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逆转 一

?

蒲津关前,杨素的大军与杨谅在这里对峙,从杨谅叛乱开始,整个北方乱成了一锅粥,突厥趁机对北部关隘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洗劫,并州大营所属的全部城池统统附逆,原北齐一带的地域也有人附逆,杨谅派去招降的军队一到,马上打开城门归顺,甚至有人冒充杨谅的部下杀官造反,据地封官,一时在北方杨谅的声势大振。长安一时人心惶惶。

长安仁寿宫,杨广刚与朝廷百官议完事,回到自己的寝宫,有宫女向杨广献上一杯茶,杨广看都不看,直接把宫女推倒:“滚!都给我滚!”宫女顾不得痛,赶快跟着其它的人赶快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杨广一个人。

“哼!老匹夫,每次都说敌兵势大,来势凶猛,应先避其锋芒,待其锋芒稍减,再一股作气荡平叛军,我看你是想养寇自重,借机扩大自己的威望,到时平定叛乱的时候好跟本宫谈条件,你个不知死活的老东西。”杨广的红着一双眼,在那里咒骂着。这时,一双玉手搭在了杨广的肩上,杨广脸上的暴戾之气逐渐褪去。

“谁?爱妃,是你呀!你怎么来了?”来人是太子妃萧氏。

“殿下,大怒伤身啊。刚才您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殿下,杨素可能是要借这次叛乱为自己捞些声望功劳,这是肯定的,但殿下别忘了,通过废太子这件事情,朝中百官包括圣上在内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与殿下早已同功一体,所以皇帝才对他的权势有所削弱,他如果不紧靠殿下,他又能靠谁。如果汉王成功,必然会拿他问罪。现在他只是要写兵马钱粮,功勋权位,他要就给他。”

“可孤王就怕他日后居功自傲,难以控制,权重逼主啊!”

“殿下,小的时候一定放过风筝,风筝飞高了,总会觉的要脱离主人的掌控,它却不明白主人手里还有一根绳子把他拉着,如果想收随时可以把它拉回来。再说殿下的军功政绩在那,又不是三岁小孩,还怕他一个马上就要归天的老头子吗?”萧妃一通劝,杨广心里的疙瘩一下子就解开了。他兴奋得把萧妃抱了起来。

“殿下。”萧妃故意装作惊恐的样子。

“爱妃言之有理,孤王也累了,爱妃,不如我们早点就寝吧!”说着,就走向了那张床榻。

太原官衙地牢,皇甫诞在地牢中唉声叹气,这时听到狱卒的声音:“长孙大人里面请。大人这里就是皇甫大人所在的牢房,您看,虱子臭虫都没有,并且就只有皇甫大人一个人住。。。。。。。”狱卒还想啰嗦,那个人把手一挥,“还不快把门打开,把皇甫大人请出来。”狱卒一听,“大人,这。。。。。。”“这什么这,汉王殿下走的时候把整个太原的军务政务都交给本将军,你不听军令,就不怕掉脑袋吗?”那人赶快把皇甫诞放了出来。皇甫诞被长孙行布迎入了府中。沐浴更衣之后,皇甫诞与长孙行布来到了客厅。

“长孙兄,皇甫大人。在下在此等候多时了。”在客厅中坐的是豆卢毓,是长孙行布的挚友,但官职不高,所以跟皇甫诞跟他没多少交集。但还是礼貌的对其点了点头。

“汉王举起反旗,本来是他们皇家自己的事情,可是这兵祸一起,草原上的异族强盗也来凑热闹,我刚刚看了街上乞讨的难民,都是因为突厥入侵和汉王起兵后到处征兵要饷,搞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的,我们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一定要尽快地结束者乱局。”豆卢毓说出了自己的心思,长孙刑部看着皇甫诞的眼睛。皇甫诞也望着豆卢毓,又看看长孙行布。

“豆卢大人年纪轻轻,又是汉王心腹,还是汉王妃的远亲,汉王若是成功后,你可是开国元勋跟皇亲国舅啊!这可是难得大富大贵的机会呀!在下经历了这次牢狱后就大彻大悟了,从此再也不想者尘世纷争了。”皇甫诞面带冷笑的看着豆卢毓。豆卢毓脸上马上变得通红。大嚷道:

“皇甫诞,我本以为你是一个芊芊君子,谁知只是一个只想着沽名钓誉的真小人,算我瞎了眼,长孙兄,在下告辞了。”说完,豆卢毓恨恨地要离去。长孙行布赶快把他一拦。

“豆卢兄,留步啊!皇甫兄,今日我们不是为了大事吗?皇甫兄,我与豆卢兄也交往了一段时间,他并不是那种为了功名富贵儿不择手段的人,何必呢?”长孙行布一边拦着豆卢毓,一边打圆场的说道。皇甫诞微微一笑。

“豆卢兄,在下只是探探豆卢兄的心思,请勿见怪。既然豆卢兄有此雄心,我就合计一下,如何将这乱局理通。”

“不错,我看我们先把这叛军的粮草断掉,另外赶快与朝廷取得联系。。。。。。”他们七嘴八舌的商议。浦津关前,杨谅军营帅帐:

“妈的,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了,只要拿下这浦津关,歼灭了隋军的主力,潼关就没有多少守军了,到时把杨广一废,再让父皇退居太上皇,这大隋的天下就是我的了,可杨素这老匹夫,就是坚守不出战,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拿不下来。”帅帐里的将军们都低下了头,王頍看不下去,劝道:

“王爷,我军暂时失利,另外将军们都很疲劳,兵士们也伤亡惨重,不如先暂时驻扎休整一下,待军粮到了之后,先犒劳一下军士,再从长计议。您看。。。。。。”话还没说完,就被杨谅打断。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命令各军挑选赶死队。若是谁能把杨素的人头拿来,赏银万两。快去。”王頍心里有点苦,慢慢的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这时,一个兵士慌慌张张的来报:

“报!太原留守长孙行布勾结豆卢毓及逆贼皇甫诞等人关闭太原四门,断绝我军粮饷军械。请王爷速速定夺。”杨谅一听,心中一阵绞痛。

“长孙行布,我那么器重你,委任你为太原留守的重任,你竟然背叛本王,本王要将你碎尸万段。”王頍从旁劝道。

“王爷,如今一定要封锁消息,并且下死命命将士们短时间内突破浦津关,歼灭仔关中一带的隋军主力,第二就是让现有我们控制的地区让他们给我们提供粮草,并命铁匠打造军械,只要办到了这两件事,潼关守军将不战自溃,到时我们在长安让皇上下诏废掉杨广,局势就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胡说,我们的粮饷军械都集中在太原,现在浦津关还没有拿下,太原一丢,军心一定大乱,本王决定先固守现有的地盘,待本王平定太原后,再回来收拾他们。众将官听令!”

“现在命纥单贵立即带兵拆断黄河浮桥,防止敌军追击我军,大军全线退守蒲州,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威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希望各位在本王夺回太原前一直坚守,不要让敌军攻破。”裴文安向汉王杨谅劝道:

“王爷,军事行动必须诡秘神速,为的是要出乎敌人意料之外,如今大王不留守这里,我又被调回,敌军一旦得到消息向我军反扑过来,机会就永远失去了。”杨谅听到后,只说了一句,你先服从我的命令,其他的事暂时不管,裴文安只好低头听命。杨谅又对萧摩珂命令道:

“好!萧将军,你与本王一起率兵平叛!”

“是!末将听命。”吩咐完后汉王杨谅就开始集中兵力向太原挺进了。

第七百三十八章 谋划禄东赞(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县屠城 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突厥公主(三)第三百零三章 连锁反应 三第五百六十章 进军草原(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渊登基 一第一百零一章 罗士信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孝常 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辽东传道(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终日海战(四)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一百零九章 收复裴寂第九十四章 雁门被围 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终日海战(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食盐的战争 三第六百零九章 针对薛延陀(九)第一百九十章 许敬宗使计 六第二百章 萧梁内乱 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横财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县屠城 一第一百零四章 马三宝归来 二第五百零一章 铸造新币(一)第七十九章 出镇河东 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阴谋与阴谋(二)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九章 突厥来袭 二第六百零八章 针对薛延陀(八)第六百零一章 针对薛延陀(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刘黑闼登场 六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渊晋阳起兵 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谋划(三)第二百五十章 萧瑀投唐 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诸国长安觐见(四)第二百五十章 萧瑀投唐 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突厥公主(一)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厥公主(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阴谋 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安危机 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渊薨逝(二)第十五章 岐州游山遇如晦第三百六十三章 战前之战 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遇陈玄奘(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从开科举(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父子携手 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执信必可之死(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东动态 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主下嫁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齐鲁之乱 四第三百九十二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贤纳士(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密投唐 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渊登基 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阴谋与阴谋(十二)第三百五十章刘武周与宋金刚之死 十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灭亡(十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屈李归唐 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复辽东和平定三国(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邑陷落第一百零九章 收复裴寂第三百二十五章 马邑陷落第六百五十章 向东进军(二)第七百三十章 辽东传道(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窦建德出兵 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战前之战 四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盐第三百六十五章 战前之战 七第八十四章 荣阳战败第三百七十六章 战前之战 十七第三百七十章 战前之战 十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稳定长安(五)第二百八十章 马邑内讧 四第三百九十二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七第六百八十五章 斗争开始(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阴谋再起 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建成的谋划(九)第七百零六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四)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三第五十五章 突厥攻略 二第三百九十章 窦建德出兵 三第三百零二章 连锁反应 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变 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再遇谋局 四第四章 初遇阔海第一百零四章 马三宝归来 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变 四第三百四十七章刘武周与宋金刚之死 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中日海战(六)第九十八章 荣阳危机 二第四十七章 叛乱平息第七百三十章 辽东传道(八)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三第九十四章 雁门被围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