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武则天已经完全控制朝政和军队大权,称帝的决心昭然若揭,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而且睿宗和中宗一样,没有李弘那样的治国之才。想到李弘,她有些内疚,毕竟是她的长子,而且才能非凡、孝贤仁德,只是英年早逝了,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忽然,她觉得可以将李隆基过继给弘儿,这样可以给弘儿一份安慰。就这样,再通知了傀儡皇帝李旦之后,李隆基被封为楚王并过继给了李弘。
公元690年,武则天自名为武曌,废了睿宗,降为皇嗣,自己加冕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帝,定都洛阳,以此深入展开帝国的去李氏化,开始了自己的帝王生涯。作为帝王,武则天的手段和谋略都是一流的,从高宗时期,她就凭着自己的智慧、手段解决后宫和她作对所有女人。李治体弱多病,然而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却精力充沛,体力过人。她可以彻夜批阅奏折,纵横稗益,杀伐决断,连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和上官仪这样元老也不是她的对手。她凭借自己实力一步步走到了前朝,今日称帝也是实至名归。登基大典上,她的眼神霸气中透出着几分喜悦,犹如一子落停解决了整个困境一样。在过去多年的苦心钻营中,她一般都要在一件大事中达到多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而且一般人很难分析出她的真实的意图。她的处事的策略和高瞻远瞩视角注定了她将会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和政治家。她就是这样在一个绝对男权统治的社会中让全天下所有的男人臣服于自己裙摆之下的霸主女王。
在文武百官的朝贺和叩拜中,武则天穿着专门为自己制作的龙袍一步一步走向了万人之上龙椅,龙袍在风中翻动,所有朝臣俯首贴地,跪在她的脚下。虽然年过六十,但她依然体魄康健,面色红润,眼神翻涌出闪耀的星图和莫测的深渊。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隆基慢慢知道了父亲由皇帝降为皇嗣,皇太后登基为帝。李隆基也开始明白了一点宫内外的事情,即武氏一族自恃是武皇一族,认为北周是武氏的天下,做事风格非常跋扈,而且经常借机打压陷害李氏一族。这些事情在当年的李隆基看着还相当模糊,但是他看不惯武氏一族趾高气昂的欺压自己家人至亲。
公元692年,武周王朝举行一年一度太庙祭祀,武则天帅百官和皇亲国戚前往祭拜。祭祀时武则天走在最前面,武三思武承嗣等人走在中间。后面是皇嗣李旦小心翼翼的带着李氏宗亲,祭拜完宗庙后,武氏一族露出鄙夷的神色,而且不断在窃窃私语,好像认为李氏一族根本就不应该来似的。
金吾大将军武懿宗在门口厉声呵斥侍卫道:“不是给你们说等到祭祀跪拜完了再让李氏一族进来吗?你们都聋了吗?你知不知道到底谁才是正真的皇族吗?你们就是这么办理我交代的差事的吗?小心你们的乌纱帽。”
侍卫们一直默默无语,但他们内心一直都认为自己守护的是李唐王朝,武则天虽然称帝,也是李家媳妇,李家才是正宗的皇族,而且李旦才是武则天的儿子——正真的皇子,武氏一族一直都是外戚,所以没有管武懿宗荒唐的命令。
李隆基看到武懿宗训斥侍卫这一幕,很是气愤,忽然走过来,说道:“你凭什么不让我父亲和我进来,这里是我李家朝堂,我父亲是皇祖母的儿子,我是她的皇孙。皇祖母带着我们祭拜天帝神灵,祈求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是天经地义的。我和我父亲以及太平姑姑才是皇祖母最亲的人,这种事情岂容你置喙。你竟然敢这样训斥皇家侍卫,我看你是要小心自己的乌纱帽才是。”
武懿宗被气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竟无言一对。
李隆基说完便气呼呼的离开了,李旦看着武懿宗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都是孩子的玩笑话。”
武懿宗翻了李旦一眼,没有回复一句,向内厅走去。
武则天在大厅内听到有人在外喧哗,让内侍高公公出去看一下发生什么事了。
一会儿,高公公回来将武懿宗训斥侍卫和李隆基呵斥武懿宗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武则天进行了汇报。
武则天听了竟然没有生气,反倒哈哈大笑起来,神采飞扬说道:“不错,李隆基真是朕的好皇孙,有胆识、有气魄。应该好好找个师傅教他才是。我记得他喜欢和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玩,那就给他们两一起请个师傅吧。”
武氏一族本来在今天的祭祀中今天出尽了风头,可是忽然之间李隆基闹了这么一出,恨得他们牙根直痒痒。
武承嗣只能出来违心的附和道:“是啊,隆基才七岁就有此等胆识,真可谓是聪慧过人,像极了圣上,应当好好栽培才是。”最后一句话,武承嗣说的酸不拉几的,让人感觉到口是心非。姑姑能登基为帝,他们武氏一族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直觉得自己才姑姑的皇位继承人,而且武周王朝当然是应该由姓武的继承。他们都姓武,而且自己是姑姑武氏这边最亲近的人。忽然他想到,先是太平公主拒绝嫁给自己,现在朝臣还认为李旦应该是武帝的皇位继承人,便眉头紧缩,心中甚是不快,但这牵扯到江山社稷,是万人之上的皇位,他觉得自己必须沉得住气,从上计议,决不能让李旦继承武周的皇位。
“近年来,天佑我武周,国家繁荣,皇上日夜操劳,亲自率百官祭拜上苍,真是国之大幸”武三思恭维道,顺便叉开话题。他得让武则天和百官文武意识到这是武周天下,武氏一族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从武则天还是皇太后时就鞍前马后攒下来局面,不能因为一个毛头小子几句话就被付之一炬。
听到这话,武则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邻邦臣服,这些不都是朕一个人的功劳,也是依靠众位卿家的尽心辅佐。”武则天执政这些年,文武百官也慢慢明白,她确实是帝王之才,而且她有一个女性政治家称帝的野心和谋略,与野心相比,谋略当然是更为重要的。她不断的制造舆论,加之强有力的执行力,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简直就是一个传奇。发生在她身上的每一件有代表性事件都能写一出戏,她的生命就是由这一连串戏剧性的事件组成,可能也是这个缘由,整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才会臣伏在她的脚下。
跟随父亲回来之后,阿蛮还兴冲冲向母亲说了此事,谁知窦孺人竟让阿蛮跪下,气愤的带着哭腔说道:“谁让你强出头,你一个小孩,哪来这么多的话?”
李隆基也带着哭腔说道:“他们欺负父亲和姑姑,父亲每次出去都要看他们脸色,崇简的父亲也被他们害死了。我们再让他们,就会被他们骑在头上了。”
窦孺人气急了,把桌子上放的茶杯摔在地上,李隆基被吓得停止哭泣。窦孺人说道:“我们现在活的举步维艰,你父亲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被那帮人抓住什么把柄。我们现在处境怎么样,你不知道吗?你这样做,有可能你父亲或者我就会像崇简父亲一样死掉。你给我跪在这里反省,跪足一柱香的时间。”
蒲儿跪下,说道:“娘娘,殿下还小,一柱香就是一个时辰,他金尊玉贵,那吃得了这个苦。”
窦孺人说道:“性子就需从小磨练,不然以后迟早出事。你不要说了,快去点香,不然就让他一直跪着。”
蒲儿一听劝不动窦孺人,就起身立马去点香了。 wWW ☢ttκΛ n ☢Сo
李隆基一直跪着,跪到香燃尽了,最后起不来,蒲儿姐姐抱他上床,给他的膝盖抹了点药,然后擦了脸。李隆基没有说一句话,看上去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样子,用手拭去眼角的泪水,翻个身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