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

bookmark

“将军,为何不救人!?”王方走在徐荣身边,虽非董卓嫡系,但也是跟着董卓一路走下来的,而且同是西凉人,他真见不得皇甫嵩这等赶尽杀绝的做派。

“不救只是他们死,救,你我皆要丧命于此!”徐荣面色平静的坐在马背上,作为一名将领,除了时刻保持理智之外,还要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就凭那皇甫嵩!?”王方不屑道:“一个只会屠戮无辜的名将!?”

皇甫嵩号称什么大汉名将,实际上最出名的也就是一战屠杀数十万手无寸铁的黄巾,这算哪门子名将?何况今日皇甫嵩手下那些禁军虽多,但就凭徐荣手下这三千城卫,要击败这些禁军真不难。

“自然不是他!”徐荣看了看远处:“太师求援响箭发出了多久?李傕、郭汜所部却无丝毫动静,你说是为何?”

王方闻言傻眼了:“他们二位不是……”

“人心是会变的,就如这战场一般。”徐荣对于李郭二人的背叛并不意外,他都或明或暗的收到过几次拉拢,作为董卓的心腹而且有着明显的喜好,这样的人被收买徐荣一点儿都不会奇怪。

王方不说话了,这最不该反的人反而反了,他们这些人还能说什么,对付皇甫嵩王方不惧,但李傕和郭汜两人本事可不差,手下也都是西凉精锐,若真在这长安城里打起来,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更别说其他各部都已投降,就他们这一部人马被对方群攻。

长安城的乱局随着董家被灭,朝中那些董卓心腹被一一拔除而迅速稳定下来,不过董卓虽然死了,天子就能重掌大权么?

未央宫中,随着大事平定,该论功行赏的时候,刘协看着王允递上来的功勋册,并未给自己决断的机会,似乎只是个通知,他便意识到自己并未真正重掌大权,董卓虽死,但也不过是朝政大权从董卓手中流向其他人手中而已。

而这个人,正是王允。

司徒显然不能媲美王允的功劳,所以他要了录尚书事的权利,这个权利怎么说呢……可以让王允总览朝政。

其实也没什么,作为这次谋诛董卓的首脑人物,王允在整场谋划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也确实起到主导作用,而且以他的人望和能力,替代董卓总览朝政也不是不行,毕竟天子年幼。

但除了王允之外,其他人的封赏虽然有,却差了许多,比如士孙瑞只是得了大司农之位,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没有实权,以士孙瑞的资历和功劳,晋升尚书令是没问题的,以他能力也足以胜任。

皇甫嵩出任征西将军执掌兵权,同时也顶了吕布的官职,这一刻,吕布等于是被罢免了,要知道现在吕布还屯兵在外呢!

“司徒,这封赏自是应该,但董卓旧部如何处置是否该再商讨一番?”刘协看着王允,犹豫了一下问道:“皇甫将军出任征西将军的话,吕布将军的卫尉之职尚未正式封赏,此时便叫人顶替征西将军之位是否……”

“陛下,吕布亦是那董贼贼党,朝廷不立刻讨伐已是仁慈,如何能以九卿待之?”王允不等刘协说完,便直接打断刘协的话语,朗声说道。

董卓余党他一个都不想放,而吕布是绝对不能放!

一想到当初吕布对他的戏谑,如今掌权之后,王允心中那压抑着的对吕布的恨意已无需再掩饰,不立刻着手除掉吕布都是担心吕布见势不对不回来了造成隐患,等吕布到了长安,王允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到时候如何炮制吕布。

不止吕布的九卿之位没准备给,应承李傕的卫尉王允也没兑现,只是给了他一个镇东将军的虚职,没错,又是吕布的官儿,李傕和郭汜一个镇东一个镇西,侯爵未动,只是给了些赏赐便打发了。

很显然,随着董卓伏诛,两人也已经没了利用价值,能给二人升职都是看在两人手中兵权之上,至于像当初吕布那样有开府建衙之权,那是想都别想了。

如此做法,自然引来了李傕和郭汜的不满,不止是这个,他们发现百鸟楼现在进去也要花钱了,而且花费不少,这让两人很是愤怒,但又能如何?大势已去,权利不再,如今徐荣和李肃对他们也是满满的戒心,想要联合起来搞兵变说不定就直接被搞定了,心中再大的愤懑也只能忍着。

刘协觉得有些不对,但看王允现在这模样,沟通显然是很难了,只能点头道:“便依司徒之意行事。”

见天子态度这般诚恳,王允满意的点点头,不过面上却是再难看到如同以前那般温和的笑容了。

封赏群臣已毕,王允迅速命人前往各县安抚,另外命董越、牛辅、段煨这些董卓旧部尽快解散西凉军前来朝廷领罪,否则必然重惩。

此外就是派出使者前往关东安抚诸侯,准备为接下来朝廷重掌天下权柄做准备。

“司徒公,牛辅、董越、段煨三人乃董卓心腹,如今董卓已死,然此三人手中仍握有重兵,若应对无措,关中必有大乱!”士孙瑞虽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但也没太多怨言,朝议结束之后便拉着皇甫嵩和郑泰来找王允。

王允脸上已经看不到昔日的温和,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高高在上的疏离感,闻言先是皱了皱眉,随后看了三人一眼,皱眉道:“董卓已死,西凉军群龙无首,此三人虽有兵权在手,但吾早有应对之策。”

“哦?”皇甫嵩本来是准备自己前去游说的,毕竟同为西凉人,他在这些人面前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此刻听闻王允早有计策,当即询问道:“愿闻其详。”

“那牛辅乃董卓亲族,必杀之,然无需朝廷动兵,只需以免罪为由,让董越、段煨将牛辅围杀,如此一来,也能让这些西凉军自相残杀。”王允捋须笑道。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计策,但仔细一想,人家凭什么听你的?只凭一句免罪怕是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但看王允这么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样,郑泰想了想道:“如此,可否让在下前去传诏?”

此时的王允颇有些自负,郑泰估计若是直接说人家计策狗屁不通,王允定会反驳加不悦,所以他决定亲自去看看,另外李傕、郭汜二人昔日为牛辅部将,定知晓牛辅喜好,然后再因人定计,这个比较靠谱些。

“公业既有此意,便依公业之言,只是此事当速办!”王允看了郑泰一眼,觉得郑泰能力确实不错,当下点头应允道。

郑泰答应一声,随即跟皇甫嵩和士孙瑞打了个眼色,王允显然没有继续深谈的意思,三人只能告辞。

“子师怎会这般无礼?”跟王允分开后,皇甫嵩有些不悦,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看着实在太叫人讨厌了。

“谋诛董卓,他确实当为首功,此时或许是有些居功自傲,过些时日应该会好。”士孙瑞叹了口气道,王允这样的转变确实叫人难受,但这种事旁人也管不了,王允执政总比董卓强吧?至少王允出身是配得上总览朝政的。

“公业准备如何应对此事?可需我领兵助你?”皇甫嵩看向郑泰,王允虽然执掌朝政,但不可能所有权利都抓在手中,这长安的军权除了李傕和郭汜之外,大半都在皇甫嵩手中,皇甫嵩准备在扩招一些,最好能有一批西凉军加进来,这长安城禁军战力堪忧,他也想借此机会将西凉军收一批入自己麾下。

“老将军心意在下心领,只是如今司徒这样子,还是莫要擅调兵马以免惹他不快,至于牛辅三将之事,我去寻那李傕、郭汜,看是否有个计策。”郑泰摇了摇头,王允现在这样子,若皇甫嵩不经他允许擅调军队,定然不悦,这个时候还是先别触他眉头了。

李傕、郭汜虽然不满王允的食言,但董卓大势已去,长安局势已经被王允牢牢掌控,他二人现在除了接受也没其他路可走,但怨气肯定是有的。

百鸟楼中,李傕和郭汜面色难看,虽然周围有美女陪伴,但这种事情,经历的多了心态上自然也会发生改变,就那么回事儿,至少不会跟开始一般手足无措了。

“郑尚书寻我二人来,可是有何吩咐?”李傕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

“我知二位心有怨言,只是也请两位理解,这九卿之位不比其他,司徒公也要考虑满朝文武的态度,实际上这九卿之位一直给两位留着,只是需要一些时日来说服满朝公卿。”郑泰笑道:“毕竟如今朝廷跟以前不一样。”

“此言当真?”李傕和郭汜狐疑的看着郑泰,郭汜皱眉道:“那司徒公对我等态度可是相当冷淡。”

“莫说两位将军,司徒公对我等也是这般模样,他如今总览朝政,肩挑社稷之重,如此做法也是难免。”郑泰苦笑道。

“原来如此。”

第四十八章 招揽第十五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五十六章 苦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话第四十八章 收复河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二百四十一章 身入贼营第二十五章 回长安第九章 权力的缝隙第二百一十一章 战后第一百四十三章 邦交第八十三章 抢占第八十六章 入咸阳第十三章 一剑第一百四十二章 尾声第三百九十五章 第一仗第四百章 对策第二百零三章 开战第三百九十一章 愕然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东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三百三十七章 脱缰第三百二十三章 反目第十八章 迟来第十八章 发展第三十章 决定与转机第八章 街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游长安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三百零六章 发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东第一百六十八章 城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阴阳炉第四十四章 突围和救援第七十章 盟友第六十二章 双骑下敖仓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乱局第九十二章 斩将杀敌第五十七章 巧遇第十八章 发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败退第五十五章 正经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关中暗流第三百六十章 放榜第二百零九章 开门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十三章 一剑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手第十一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国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术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五十一章 相邀第三百三十一章 僵局第六十章 一个水囊第四百三十四章 绝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试探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成功的劝降第二十二章 迎驾第八章 街角第一百二十二章 夺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给他第三十一章 横扫第一百四十五章 少年工匠第一百六十三章 首战告捷第四十一章 深谋第一百零二章 安邑密谋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四十五章 结束第七十七章 不祥的预感第二百零五章 找帮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银决第一百四十一章 压制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贤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少年工匠第三百八十六章 选择第三百零七章 超越巅峰的力量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军第四十一章 深谋第一百章 中计第二十九章 夺权第一百三十四章 给他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儒离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结盟第四章 底层的艰辛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惊第一百八十三章 落幕第四十五章 兵围虎牢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兽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汉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仁恕第四百一十四章 中原战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劝降第五十四章 遭遇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天山(终)第三十三章 结束第二百五十四章 惨烈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