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开!尼尔森!德赖弗!散开!”
全场蒸腾氤氲的狂躁热气之中,罗杰斯的声音竭尽全力地试图冲破包围圈,但菲尼克斯大学球场内部的喧嚣与嘈杂却让这样的试图变得非常困难,仿佛此时不是寒冬一月,而是盛夏七月,燥热不已。
此时,站在己方半场三十五码线的绿湾包装工已经彻底打通任督二脉,四名外接手登场的散弹枪阵型摆明了全力传球进攻的架势,左翼三名外接手加一名跑卫、右翼一名外接手,真正展现火力全开的姿态。
同时,罗杰斯还在进一步让外接手拉开站位,横向罗列的外接手们覆盖整个球场,迫使亚利桑那红雀防守组的站位也跟着完全拉开,但区别就在于,这一次,防守组的站位重新回到了标准阵型来:
所有防守球员的站位全部拉近到十码之内。
显然,维森亨特吸取了上一次长传失败的教训,面对尼尔森这样具有绝对速度的外接手,必须牢牢贴身卡住位置,否则一旦让尼尔森完成加速,情况就将非常棘手——因为亚利桑那红雀的角卫和线卫都相对实力偏弱,不具备强行卡位的能力。
从线卫和角卫的站位来看,亚利桑那红雀依旧侧重于传球防守,但区域联防已经转向对位盯防战术。
细节就能够看到维森亨特的策略:“近身紧逼”,与其说是试图通过对位盯防来掐断进攻,不如说是通过贴身盯防来增加压力,因为在这样的紧张关键时刻,精神层面的压力往往能够打破对峙状态的平衡。
从绿湾包装工在前线施加压力,到亚利桑那红雀在传球端施加压力,“压力”依旧是这场比赛的关键词。
那么,陆一奇的进攻战术到底如何布置呢?
“攻击!”
罗杰斯宣布了开球,视线余光轻轻瞥了一眼四人冲传的亚利桑那红雀防守前线,却没有着急后撤步,原地脚步一个调整,朝着左侧转身,抬手就准备传球,瞄准了稍稍后落半步的格兰特。
然而……
就在出手之前的瞬间,手腕稍稍停顿片刻,而后又拉回些许角度,朝着与格兰特错位的德赖弗传球。
区别?
格兰特站在原地准备接应,如果是他接球,那么前面三名外接手就成为开路先锋,防守重点应该压后。
德赖弗则扮演“开路先锋”角色,脚步轻盈地上前,速度不快却势大力沉,眼看着就要与线卫唐斯比发生碰撞,然后就可以看见唐斯比重心稍稍晃动些许,显然是注意力被格兰特吸引。
机会!
德赖弗的脚步稍稍停顿一下,没有回跑,而是控制住前冲势头,罗杰斯的轻抛短传就已经传送到位,抬起双手将没有附着太多力量的橄榄球捞回来,控制在双手掌心,而后就错开唐斯比的站位前冲。
慢了半拍,唐斯比的身体还是冲撞到了德赖弗,尽管因为注意力转移而失去了正面撞击的冲击力,却还是制造了物理层面的障碍,导致德赖弗不得不再次往左侧横向拉开一些,才能找到持续推进的空间。
就是这一点点耽搁,另外三名防守球员快速完成包抄,没有让德赖弗持续推进太多,仅仅收割五码。
二档五码。
德赖弗倒地之后,罗杰斯没有任何停顿地,立刻就招呼着绿湾包装工进攻组列阵,跳过了聚商环节。
“无聚商进攻?”
演播室里传来了惊呼声,虽然他们早早预料到了陆一奇在这一波进攻之中必然有所布局,却没有想到祭出了无聚商进攻。
在2008年的当下,无聚商进攻依旧只是大学赛场的拿手好戏,在NFL职业赛场偶尔能够看到灵光一闪,却依旧不是主流:
一来,无聚商进攻对四分卫提出超高要求;二来,无聚商进攻对进攻组的战术组合默契也提出超高要求;三来,无聚商进攻是削弱教练组权力的直接体现,由四分卫接管比赛,对于教练组的权威来说是巨大影响,没有教练愿意主动将自己布置战术的权力交给四分卫,这是场外的办公室权力之争。
职业赛场的利益之争终究还是更加复杂的。
但关键时刻,陆一奇却大胆地将信任交付给罗杰斯,仅仅从这一步就可以感受到这位年轻教练的大胆。
那么,无聚商进攻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呢?节奏和速度,真正将进攻组的节奏提升到极致,拒绝给防守组喘息空间,层层叠叠的攻击力图一举压倒防守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然,风险就在于一旦自己出错或者节奏不够,那么就可能把自己绊倒。
此时,绿湾包装工真的选择无聚商进攻吗?
“攻击!”
惊呼声都还没有落下,罗杰斯就已经再次宣布了开球。
亚利桑那红雀的防守组已经没有时间调整战术,依旧是四人冲传战术,但他们也意识到了情况危急,四人冲传的节奏和力量都上升了一个档次,反而是通过进攻锋线的两翼施加巨大压力,口袋岌岌可危。
但是!
罗杰斯依旧没有太过惊慌,抬手就完成传球,在口袋被彻底撕破之前,就已经再次将橄榄球传送出去。
嗖!
子弹传球飞行速度轻盈灵动,然后就可以看见站在右翼内侧的德赖弗一个前冲后的九十度转折横向扯动,横穿过整个中央地带,在靠近左翼槽位附近的位置,轻松地接住橄榄球。
尽管线卫杰拉德-海耶斯和契克-奥科夫(Chike-Okeafor)兢兢业业地坚守自己的位置,亦步亦趋地跟上德赖弗的脚步,但反应速度还是先天性地落后半个节拍,眼睁睁地看着德赖弗完成接球之后,这才联手完成了擒抱,没有让德赖弗赢得持续推进的空间。
对于回合制比赛来说,无聚商进攻就等于无限压缩回合制的喘息空间,让比赛进入即时战略的层面。
不得不说,陆一奇确实太大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