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北伐

bookmark

人这辈子,不可能事事顺心,不管你在哪个位置,都会有一大堆的事情来烦你,也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担忧。

过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郭哲回来了,带来了大乾新帝问候和赏赐。

“他是说……赏赐?”吕布豁然抬头,看着郭哲,重新确定了一次。

“是赏赐。”郭哲知道吕布在介意什么,如今的他们虽然没有立国,但无论地盘还是军队的战力早已凌驾于如今苟延残喘的大乾朝之上,乾元帝在位时,也只是好生安抚,每每送来物什,也是以支援的名义送来的,赏赐可以说是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赠予,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叫施舍。

尤其是在这种国与国之间,吕布一直不立国是考虑大乾的感受,现在吕布这边的策略一直是南结大乾,北击胡虏,吕布不立国是照顾大乾的感受,目前吕布的全部精力都在为做北伐做准备,这件事他希望自己能亲手完成。

但大乾新帝的这个态度,吕布有些不确定是年少气盛还是代表着大乾国策改变的信号?

“主公,这大乾新帝年少气盛,哲以为,如今主公一心北伐,不宜与大乾交恶。”郭哲看着吕布,声音略显低沉的道。

吕布如今综合实力应该不比大乾差,军力自是远胜,但若吕布这边举国之力北伐,大乾这边却因为一些名义上的东西在后方给吕布添堵的话,那吕布毕生心血可能就要功亏一篑了。

“年少气盛?”吕布点点头,很久以前,他也差不多是这个心态,认为天下谁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在真正遇到能令自己受挫或心服的人活势力之前,这种心态会保持很久。

吕布是在吕伯雍展现出强大的调度能力和手腕后,吕布的这种态度才渐渐少了几分咄咄逼人,多了几分锐气,但若现在问吕布战场上可有人能胜他,那答案是一定的,肯定没有,如果连这种心气儿和傲气都没了,那打仗也会少了几分凌厉。

但吕布有这种心气儿是因为他在战争这一方面已经达到一个极限,不说古今无人能胜,但就打仗而论,吕布绝对是顶尖水准,那大乾新帝凭什么?

“看来大乾承平已久,这新帝更看不清自己的本事。”吕布接过那封赏诏书放下笑道:“那便命边关各军最近莫要轻动,让某看看,大乾接下来要如何做。”

大乾显然是不想继续跟吕布保持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关系了,但下一步会如何做,吕布很有兴趣,所以他决定今年暂时不跟胡虏开战,据说大乾这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励精图治,正好一观其励精图治的效果。

“主公英明!”郭哲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吕布压不住怒火,毕竟如今的大乾不说兵力,哪怕在国力上也未必及得上如今已经开始侵吞蜀川的吕布,这种时候以这种上位者姿态赏赐吕布,就算吕布一怒发兵渡江,郭哲也毫不意外,但吕布却能将这口气压下来,足见如今吕布已经早非当初只知一味硬拼的猛将了。

“相比这个,我更想知晓,此事只是那大乾新帝气盛所为,还是大乾那些臣公不满。”吕布敲了敲桌案,看向郭哲道:“你此番去往大乾,这朝堂上有何变动?”

“新帝刚刚登基,并无太大变动,不过臣去拜访大乾右宰,却是一直闭门谢客。”郭哲皱眉道:“不确定此事是否有关。”

大乾右宰一直以来都是亲善吕布这边的,这次闭门不见是真的大病还是故意躲避?这就不得而知了。

“北伐在即,这南乾朝廷必须稳住。”吕布站起身来走到厅中的地图前,仔细的端详地图片刻后:“北伐,只有一次机会,若不能一战将胡虏驱逐出华夏,此战不知还要纠缠多久!”

“主公,如今南乾朝廷态度不明,我等是否将北伐计划延后几年?”郭哲忍不住问道。

“延后?”吕布看向郭哲:“你可知我为此番北伐耗费了多少心血?这些年来为了筹措北伐粮草,我与父亲不得不向那南乾朝廷示弱,二十载心血,无数将士为此战早已准备多年,再延后,是否还有战机?这些为此战多年苦练的将士几年后是否还有力气北伐?”

“臣失言!”郭哲连忙躬身道。

“与你无关,此战必胜!我们一定能赢!”吕布看向郭哲道。

“战场上的主公,是无敌的!”郭哲犹豫了一下道:“但……臣担心后方不稳。”

如果乾元帝再晚死两年,他们就不必为北伐而担忧后方,如果乾元帝能早死几年,那南乾朝廷对这边的态度也早已能够摸清,但偏偏就卡在这个节点,乾元帝驾崩,给原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的北伐带来了变数,而这个变数,是他们眼下无法控制的。

“那也只能早作些准备,南乾军虽多,但若论作战,南乾军……呵呵,实在不行,我会留卓勇防备后方,然北伐之事,不容更改。”吕布对南乾军的战力虽然从未公开表态过,但不屑是发自内心的,他也有理由抱有这样的心态。

郭哲见此,也只能领命。

南乾新帝继位,这位新帝似乎迫切想要证明自己,在两月之后,便挥师北进,自沧州发兵一路将战线推到惠州,却在惠州遇上胡虏的主力,八万大军被杀的狼奔豕突,好不狼狈,一度被胡人大军杀到沧州。

“哈哈哈,年轻气盛是好事,但不该不自量力!”吕布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南乾败的这么快,还是叫人有些意外,不过也只是意外而已,反正吕布也没指望过他们能帮上什么忙,在南乾被击败之后的第七日,吕布率军兵出大门关,直取寿州、银州等地,一举决断胡虏粮道,逼胡虏与他们决战,北伐之战也自此展开!

第二百零四章 初平四年的春天第二十二章 烦心事第二十四章 机会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第一百六十一章 意图第二百章 和平接手第七十一章 远景第十三章 一剑第一百八十六章 关关难过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计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将死军乱第五十四章 再邀第三百八十章 目的第四十四章 暗谋第一百五十七章 绝处逢生第二百六十三章 事成第四百零九章 无奈第一百五十章 定天山(下)第一百零七章 重三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绍的怒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胜第七十四章 僵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称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清算第八章 举手之劳第七章 危险预知第二百七十二章 丧气第七十八章 苦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妥协第三十九章 斩将杀敌第二百零五章 找帮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转第三百五十三章 仁义第二百五十六章 派遣第四十五章 抓捕宗亲第四百四十三章 禅让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头见闻第十一章 暗流第一百九十四章 谋关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胜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汉中第四百一十章 机关算尽第三十三章 开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烈焰焚城第三十章 高顺第一百六十九章 恼羞成怒第一百零二章 安邑密谋第六十五章 抢人?第二十八章 绝地第八十章 自罚第四十一章 深谋第十四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绝望第三十二章 探寻第一百二十六章 项羽兵败第一百九十章 临敌第一百零四章 刘邦的苦恼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能为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赌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级第八十三章 再开第五十四章 论雄第二十三章 招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借兵第一百章 中计第四百零三章 末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倔强第一百九十章 黑暗时代(续)第四百二十一章 年关第一百三十二章 擒贼先擒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决议出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蛮王的遭遇第一百七十章 变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来客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夺城落幕第一百九十六章 继续前进第一百五十二章 敌友第一百零五章 问计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封赏第五十章 典韦第一百七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兽第三百六十三章 归故里第一百零八章 麻木的人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长安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游长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狼窝虎穴第三十五章 殿外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将第二百八十一章 强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互有算计第三百四十章 规划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十六章 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