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薛崇简背着两筐枣边走边讨论如何帮助宁州百姓早日修好被洪水冲垮的桥,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就回到了刺史府。狄仁杰的夫人看到临淄王和郢国公背着两筐枣回来,赶紧叫人将枣接过来,说道:“二位金尊玉贵的怎么可以做这种粗活呢?赶快进来吃口茶,休息一下。”
李隆基和薛崇简进到厅中,边走边活动着肩膀,李隆基说道:“没关系的,狄夫人,不过这会确实有点肩膀酸。”
狄夫人便让丫鬟给李隆基和薛崇简按一按肩膀。
李隆基突然说道:“狄夫人,有个事情跟您说一声,我和表哥过来不想太高调,所以麻烦您跟府里的下人知会一声,不要向外人透露我们的身份。若有人问起来,就说我们是您的孙子,前来看望你们。”
狄夫人说道:“殿下不必担心,卢妃娘娘在你们来之前,已经来信交代过了,知道你们身份的下人只有我身边这两个贴身婢女。”
薛崇简说道:“如此甚好。狄大人回来了吗?”
狄夫人说道:“没有,在衙门处理公务,让身边小厮传话回来说午饭不回家吃了,所以午饭已经让小厮给他送到议事堂去了。两位公子应该也饿了,我让下人们安排用午膳吧。”
薛崇简一看都是未时了,不好意思的说道:“狄夫人,我们看到山上有枣林,就让老百姓打了、买了一些回来,耽误时间,让您在这里挨饿等我们,实在抱歉。”
李隆基也向狄夫人致歉,狄夫人笑眯眯的说道:“我一个老太婆没事的,饿了我就吃点果子点一点。老爷比较忙,平时在家吃饭也比较少,好不容易有你们陪我吃饭,我高兴的很。”
正说着,菜就端上来了,看来确实是做好了在等他们。三个人吃完饭之后李隆基和薛崇简就去找狄仁杰了。狄仁杰正在和其他官员们协商如何筹集银两修建大桥,两个人就站到边上去听。
狄仁杰说道:“人力应该不成问题,秋收之后人们就闲了,就让李县丞去组织,计算一下需要数量和产生费用,不够的让其他县的官员协助一下,图纸设计和技术工种我已经让洛阳那边的熟人帮忙找了,应该这几日就会来到宁州,这部分人也由李大人安排。沙石等材料有胡大人负责,质量不能有任何马虎,不然宁州百姓会骂我们一辈子。总负责是我,丑话说在前头,谁坏了我的名声,我摘了他的乌纱帽。”
两位大人听到狄仁杰的话,也知道他对付贪官污吏手段,立即保证道:“狄大人放心,我们绝对会尽心尽力,让狄大人满意。”
狄仁杰说道:“我满意是次要的,老百姓满意才是最主要的。目前最大的问题,资金不足,修建需要三万两白银,我们目前只有一半的银两,剩下一半怎么办,你们有考虑过吗?”
胡大人和李大人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看到狄仁杰盯着他们,胡大人知道如果说向老百姓征税,狄仁杰肯定会不高兴,而且也不会允许。胡大人小心谨慎的说道:“一切听狄大人安排,下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他们的回答在狄仁杰的意料之中,狄仁杰便说道:“我想着是让州里乡绅富商出,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大人说道:“这些人确实有钱,每人拿出个千八百两银子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估计他们没有这个意愿。”
狄仁杰说道:“这个你们就不要管了,我自有办法。你们先去准备其他的材料,尽快开工,到时候材料和人力必须按规划进场。”
胡大人和李大人听到狄仁杰这么说,表情有些不自然,不过放松许多,因为筹钱这个棘手工作不用他们参与了,两人连连保证道:“狄大人放心,我们一定提前筹划安排以保证工程施工按期进行。”
狄仁杰说道:“计划在我这里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做出来束之高阁,施工的时候不能因为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一直更改工期。你们好好去筹划一下,等洛阳修桥团队过来了沟通好,五日之内把施工计划报给我。”
胡大人和李大人点头之后急忙出了。
这时,狄仁杰看着李隆基和薛崇简说道:“二位殿下来了,听说你们枣林逛的乐不思蜀,都忘了吃午饭。”
李隆基不好意思的说道:“实在抱歉,觉得枣林太美,令人心旷神怡就忘了时间,影响狄夫人吃午饭了。”
狄仁杰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哦,没什么,我就是怕饿到两位殿下,毕竟都在长身体。你们觉得如何才能让乡绅富户拿钱出来呢?”
李隆基说道:“这些人都是商人或者地主,他们都是逐利的人,让他们拿出钱就要给他们一定的回报。我和表哥觉得现在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出可行的投资规模、回报方式以及期限。”
薛崇简说道:“方案设计的好,可能筹集到的银两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但是如果方案设计的不好,可能就筹集不到足够的银两。”
狄仁杰饶有兴致捋着胡子的坐在太师椅上听着他们分析,说道:“那好的方案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李隆基说道:“名利两方面都要考虑,一是让他们能得到一定回报,二是让他们觉得做这件事情可以使他们的商号或者家族名誉在老百姓心中形象和口碑变得更好。投资回报不用太高,只要稍微高出陇西钱庄利息就可以了,然后以宁州税收收入提供保证。至于名的方面,可以在桥边修功德碑,也可以由刺史府举办表彰大会等等形式。”
狄仁杰哈哈一笑说道:“临淄王和郢国公真是年少有为,构思很是周详。有你们这样一群王子皇孙,这是老百姓福音。”
薛崇简一脸轻松的说道:“狄大人廖赞了。我们也是前日翻阅《商君书》和《资治通鉴》得到的启发,才想到的。狄公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才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狄仁杰苦笑一声,眼神中流露出一些无奈,说道:“天下的事情我管不了,我现在管好宁州的事情就心满意足了。你们下午没什么事情就陪老夫一起构思方案,怎么样?”
李隆基说道:“求之不得,待会再让高力士给狄大人送点我们买的晋枣来。”
狄仁杰都说到:“你们买了多少晋枣?”
薛崇简说道:“满满的四柳筐。”
狄仁杰说道:“买这么多,吃不了会放坏的。我让内人给你们腌制一部分蜜枣,泡一些酒枣,留一些新鲜的,剩下的晒成干枣。”
李隆基说到:“没想到晋枣有这么多吃的花样,我们算是有口福了,那就有劳狄夫人给我们变着花样做。”
狄仁杰嘿嘿一笑说道:“她也是闲不住。好了,我们开始研究方案。”然后指着一个小厮说道:“你去让胡大人拟出宁州乡绅富商的单子,然后写请帖挨个给他们送去,请他们明天巳时到刺史府来品茗尝新枣。”
三个人一直研究方案到亥时,等到最终敲定,狄仁杰的独自突然咕咕响了几声,他们一抬头才发现天黑了,三个面面相觑,然后就一起笑了。原来小厮早已把饭给他们送过来了,催了他们好几遍,三个人都没顾上吃饭。然后三个人吃了一些晋枣,让小厮把饭热了一下,吃完饭就回去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按照原定计划,狄仁杰带着他们到了刺史府议事厅,胡大人也被叫来坐着,桌子上摆好了茶具和晋枣,等待乡绅富商的到来。狄仁杰忽然对着李隆基说道:“今天就由你和他们阐述一下募集修桥资金的事情,有问题的老夫再做补充。”
李隆基迟疑一下,说道:“好的,狄大人。”
狄仁杰点点头。乡绅富商陆陆续续都来了,高力士给各位奉上茶。
狄仁杰说道;“欢迎各位赏脸来我在这里喝茶吃枣。这是昨天从枣林买来的晋枣,可甜了,各位尝尝。”说着,拿了一个微笑着吃了起来。众人看着,心里嘀咕着,不知道狄仁杰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刘员外说道:“狄大人,您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就吩咐,能办到我们尽量,办不到您也不要为难我们。您是个好官,我们心里是清楚的。”
狄仁杰笑眯眯说道:“刘员外,你家粮仓粮食还够卖多长时间?”
刘员外说道:“一个半月。”
狄仁杰说道:“一个半月以后怎么办?”
刘员外说道:“自然是从关中购粮过来。”
狄仁杰说道:“马莲河大桥被洪水冲垮了,怎么运进来?”
刘员外一脸疑惑说道:“狄大人,我只是个商人,这个不是我管的事情。”
狄仁杰说道:“刘员外此言差矣,这事情和宁州百姓息息相关。您没有听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过一段时间,桥修不通,就要闹饥荒了。到时候你能确保你家粮庄会不受任何影响吗?”最后一句狄仁杰压低了声音,表情看上去很诡异。
话到此处,众人基本明白狄仁杰找他们喝茶用意,纷纷说道:“狄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讲,我们一定尽全力配合。”
狄仁杰给了李隆基一个手势,李隆基向在座的人做了个揖,说道:“各位都知道最近暴雨洪水冲毁了马莲河的大桥,现在进出宁州城主交通已经断了,车辆无法出入,货物也无法进出。正如狄大人所说,粮食进不来就要闹饥荒。还有,咱们宁州中草药和晋枣也运不出去,老百姓将会损失惨重。官府打算尽快修建马莲河桥,修桥经费需要三万两白银,目前官府只有一半的经费,所以剩下的希望和在做各位做一个长期资金募集计划。”
听到这里,众人有些疑惑,有人问道:“什么计划?”
李隆基说到:“首先,我们的计划是募集起步资金七百两,递增金额为一百两一个级别,募集到的钱用来修桥,修桥的经费使用会向大家定期公布,对使用有异议可以提出。桥修好之后,在桥两边设立收费亭,过路车辆和驼队收取费用,收费由官府和出资人一起监管,以此费用来归还出借人的资金。”
有人不屑的说道:“这个收费谁知道能收多少,借出去的钱啥时候能还完,估计只有如来佛祖知道。”
其他也是跟着一顿笑,觉得这是在天方夜谭。
李隆基顿了顿,继续说道:“估计各位会有这个疑虑,所以州城府以州税收承诺,项目建成后十年内还清,不足部分由州政府补足,而且给予年化四厘的利息,比如借出一千两白银,每年可以收到壹佰贰拾叁两白银,十年累计可以收到壹仟贰佰叁拾叁两白银。”
各位乡绅商人一听有利可赚,而且还有州政府担保,觉得这个跟把钱放到钱庄好多了,所以开始有点心动了。
李隆基看到此景继续说道:“当然,刺史府会举行表彰大会。我们还会在大桥边竖一块碑,感谢参与出资人,让宁州百姓世世代代都记住他们。”
这下各位乡绅富户们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不仅有利可图,而且也能使宁州经贸尽快恢复正常,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于是就纷纷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