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心口如一的实干家

“所以殿下想让臣游说突地稽部外的其他部族,跟突地稽部一起去攻打梁师都的朔方城?”

唐俭想都没多想就开口了。

李元吉心里瞬间充满了感慨。

又超纲了,而且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大唐的鸿胪寺卿非你莫属了,唐俭!

“不错,只要你能办好这件事,成功的牵制住梁师都的兵马,我一定会不吝赏赐的。”

李元吉郑重的开口。

唐俭似乎对赏赐并不上心,在道了一声谢以后,问起了关键问题,“那殿下能给那些部族什么呢?”

李元吉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唐一向是什么都不给的。

不过,考虑到唐俭这一次需要游说的部族有点多,而且有很多部族跟大唐无关,也不归大唐管束,让他们派人去为大唐拼命,又不给他们好处的话,他们恐怕不会干,所以好处还是可以给一点的。

但具体给什么好处,什么好处能让那些部族的人舍生忘死的去为大唐拼命,就有点不好说了。

不过,李元吉向来是喜欢将问题交给提出问题的人去解决,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反问了一句,“你觉得给那些部族什么好处合适?”

唐俭明显的愣了一下,没料到李元吉会将这个问题重新抛给自己。

以前李渊让他去做事的时候,可不会这么问他,在这种事情上基本上都会圣心独裁,他纵然有想法,也只能旁敲侧击的去表达,但李渊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听的。

因为君无戏言,因为君王口含天宪,说出去的话不能随便改。

李元吉能尊重他的想法,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同时心里也生出了那么一丝丝触动。

他做官是不求财的,因为他家里不缺钱,他家中世代官宦,又是晋阳的大户,家财万贯,所以他即便是不做官,也不会愁吃喝,更不会愁富贵。

他之所以做官,纯粹是为了建立一番大功业,为了强爷胜祖。

而他祖宗不是三公就是九卿,即便是他那个在祖父眼中不成器的父亲,那也是以郡公之位辞世的,死后还被追为了太常卿。

他在大唐虽然官拜礼部尚书,爵封莒国公,可比起他那个做过侍中、尚书令的祖父,比起他那个做过尚书右仆射、司空的曾祖父,还差了点。

所以他必须建功,建立大功业,才能追得上祖父和曾祖父,才能强爷胜祖。

只不过,大唐祖上阔过的人太多了,大唐祖上阔过的人才也多,有这么多人才可选,李渊对他的倚重也不高。

比起裴寂、陈叔达、萧瑀、李纲等人而言,他在李渊心里就是个二线人员。

能面见李渊,听李渊吩咐,也能从李渊手里得到权柄,但无法参与到一些核心问题的决策当中。

李渊有问题,也不会找他问策,只会告诉他该干什么,又或者干什么去。

他曾祖父、祖父,都是做过大佬的人,他从小耳濡目染之下,深知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宰辅。

那就是能向君王谏言,并且能陪着君王决策很多大事的人。

可惜,李渊根本不给他这种机会,这让他有点看不到强爷胜祖的希望。

如今李元吉肯给他这个机会,他心里自然有所触动。

“臣以为,可以准许族中有上百位忠烈的千余帐部族依附于我大唐,亦可准许族中有上千位忠烈的数千帐部族迁移至我大唐内部生活。”

唐俭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以后,躬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意思就是,但凡为大唐出力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抱大唐大腿的机会。

这对唐人而言,是一件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唐人听到了会十分不齿。

但对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草原人而言,尤其是那些没有依靠,整日里被其他大部族欺负的中小部族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只要让他们报上大唐这颗大树,他们就能摆脱那些大部族的欺负,安心的发展,安心的壮大。

而他们所需要付出的,不过是上百位族人的性命而已。

这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因为他们不依附大唐的话,每年一样会死人,而且很有可能会超过百数,因为那些压着他们的大部族是绝对不会仍有他们壮大起来,也绝对不会任由他们好好的讨生活。

所以用上百人的性命,换取以后安定的生活,他们绝对是愿意的。

再加上有突地稽部这个例子在前,他们也能看到依附于大唐以后的好处,不仅能有安定的生活,还能借着大唐的威风去欺负其他部族,还能吸纳其他部族的力量壮大自己,他们怎么可能拒绝。

虽说草原上的人不如汉人聪明,但那不是智商上的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上的问题。

在草原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部族,多多少少都有一两个智者,所以绝大多数草原人即便是看不到这中间的好处,草原上的智者们也一定能看出来。

所以这件事要是操作得当的话,成功的几率很大。

“办法倒是个好办法,不用我大唐出一文钱,便能得到一大堆的助力,事后还能招揽一大波人为我大唐卖命。只是,这种事情要是弄不好,很容易养虎为患。”

李元吉不用多想,也知道唐俭的这个办法可行。

只是这么做确实容易养虎为患。

安禄山是怎来的?

西夏、辽国、金国、蒙元,乃至大清是怎么起来的?

就是中原王朝养出来的。

其中金国、蒙元虽然不是中原王朝直接养起来的,但也有间接的因素在里面。

并且在金国和蒙元壮大的期间,中原王朝没少为他们提供营养。

所以在收编域外的部族,以及利用域外部族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考虑养虎为患的事情的。

历史上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几乎可以说将周边一切能招抚、能收编的部族全收编了,并且为大唐培养出了多位能征善战的部族将领。

可李世民做的不够彻底,使得他死后,这些将领反的反,叛的叛,忠心耿耿的继续追随着大唐的,寥寥无几。

所以域外的部族可以用,也可以收编,但必须想要妥善的安置手段。

不然,今日他能助你,明日也能杀你。

或许以后乱你基业的,便是他的子孙。

“这个殿下不用担心,臣会想办法让他们各部族之间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绝对不会让他们抱成一团,成为我大唐的威胁。”

唐俭一脸郑重的保证。

在这种挑唆别人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事情上,唐俭没有像是其他臣子一样,遮遮掩掩,委婉的说话,而是直接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以往就是干这个的,并且干成了不少,所以没什么好遮掩的。

这么做虽然很缺德,也很不人道,但只要对大唐有利,哪怕是丧心病狂的事情,他也敢做,也敢说。

李元吉很欣赏唐俭在这种事情上的率直,当即拍板道:“好,既然你有这个信心,那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你此次去突地稽部,只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一起出兵去攻打朔方城,牵制梁师都的兵马。

可千万别舍本逐末了。

只要你将这件事办成,其他的事情纵然办不成,我也不会怪你的。”

还没开始办事,就已经开始回护了,面对这种掌权者……哦,不对,是主公,唐俭还能说什么。

唐俭只有恭恭敬敬的躬身一礼道:“臣纵使一辈子待在燕幽,也一定会将殿下交代的事情办成的。”

李元吉原以为唐俭这话只是为了表明决心随便说说的,可当唐俭领命以后离开了宫里,带着人赶往燕幽的时候,他才知道唐俭是一个言行如一的实干家。

唐俭不仅自己去了,还带上了弟弟唐敏,还有长子唐松龄。

唐俭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回应自己说过的话。

唐俭这不仅是想把事情办成,还想盯死那些即将依附大唐的部族。

唐敏和唐松龄就是他挑选的继任者,在他死后,会帮他盯着那些部族。

只要唐氏子弟不绝,那些部族就休想在唐氏的眼皮子地下抱成一团。

这么干看似有些莽撞,也不一定会起到大用,但唐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让李元吉为之动容。

唐氏世代能居于高官,不是没有道理的。

君王交给他们的事情,他们尽心尽力的去做,即便是做不好,也会想尽办法去做,这样的臣子,那个君王不喜欢?

就是唐俭似乎没有继承祖辈的圆滑,说话做事不拘小节,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也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点吃亏。

历史上他就是因为在李世民狩猎的时候,怼了李世民一番,又在跟李世民下棋的时候赢了李世民,然后被李世民抓住了一个小痛脚,给贬到犄角旮旯里去了。

同样的,他现在这么做,让李纲等人、魏征等人、谢叔方等人也很尴尬。

同殿为臣,你还是个刚刚被招抚的,还没有被引为心腹,掌权者才交代给你一个任务,你就拼了命的去做,你让我们这些心腹、或者刚被引为心腹,或者已经被招抚了很久的人怎么活?

拼不拼命吧?

拼吧,有点太累了。

不拼吧,你都拼了,我们要是不拼,那岂不是不如你忠诚,不如你会做事了,那怎么行?

“殿下,您看要不要将正儿叫回来给您守个门?”

宇文宝也不知道是被谁教唆了一下,在昭德殿东拉西扯、扭扭捏捏的磨叽了一会儿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李元吉毫不客气的就将手里的文书甩在了宇文宝脸上,破口大骂道:“你给我滚!”

宇文宝吓的缩了缩脖子,委屈的道:“臣才是您的潜邸之臣,臣可不想被唐礼部比下去。”

李元吉站起身,指着宇文宝的鼻子骂道:“唐俭带着弟弟和儿子去燕幽是我准许的,旁人不知道内情在胡说八道,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是不是我很久没揍你了,皮痒痒了?”

唐俭虽然做的有点过了,也有点不顾其他人感受了,可唐俭用他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心和决心。

所以唐俭如今有麻烦了,李元吉说什么都得维护一二。

主公、掌权者、君王,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让手底下的人去冲锋陷阵,去做大事,自己跟在后面擦屁股。

只要大事能成,这种擦屁股的事情李元吉不介意天天做。

毕竟,他也就动动嘴皮子,在关键时候回护一二,又不用做其他的。

如果手底下的人都像是唐俭这么拼的话,那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仅如此,那个他不想要的帝位,他也能上去坐一坐。

反正,事情都被手底下的人拼命干完了,他上去了,吃喝玩乐,顺便帮手底下的人擦擦屁股就行。

这跟他的追求并不冲突,这样的皇帝可以做一做。

“这不是唐俭自作主张的吗?”

宇文宝疑惑的眨着眼,对于李元吉说要揍他的事情置若罔闻。

又不是没被揍过,而且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以及李元吉今时今日的地位,被揍一顿也不是坏事。

别人想让李元吉揍,李元吉还不揍呢。

李元吉只会砍了他们脑袋。

所以被李元吉揍一顿,那是李元吉亲信中的亲信,心腹中的心腹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李元吉瞪了宇文宝一眼道:“你觉得谁敢在我面前自作主张?!”

宇文宝闻言,又想到了李元吉的凶残,信了李元吉的鬼话,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倒也是……”

“你过来!”

李元吉恶声恶气的对宇文宝招招手。

宇文宝规规矩矩的凑上前,在挨了一脚后,喜笑颜开的离开了昭德殿。

李元吉在宇文宝走后,提笔快速的写下了两份任命文书。

一份是任唐俭的弟弟唐敏为燕州司马的,一份是任唐俭的长子唐松龄昌平县丞的。

昌平就是突地稽部所盘踞的地方。

有了这两份任命文书,朝野上下的人也就不会再说三道四了,也不会给唐俭穿小鞋了,至少明面上不会了。

因为这代表着唐俭的行为是李元吉认可了的。

其他人觉得唐俭做的不对,那就是在质疑大唐的权威。

第78章 损失惨重第784章 论突厥复杂的人伦关系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756章 惊人的收益第331章 再回武德殿第764章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第85章 临苇泽第1037章 郑仁泰第135章 捷再传!第215章 许敬宗第981章 有时候缴获的战利品太多也是一种烦第448章 再见郑观音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龄和安修仁第863章 错不在杨广第539章 痛打李世民第901章 你不要过来啊!第764章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第421章 忆往昔狰狞岁月第576章 让兵去对付秀才第494章 和亲?想都别想!第167章 铁骨朵第1054章 古人知道世界之大第371章 李元吉的威逼,李渊的妥协第965章 封土一千里第722章 醉生梦死的李渊和脑生反骨的李孝常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521章 玄武门(八)第93章 苇泽关危已?(求首订!!!)第261章 加倍!第656章 唐突之战(四)第986章 李渊还是那个李渊第71章 大丈夫当重现昔日霍窦之功第748章 吓都能把你吓死第407章 任瑰的智慧第352章 痛并快乐着第822章 少年人该不该有大志向?第285章 红白第365章 涉险第624章 集情报和外交于一身的人才第86章 当然是为了争那个位置了第537章 趁机敲诈?!第709章 单于夜遁逃第10章 齐王妃第572章 齐王爷打坐太极殿第779章 简单粗暴的计划生育第280章 混战(下)第230章 蝴蝶翅膀失效了?第868章 半聪明半愚蠢?第902章 李文纪!你过分了!第883章 那我走?!第1027章 不缺大将的大唐第474章 面子惹的祸第942章 我李靖已经成功绕到敌后第509章 事发的很快!第722章 醉生梦死的李渊和脑生反骨的李孝常第912章 软硬兼施第915章 李世民未尽全功的真相第493章 颉利在吓唬人?第414章 修文馆第761章 身不由己的苏定方第372章 苦逼的李神通和李孝恭第1007章 突如其来的危机第305章 那我走?第274章 李孝恭入伙第1000章 右耳第898章 我还能被你给拿捏了?第200章 李世民开始吹‘冲锋号’了?第63章 我去给他负荆请罪还不行吗?第713章 人心第446章 幽云骑第946章 夜袭第631章 有点贱的猛将们第757章 要那么多钱没用第441章 论险第287章 大小国宝前后惨遭毒手第955章 赏功罚过第570章 历史上第一位有迹可循的状元第936章 彼之蜜饯,吾之砒霜第347章 阴阳第998章 不能留?!第580章 你们要是不听话,我就让嫂嫂改嫁!第389章 二月初一第39章 李渊不是在玩火,就是在玩火的路上第258章 左监门第355章 一勺烩第426章 李秀宁归来第250章 李孝恭上书第354章 说服李德良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龄和安修仁第40章 当幸福来敲门第634章 忠厚老实的殷开山,黑心的小崽子们第347章 阴阳第634章 忠厚老实的殷开山,黑心的小崽子们第939章 世家为何被称之为世家?第240章 借你之手,受我之官第358章 说发飙就发飙第221章 辅公祐终于反了第656章 唐突之战(四)第778章 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这个自古以来?第364章 李元吉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