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成功的劝降

灰蒙蒙的天幕下,远处的群山、城池都被笼罩了一层雾气,带着一抹说不出的神秘感。

跟北方的秋天不同,入蜀之后,见的最多的就是这种仿佛永远见不到太阳的朦胧天气,初来时好似置身仙境,但时间久了,那种雾蒙蒙的感觉也让初来此地的将士难以适应,

尤其是入秋以后,那种阴冷的感觉在北方是很难体会到的,冷风好像能直接穿透衣服一般,穿的再多,还是会感觉很冷,明明都没结冰,但给人的感觉,比北方结冰之后还要冷。

雒县已经被吕布的大军团团围住,但却并未攻城,吕布在试图招降,同时军队也需要整合一下。

这一路打到这里,吕布为了后路不被人断掉,在汉中、白水、葭萌、剑山以及绵竹关留守的都是自己带来的精锐,五万精锐到现在只剩下三万,但兵力确实比出兵时多了不少,如今加上汉中兵马以及沿途收降的蜀军,有近七万之众。

听起来,这仗似乎越打越强,但若两军对垒的话,眼下这七万大军跟之前的五万精锐对垒,可能经不起一场冲锋。

汉中军也便罢了,但蜀军降军投降多是形势所迫,对吕布归属感其实不大,属于随时可能叛变的,所以在围雒县后,吕布并未发动强攻,多半时间都待在蜀军营中,震慑军心的同时,也是尝试逐渐将蜀军军心收服,至少别没事暴动什么的。

吕布这般有条不紊的开始收束军心,雒县守将却有些坐不住了。

“这吕布围而不攻究竟是何意?”雒县守将每日眺望城外关中军,只觉头发都愁白了不少。

对方若直接攻城也便罢了,但却一直不打,只是围着,这就好比有人在你脑袋上悬了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还是用那种细线悬的,你还不能动。

那种随时担心细线会断掉的感觉才最让人发疯。

吕布这几天睡的好不好,守将不知道,但雒县守将有一个算一个,包括那些寻常军士,肯定没一个睡好的。

现在,雒县守将甚至有些巴不得吕布赶快来攻,也好过那种煎熬的等待。

一众雒县守将听到主将这般问,一个个也是摇头不解,按说吕布这么一路势如破竹的过来,雒县可以说是成都最后的屏障,甚至都算不上屏障,因为比其绵竹关、剑山这些地方,雒县无论在地利还是兵力上都没什么优势,那吕布为何迟迟不攻?

鬼知道。

“将军,庞乐将军在城外求见。”一名将领进来,对着守将躬身道。

“庞乐?”守将闻言,冷哼一声道:“背主之贼,有何好见?”

“将军,还是见一见吧,至少知道那吕布有何意图,就这么每日干看着,将士们心中都没底啊。”那将领苦笑道。

毕竟以吕布入蜀以来表现出的强势和攻击力,现在只是围而不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守将闻言也犹豫了,像庞乐、李异这种背主之徒,他的确不愿意见,但眼下的情况实在熬人,吕布不打也不走,他不可能率军出去主动寻衅,这么对峙下去到底想干什么!?

良久,守将还是默默地点点头,示意放人进来,他倒想看看,庞乐这等背主之徒有何脸面说话。

将领转身离开,不一会儿带着庞乐进来。

四周将领面色冰冷,整个大厅中透着一股萧杀之气,似乎随时准备动手杀人。

庞乐领命令时不觉如何,毕竟当时李异也没什么,但等他真正进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错了,当初李异回绵竹关,赵韪是把他当自己人的,而现在进来,大家分属敌对,那种每一个人流露出来的敌意,让庞乐心底有些发颤。

“呃……”深吸了一口气,庞乐努力压下自己心中的震颤,毕竟来都来了,还是把话说完再说其他吧,只是未等他说话,那边守将已经一拍桌案站起身来。

“背主之贼,安敢来此,左右,于我将此贼拿下!”守将一拍桌案,森然道。

“喏!”

自有几名侍卫进来,不由分说便将庞乐摁倒。

“杀我!?”庞乐也急了,他自然不想死,没人愿意死,当下慌乱道:“谢绣,我今日乃是为救尔等前来,尔等今日杀我,可曾想过他日城破之后,妻儿老母?!”

谢绣没说话,但拖着庞乐往外走的两名蜀军有些迟疑了。

谢绣挥了挥手,两名蜀军退开,而后看着庞乐,森然道:“你在威胁我?”

“不敢,不过事实如此,今日我主公派我前来劝降,你不投降,那便不降,但我乃朝廷使臣,你擅杀朝廷使者,于公于私,你都万死难辞其咎,满门抄斩亦不足以免除罪过!”庞乐喘了口气,他刚才是真被吓到了,不过此刻见谢绣色厉内荏,顿时气势又起来了。

“朝廷使者?”谢绣看着庞乐,冷笑道:“吕布,国贼也,天下皆知,谁会认你这个朝廷使者?”

“本将将印,乃朝廷所授,若天下人连这个都不认,又凭什么认刘璋的?”庞乐此时却是缓过气来,别的不成,察言观色的本事他还是有的,一眼便看出这些人都心有犹豫,当即心中的畏惧散去许多,腰杆也挺直起来。

是啊,自己为何要怕,他们敢杀自己?

背后靠着吕布显然比靠着刘璋有底气许多,此刻庞乐顺过气来之后,轻咳一声,看着谢绣等人难看的表情道:“我家主公那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当初刘璋继位,便差点引来朝廷征伐,幸得我主仁慈,在攻破祁山之后,不忍杀人蜀中百姓遭受战火荼毒,罢兵休战,谁知那刘璋竟不思感恩,横征暴敛,迫害臣子家眷,实罪该万死!”

谢绣等人听的面色有些难看,刘璋算不上什么英明之主,但也跟横征暴敛没啥关系吧?至于迫害臣子家眷之说,那也就是张鲁了,这其实算是人家自己家事,旁人这么说也就罢了,你好歹以前也是蜀将,难道还不知道这些?

这张口污蔑的本事,是真让人恶心。

谢绣缓缓地拔出腰间佩剑,剑指庞乐道:“吕布叫你来,究竟为何?再这般胡言乱语,今日你怕是很难完整的回去!”

庞乐面色一变,怒视谢绣道:“谢绣,莫不怕满门抄斩?”

“满门抄斩!?”谢绣突然笑了:“我谢家嫡传一十三口,早在长安已经被那吕布杀的只剩我一人,将军怕是不知道吧?”

呃……

还真不知道,庞乐只知谢绣他爹曾在长安任职,不过具体怎样他是不知道的,如今看来,都死光了。

一下子,庞乐胸中鼓起的勇气少了一半,满门抄斩威胁不到别人,那就只能换个方式了:“那这城中军民又如何?”

“吕布虽为国贼,然从未屠城,若我一死,能换他屠城,那当真是死得其所!”谢绣眼中的笑容变得有些疯狂了。

如果吕布因此而破戒,那他在百姓心中的仁义之名也就没了,用这一城百姓,换来世人对吕布的美好幻想,那可真值。

疯子!

庞乐面色难看的看着谢绣,看来说降是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末将先行告退。”庞乐转身便想离开。

“吕布让你来说什么,你尚未说!”谢绣一挥手,两名蜀军上前将庞乐拦住,看着庞乐慌乱的神情,谢绣有些鄙夷。

“招降,雒县孤城,断无可能守住,成都也并未派来援军,主公希望将军能及时归降,也免了将士厮杀之苦!”庞乐底气不足的道。

“投降?”谢绣冷笑道:“滚回去告诉吕布,我蜀人宁死不降!”

庞乐早已不愿多待,得了对方这句话后,如蒙大赦,转身便走。

谢绣看着庞乐离开,整个人突然无力地坐倒,抬头看了看众将,苦涩的开口道:“诸位若是愿降便降吧,只是本将军……不会降,也不能降!”

家仇国恨,他怎么可能向吕布投降?

众将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最终一人出列道:“将军,这仗还未打,吕布未必能够破城,将军既不愿降,城破之前,我等愿继续为将军效力。”

谢绣点点头,言外之意……一旦守不住了,我们投降你也别怨我们。

毕竟谢绣是光杆一个,但其他人都是有家有口的,而且不少将士家眷就在城中,没人愿意拿着全家的身家性命来陪谢绣,没必要,关系也没到那地步。

另一边,庞乐狼狈回营后,将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谢绣?”吕布仔细回忆了一下,也没这个人的资料,当初长安士人经历过好几次洗礼,从董卓时代便被杀了一批,然后是自己入主长安,再后来征战南阳时徐荣杀了一批,具体杀了多少,都有谁,吕布不可能都看过。

目光看向贾诩。

贾诩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更不知道:“不过如此一来,便只能直接攻城了。”

这事情没什么对错,如果束手束脚,吕布可能陷入董卓的怪圈出不来了,但这种直接的灭门之恨想要化解也是不切实际的,既然如此,那便只有攻城了!

第四十一章 三兄弟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四十一章 反常第四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灼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万国宴第二百四十七章 围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担忧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话第三百一十三章 拙计第四十一章 三兄弟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阳战终第一百五十八章 让国第一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一百五十二章 敌友第七十九章 转机第八十二章 善恶上架感言第七十五章 疲敌第一百六十七章 火烧水冲第一百九十三章 借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放人第一百一十章 古道第七章 危险预知第十七章 赢家第四百四十章 封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从膨胀到绝望第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第三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四十一章 三兄弟第四百零九章 无奈第六十九章 众生相第三百九十八章 无力第二十章 阴阳明暗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死一战第三百九十一章 愕然第五章 青楼背后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五章 少年工匠第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十五章 邀请第二十七章 添丁第一百八十九章 疑惑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军演第三十八章第三百六十章 放榜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话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聚第二百零二章 尾声第四十二章 突围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银决第三十章 小胜第二百五十章 曹操之怒第三十二章 孙策参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起来了第二十三章 招降第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第三十九章 话羌第二十三章 北伐第四十五章 抓捕宗亲第二十三章 故人第三章 生疑第十九章 成事第十三章 孽障,你想做什么!?第六十一章 境遇第三百一十二章 裴家父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益州分裂第九十一章 纳妾第一百六十三章 首战告捷第十八章 发展第四百二十一章 年关第二百零一章 定中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谋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视第九章 权力的缝隙第一百九十六章 继续前进第五十一章 民情第六十一章 破局关键第六章 夜色第三十五章 交锋第四章 警告第二十三章 招降第七十八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门第五十二章 不欢而散第八十三章 曹孟德马跃洛水第四百一十一章 未来第四百三十三章 震撼第二百一十四章 底线第一百九十九章 虚实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第一百零八章 麻木的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决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擒贼先擒王第十章 补救第八十章 自罚第八十五章 神迹第二十章 知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