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公主萨罗莉却是对国王维卡斯提出,她也要跟着使团一起到大华国去。
在霜贵,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
其实,何止是在那个时代的霜贵?就算是现代的印度,女子的地位同样低下的令人发指。
在现代印度,女孩一般十一二岁就要嫁人,到二十多岁的时候,通常都有五六七八个孩子了。
最牛的一位女性,十岁嫁人,到二十一岁的时候,已经有十个孩子了。
在印度,工地搬砖的脏活累活,通常都是女人在干。
在超市里担任售货员、服务员这样的体面活,几乎找不到女人,全是男人在干。
更不要说印度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地区了,女子的地位之底下,可见一斑。
而在三国时期的霜贵国,女子的地位,就更不可能有多高了。
当然了,萨罗莉作为公主,自然不会和普通百姓一般。
萨罗莉生的非常漂亮,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深受国王维卡斯的宠爱。
萨罗莉现在已经十六岁了,但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出嫁。
就算她身为公主,这种情况,都是极为罕见的。
这一切,都因为国王维卡斯宠爱萨罗莉,准予了她自由择夫的权利。
但是对霜贵国中的那些贵族子弟,萨罗莉统统瞧不上。
萨罗莉聪明伶俐,自幼读书,几乎是过目不忘,博览群书。
单在学识上,霜贵的许多大臣,都不远远不及公主萨罗莉。
国王维卡斯,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很多时候都会向这位聪明的公主请教。
或许,这也是公主萨罗莉迟迟不嫁,国王维卡斯会这么护着她的原因之一了。
听到公主萨罗莉要跟着使团一起到大华国,迟疑了一下,国王维卡斯就答应了下来。
如果想要学习大华国的学问的话,能够过目不忘的公主萨罗莉,很显然就是最佳人选了。
……
霜贵国的一干人等,在海上航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来到了大华国。
这一次,萨布拉直接带领他们从上海登陆。
其实,如果他们从香港或者澳门那边登陆的话,会在海上少绕一段路程。
不过陆地上的距离,很明显要比上海为远。
更何况,从上海到南京,这一路都非常繁华,路也很好走。
而从香港或者澳门到南京的话,路可就没那么好走了。
来到上海郡之后,无论是王子德尔还是公主萨罗莉,都被他们眼前的上海郡所惊呆了。
连王子和公主都是如此,就更不要说下面的那些随从了。
霜贵国那些贫困之地,脏乱差到什么程度,就不需要多说了。
当然了,其实无论是王子还是公主,很少有机会走出王宫。
至于他们的国都,是从来都没走出去过。
他们所见识到了的,只有他们国都之地。
霜贵国的国都,相比较来说,还是非常繁华的。
但是就算是他们的国都,和眼前的上海郡相比,都多有不如。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比面积,单纯的比王宫的豪华的话,上海郡和霜贵都城是没办法比的。
但是上海郡在很多方面上,已经超出了霜贵国的国都。
这还仅仅只是大华国的一个郡啊,就已经这么美丽,这么惊人了。
那作为大华国的都城南京城呢?又会是何等样的惊人?
在上海郡,霜贵国的一行人待了半个月的时间。
他们这一次来大华国,并不单单是为了和大华国达成协议,让大华国帮助他们建设发电站。
他们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华国学习。
而在上海郡的半个月,他们也初步了解了大华国的律令,还有百姓的生活水平等细节。
当然了,还有令他们啧啧称奇的大华国的美食。
来到上海郡,品尝完上海郡的美食之后,他们才发觉,以前,他们简直白活了!
而品尝完大华国的美食之后,他们心里在深深的担忧,在品尝完大华国的美食之后,已经将嘴巴养叼了,以后吃不到大华美食的日子,该怎么办啊?
越是了解,他们就越是吃惊。
霜贵王子德尔不由向公主萨罗莉问道:“妹妹,你觉得和大华国相比,我们霜贵如何让?”
听到德尔的问话,萨罗莉不由兴奋地说道:“哥哥,我觉得,大华国的制度,要领先我们霜贵太多!”
“大华国的发展,相信哥哥都看到了。这里,百姓安居乐业,治安井井有序,城内路不拾遗。这里的百姓,甚至比我们霜贵的一些地主都要富裕。”
“这里的建筑,非常神奇,这里的道路,平整而又坚固。这里流行的衣服,时尚而又合身,这里的科技,足足领先我们五十年的时间!”
“这里,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了!哥哥,我决定在大华国多留上一些日子,一定要将他们先进的理念学到手!”
“我现在真的好想见识一下他们的皇帝啊,真不知道到底有何等才能,才能将一个国家治理到如此程度!”
“哥哥,我们霜贵,有史以来,可有哪一个王国,达到过这等繁华程度吗?”
沉吟了一番,德尔不由摇头说道:“这个,没有!”
的确是没有。
别说是现在的霜贵了,就说他们有史以来,从来都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高度。
这么大的差距,固然让他们沮丧,但是更多的则是兴奋。
因为既然大华国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那证明,他们也一样可以。
半月之后,王子德尔带领使团,继续向南京城进发。
这一路上,他们看到大华国的百姓安居乐业,看到他们每一个地方治安都好到不能再好的程度。
几乎每一个地方,都能达到路不拾遗的程度。
一方面是因为百姓都富裕,自然不屑于小偷小摸的举动。
第二就是对待犯罪的刑罚,还是非常重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敢于走而挺险的人,自然少之又少。
这一路上,他们并不急着赶路。
而是不断地体验着大华国的风土人情。
越是体验,带给他们的震撼就越大。
一直到两个月后,他们才来到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