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伏威托孤

?

李建成在长安郊外为李密建了一座坟,亲自为他立了一座墓碑——上写大唐邢国公李密之墓,背面刻上了李密留下的唯一一首诗:

淮阳感怀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哎!世间多少英雄人物,到头来只是一堆枯骨,李密——平心而论,你也是一届英雄,只是可惜一山难容二虎,今天还能够让我为你立一墓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你就安心的睡吧!下辈子投个好胎。不要在参与世间的争权夺利了。”李建成这样说是说,不过他心里清楚,世间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会为了不断的利益而争,人只是在最顶端而已。

在李密的墓旁边,李建成也为王伯当建了一座墓,上书大唐忠义候王伯当之墓(王伯当被李建成奏请,被李渊追封为忠义候。)并且亲自带领东宫所有属官在王伯当的墓前祭拜。

“一拜!二拜!三拜!上祭礼!”李建成属下的太监将三牲酒果等贡品摆上后,李建成亲自倒了一杯酒,念起了为他写的祭文:

白衣飘飘逸,神箭神州一;人生忠义重,只待人践行;此生难寻觅,来世共前行。

李建成将祭文挂在王伯当的墓前,:

“王伯当将军,今生本宫没有办法来与你共事,来生,我一定要与你共同行走,一起共创大业!一路走好!”说完,讲究倒在地上。李建成对李密和王伯当不同的祭祀风格在长安传开后,很多人议论纷纷:

“太子真是大仁大义,自己亲自为邢国公和忠义候建墓立碑。”

“呃!你听说了吗?太子殿下对邢国公和忠义候二人的祭祀礼节和规格都不一样,对邢国公就只是立碑刻文,草草了事,对忠义候却是亲自带领属官祭祀,还叹息忠义候(王伯当)年纪轻轻就提前归西了。”

“你说!这邢国公比忠义候爵位高出几个等级,为什么太子殿下却对这忠义候如此看重呢?”

“这你还用说,那忠义候的爵位是太子殿下亲自向皇上奏请的,太子殿下感念忠义候,不管邢国公是富贵还是穷困,都一直跟着邢国公,皇上要封王伯当将军高位,伯当将军都拒绝了,最后为了掩护邢国公,连命都丢了。做为上位者,谁不想又这样的臣子啊!”

“喂!姚兄,你的话多了。

“哦!是!喝酒喝酒!”杜伏威的府里的下人在市井里听说了这些议论,都在杜伏威府里暗中议论,在他们议论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没有发现杜伏威来到了身边:

“你们在议论什么呢?”下人们回头看到是杜伏威,马上告诉杜伏威听:

“王爷!最近市井中都在谈论太子殿下亲自拜祭邢国公和忠义候的事情。另外,小的还听说了一个八卦密闻:”

“哦!说来听听,本王也想听听!”那个下人们没想到身为王爷的杜伏威也喜欢这种市井八卦,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哼!名义上是个王爷,实际上也是个普通人,肉眼凡胎,自然也就喜欢江湖八卦了。’

“是!王爷,小的听说密公不是因为独孤夫人在外偷情被邢国公知道后杀死,邢国公最后是被皇上灭口的。”

“行了,不要胡说。你下去吧!”那个下人马上闭嘴,自己静悄悄的下去了。杜伏威自从归顺李唐后,一直深居简出,每天就是派遣下人到市集上去打探些小道消息是,市井秘闻,自从知道李密死后,杜伏威就更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雄诞何在?”

“义父!雄诞在此听命!”

“你跟义父出去一趟吧!”

“是!义父!”长安太子东宫——李建成正在逗着自己两个儿子玩,突然太监禀报:

“启禀太子殿下,吴王求见!”一听说杜伏威来了,李建成有些奇怪,

“嗯!杜伏威他来干什么?我与杜伏威从来没有什么交情,如今李密又出了事情,他来我这里难道是想向我打探什么消息?”杨艳在一旁嘟囔道:

“一个落魄的伪王,即便是父皇赐他姓李,恐怕他杜伏威也不会觉得自己真的就安全了。是不是来抱你的大腿了。”郑婉珍把自己的儿子接过来: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妹妹,夫君有事,我们就先走吧!”说着,就拉着杨艳和李建成的两个儿子离开了。

“哦!请吴王进来!”

“是!有请吴王!”杜伏威战战兢兢的走了进来,见到李建成,马上跪下:

“臣参见太子殿下!”

“吴王!不知道吴王今天前来是?”

“雄诞!还愣着干什么?快来参见太子殿下!”王雄诞迟疑了一下,还是跪了下来。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李建成看着铁塔一样的王雄诞,‘看这身材与雄阔海和阚棱有的一比了,不过杜伏威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本宫又不好男色,即便是向贿赂本宫也该送个美女过来呀!难道是想行刺本宫。李密死了,难道杜伏威想劫持本宫,逃出长安,有这个可能!’想到这里,李建成的眼中马上充满了警惕。手不自觉的握住了随身佩戴的防身匕首。

“啊!王将军请起!不知道吴王今天来到底是什么事情?”李建成话是这样说,身子却还是没动,眼睛一直盯着杜伏威和王雄诞。

“臣想请太子殿下帮臣一个忙!”杜伏威边说边跪了下来。

“啊!你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这王雄诞我与他情同父子,品行忠直正义,臣想将他推荐到太子帐下听用,另外就是想请殿下能够在臣死后努力保全。”

“义父!”

“吴王!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建成听到这里心中有些奇怪。

“殿下,臣有难言之隐,只想让太子殿下完成臣最后一个愿望,太子殿下,臣求你了。”杜伏威言辞恳切的跪在李建成的面前。

第三百九十章 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五第四百零五章 算计 三第七百零三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第四百零三章 算计 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与子孙封号和绰号第五百九十章 班师回朝(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进军草原(十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王伏宝与凌敬 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挑拨(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东西挑事(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进军草原(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阴谋与阴谋(一)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议见暗卫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军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计 九第二十六章 终成连理第一百一十五章 祖坟被挖第六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六)第四百九十一章 对峙突厥(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承陆归来(六)第三百零八章 连锁反应 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东北乱局(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刘武周与宋金刚之死 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刘黑闼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兄弟争戏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战前之战 十第二百三十四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战前之战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斗争开始(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许敬宗使计 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进军草原(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灭(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青盐第四百八十三章 稳定长安(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陈终成眷属(二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薛延陀的灭亡(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进军草原(十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萧梁内乱 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风波再起(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突厥公主(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独孤怀恩之乱 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齐鲁之乱 四第伍佰一十章 招贤纳士(二)第三百五十三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四第四百零九章算计 七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陈终成眷属(二十)第八十三章 杨玄感兵变 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刘武周之死 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李建成的谋划(八)第伍佰零七章 铸造新币(七)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前之战 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册妃大典第二百一十二章 长安朝见第一百七十章 草原阴谋 四第三百零四章 连锁反应 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陆归来(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马邑内讧 五第六十九章 杨广招婿第二百零四章 东宫刺客 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长安朝见第五百七十一章 进军草原(十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辅公拓登基称王 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四百五十六章 杨文干兵变(七)第三百九十五章 阴谋与妥协 一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四第五十一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独孤怀恩之乱 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谋局 三第三百五十章刘武周与宋金刚之死 十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阴谋与阴谋(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谋划禄东赞(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决战玄武门(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渊晋阳起兵 一第六百零一章 针对薛延陀(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军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一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八十四章 荣阳战败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计 八第六百五十章 向东进军(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食盐的战争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兄弟凯旋 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东部突厥彻底灭亡(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新均田与赋税改革第一百九十九章 萧梁内乱 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陈终成眷属(三)第二白五十一章 阴谋再起 一第三百九十章 窦建德出兵 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阴谋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