三章 杨虎石的惧意第七百九十三章 百姓如蝼蚁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连部小酋长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圣女教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杀戮第一千一百章 攻城第九百九十二章 众口铄金第一百四十三章 立府开宴(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武林大会(五)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徐世绩的郁闷决定第二十八章 夜袭第九百一十章 千年庄园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商队第二百四十八章 鱼俱罗的杀机第四百五十八章 寒门十三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聂小雨的强迫症第一百二十三章 月宫仙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告密与猜忌第三百零七章 追杀(三)第六十五章 混战杀人夜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这是一千多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