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资金的争夺(上)

在视察完这次行动的战果后,埃德尔回到了王宫。

至于米洛克和卡鲁斯特,自然就需要去忙他们的工作。这次黄金行动还有许多收尾需要他们处理,而且目前欧洲的局势也需要关注,这些都有的他们忙。

不过在埃德尔刚回到王宫不久,就有侍卫前来禀报,首相带着财政部长请求召见。

听到这个消息后,埃德尔笑了笑,这一定是为了这笔意外之财而来。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罗马尼亚之前也算富裕,完全靠在这场战争前期中立积累了不少些许财富,而这些基本上都补在之前为了工业发展许多欠账上。例如是高等教育投入、基层医疗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的改善等等。这些可都是些吞金猛兽,再大的投入都能吞下。

而当罗马尼亚准备参战事宜的时候,其财政上只有十六亿(三亿美元出头)列伊的余额。这还是埃德尔提前打招呼的结果,要不然还剩不下多少。当然作为政府的首脑布勒蒂亚努首相,也知道这场战争对罗马尼亚的重要性,所以政府方面非常支持王国的参战。

不过随着战争的开打,这些钱就像潮水一样从政府手上溜走了。购买购买武器弹药,军队的抚恤,新夺取领地的修复建设等等,这些都让政府手上的资金完全感到不够用。

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于罗马尼亚工业的扶持,这也要花大量的资金。因为罗马尼亚外交态度的快速转变(从亲近同盟国到中立然后宣战),让大量从事出口到同盟国阵营的企业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些关联企业的损失,占据罗马尼亚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份额。

这也可以看出为了加入协约国阵营,让罗马尼亚这个和同盟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遭受了多大的损失。

虽然协约国给予了罗马尼亚一些经济补偿和优惠政策,但是本生就依赖美国贷款的英法能给出多少好处。而没有迫切压力的美国,对于罗马尼亚的援助也主要是以物资为主。这就让习惯了在同盟国阵营吃独食的大小企业,在面对竞争激烈的英法等市场上所获的利益有限。

不过幸好目前的罗马尼亚参战,缓解了这种经济向下的压力。大量的劳动力被纳入战争这部庞大的机器,让这些企业还能依托战争维持一段时间。

而政府方面则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性的支持一些,有技术有能力企业发展壮大,这才能够让罗马尼亚尽量缩短战后萧条期。

所以在埃德尔视察完这批黄金后,布勒蒂亚努首相立马带着财政部长找上门。

都是一句话,钱闹得。

所以没等几分钟,埃德尔就在自己办公室见到了布勒蒂亚努首相,还有随同他的财政大臣阿尔伯特勋爵。

这位阿尔伯特勋爵是1916年接替因病退休老财政大臣的位置。而他的经历也是非常励志,其父亲是罗马尼亚当时有名的银行家,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金融能力。

不过随着他父亲因为一桩金融诈骗案而上当破产,阿尔伯特的生活也是发生极大的改变。富饶而又优雅的生活离他远去,而他不得不为了生活的窘境而辍学去做帮工。

不过这都不能打消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他帮人期间自学考上大学。这其中他为学习的努力,让他得到做工那户人家的资助。而他在读完大学后先是在银行做职员,一直当到分行行长。然后因为业绩出色被介绍到财政部工作,接着开始长达近二十年的财政部生涯。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担任过财政部预算处处长,财政大臣助理兼金融处处长。其中储备银行建立就是由他在负责,可以说财政和金融这一块没他不清楚的。

“两位,这次前来有什么事么?”

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埃德尔靠在椅子上微笑着询问两位重臣的来意。

面对国王的询问,首相布勒蒂亚努先从自己身上拿出一份文件递到埃德尔面前。“陛下,这是准备对于摩尔达维亚北部重建工作的报告。”

埃德尔接过这份文件,他知道关于摩尔达维亚地区北部重建的事宜。关于这件事,这都需要从库尔图瓦上将收复失地说起。

作为被德军攻占的领土,摩尔达维亚北部数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沦陷,让罗马尼亚损失不小。而且因为被攻占,还造成罗马尼亚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战争难民潮。高达二十多万不甘被战火清扰的民众携家带口涌向后方,分散逃难民众、维持次序、接济物资都让政府有不小的压力。

现在随着老上将率领着摩尔达维亚集团军接连收复失地(主要还是德军面对罗马尼亚主力回归,和保加利亚战败后增援而来的协约国军队,主动退却占据多数。),那么对于这片被德国占领过领土的重建也被纳入日程安排。

在城市方面,被战火基本毁掉大半建筑的苏恰瓦需要重建。没有爆发激烈战斗的霍曼和雅西这两座城市,也被德国军队祸害的不轻。就连巴克乌这座城市,都有不少被德军火炮损毁的建筑。

而农村,对于严重缺粮的德国人来说更不能放过,无数的村落被强行征收走了粮食。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兵,大量舍不得财产或者走不了的村民们只能乖乖交出自己的存粮。不过还算这些披着军转的强盗有些良心,没有将村民们的口粮给征收走。看着满载而去的德军收粮队,村民们只能望着手中给的德国马克欲哭无泪。

而等到德军打算撤离前,不少农村将要成熟的粮食,也被其逼迫村民们提前收割并且被运走。而这一现象,也侧面反应了德国国内缺粮的程度。同时也让罗马尼亚政府的救援物资增加了不少。

这些都加起来,让罗马尼亚损失在八亿列伊左右,而目前政府只能先为其提供大约五千万列伊的物资援助。

所以当首相拿出这份文件的时候,埃德尔稍微看了一下就唰唰签上了同意两个字。

第358章 摇摇欲坠的帝国第317章 德军的攻势(下)第391章 莫诺尔战役(下)第731章 最后通牒第247章 米兹克上尉(下)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749章 克里特战役(五)第117章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第二十九章 自行车第784章 约旦大暴动第120章 吕勒布尔加斯战役三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三十五章金融战 下第632章 意大利的异动第637章 代号H的海军造舰计划(中)第774章 北非第一战 (终)第七十七章 扬·安东内斯库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师第122章 吕勒布尔加斯战役 完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386章 干预匈牙利 (四)第162章 罗马尼亚的物质储备第544章 赫尔梅克冲突(三)第204章 工会(中)第330章 保加利亚战败(中)第567章 克虏伯(下)第148章 特尔诺沃战役(三)第744章 无题第435章 索卡尔煤矿第280章 丘吉尔的方案(下)第447章 罗波友好协定 (上)第502章 远东行(一)第336章 俄国近况第297章 德瓦战役(七)第785章 贝鲁特失守第329章 保加利亚战败(上)第264章 加速进程第435章 索卡尔煤矿第515章 利比亚石油(下)第263章 临时政府的攻击第二十一章 流水线第532章 罗马尼亚的新政(一)第142章 出击,王国利剑(二)第652章 与犹太人的合作(下)第240章 谍影重重(终)第611章 乌克兰大饥荒(中)第760章 空降塞浦路斯(中)重要单章,大家务必看看第143章 出击,王国利剑(三)第172章 新编部队第303章 德瓦保卫战(四)第371章 敖德萨条约(下)第136章罗马尼亚的‘军事演习’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659章 爆发第190章 被订单埋没的大众第307章 目标克卢日(二)第782章 贝鲁特(上)第675章 萨洛尼卡(上)第655章 访问(上)第323章 保加利亚战役(四)第630章 丘吉尔上台第七十七章 扬·安东内斯库第三十三章 金融动荡 下第313章 后续(三)第六十九章 橡胶危机 四第五十九章 危机缠身第779章 芬兰军购第477章 局势的变化第365章 喀山黄金(完)第214章 保加利亚参战第205章 工会(下)第三章 采购 下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励)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152章 各国的反应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谈判(三)第380章 军队改制?第五十六章 送别鲁登道夫(求推荐票)第723章 厌战号沉没第435章 索卡尔煤矿第123章 奥斯曼求和第752章 克里特战役(终)第183章 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上)第369章 鲸吞(八)第772章 北非第一战(中)第654章 罢工第557章 和谈(上)第661章 保罗合并(上)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279章 丘吉尔的方案(上)第八十九章 五年总结第258章 黄金第679章 青霉素第659章 爆发第665章 元首的罗马尼亚行(二)第247章 米兹克上尉(下)第242章 安第齐·丹东(上)第305章 德瓦保卫战(六)第146章 特尔诺沃战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