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议国朝盐政

大明宫之内,贾清的陛见还未结束。

“好了,既然你也看出了盐商之富,那你有何看法?”

贾清听着正庆帝的话,揣度着正庆帝的意思应该是对这种既定状况不甚乐意,因此道:

“既然陛下相问,微臣少不得也只有把那浅薄的看法说一说了。”

见正庆帝点头,其他人也静穆聆听,贾清接着道:

“盐商之富,在于盐业之重,首重在人,次重在利!

首先是人。自国朝建立以来,大楚的百姓已经历经近百年的太平盛世,人口何止两万万!而人,岂有不食盐的道理?

微臣粗略估计,咱们大楚百姓一个百姓每天消耗的盐,包括吃的和浪费的盐,平均一年的消耗不会低于十斤!

如此算的话,每年就是二十亿斤的盐消耗量。而据微臣所知,如今市面上的官盐普遍在六十到七十文一斤,以六十文计,那就是一千二百亿文,折合下来,刚好差不多一亿两白银!

其次,虽然盐卖价很高,但是其生产成本却低的可怜!平均一斤盐生产出来,所费人工成本不到三文钱!(盐也不谈什么原材料成本,取自大自然)

如此算下来,不过三四百两的成本消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这足足一亿两银子,可以说就是盐业的纯利润!何等暴利?

而微臣还听说,往年朝廷征收的正课税银,一年不到一千五万两!如此,也就难怪盐商们能集成堆山填海般的财富了。”

正庆帝等人静静的听着,在座之人对于盐业暴利,都是有了解的,只是哪怕了解,再一次听人如此阐述出来,依旧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一个行业造就一亿两银子的利润,何其可怕!

崔文龙曾经在户部历练过,虽不在盐司,当对于盐业的了解还是要胜过他人。

“贾将军的估计已经算是保守的了,事实上,盐业利润之重,肯定不止一亿两白银!

不过,正课盐税已经不低了。每年朝廷在盐业上的岁入也不低了。一千五百万两,已经远远超出包括铁业在内的所有税种,仅仅只在农税之下。再多,就是与黎庶夺利了。

朝廷要做的,其实也不是再增加正课盐税收入,而是要想办法压下盐价。

六十文以上一斤的盐价,对于穷苦百姓而言,还是过重。”

降低盐价?太难了!

朝廷的盐税正课是一引三两银子,一引三百斤,也就是一斤十二文左右,加上成本,本来也不多,才十五文……

但是,为了完全控制盐业,在各地的盐道衙门(不是盐政衙门,一个是管事的,一个是做事的)可是养了大量的盐吏的!盐吏们的雇佣银子,朝廷可是不管的。于是,盐道衙门就可以额外再向盐商收取一些税银维持盐道衙门运转,称之为杂课,这是合法的。

这且罢了,重点是,为了得到盐引,这个表示官盐身份的玩意儿,盐商们还得向九边之地运送粮食,送的多的,才能得到更多的盐引,称之为捐输,此其一。其二,每年盐商们还得向各种“权贵”孝敬银子,这是暗里的规则,每个能做大的盐商都得遵守。其三,某些地方还设有关卡税,这个因地方而异。其四,将盐从盐场运送到特定地方进行销售所费的运输、销售成本。其五,盐商所需赚取的银子……

凡其种种,造就了官盐的高价!没办法,官府若是要求降低盐价,保管很快就会私盐横行……而官盐却卖不出去,因为,没有赚头的事谁也不会干!

事实上,就是如此,民间的私盐也是屡禁不止的!这一点朝廷也是心知肚明。毕竟,就按保守估计,朝廷每年入账的正课银两的理论值也该达到二千万两(一斤抽十二文),其他的哪里去了?肯定是私盐那里漏掉了嘛!

“崔大人说的是,只是,想必崔大人也明白官盐的价格为何会如此高,要想降低官盐,在下官看来,根本不可能,除非……”

听贾清说到除非二字,其他人无不凝神向他!降低盐价的难度,众所周知,不然朝廷盐业也不会维持几十年不变了。可是,听贾清的意思,莫非他还真的有办法?

连正庆帝都忍不住道:“除非什么?”

要是别人问,贾清或许还敢卖个关子,可是正庆帝发问了,他只得老老实实的道:“要想改变盐政的现状,除非打破盐商们垄断经营的现状!”

“打破垄断?贾将军的意思?”

“现在盐业之所以沉疴难除,无非就是因为在盐商行当之间形成了一块一块圈划好的地盘,为了守住各自的地盘,盐商们不得不向各地权贵、官府送孝敬银子!但是,自古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花了本钱,岂有不加倍捞回来的道理?

当然,打破这个垄断状况不仅可以抑制这一个导致官盐价格变高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它可以有效的压制盐商们的利润!只要一个县,一个州府,甚至是一个省份不再只有一家或是几家商铺可以卖盐,而是每一个商贩,只要愿意,都可以从盐场拿到盐,然后又可以随意到缺盐的地方进行售卖,盐价,自然就下来了!”

贾清说的轻松,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竞争,才是最合理的市场调节方式!

盐业暴利不假,若非如此,朝廷也就不会将其列入官营行业了!说白了,朝廷就是盐业垄断的发起者,是盐价高的主导原因。

这一点且不论,贾清可不敢说让朝廷放弃这一个钱袋子。但是,挤压盐商们的利润,那就毫无问题了,也是正庆帝等人所想之事。

崔文龙皱眉道:“若是人人皆可以贩盐,朝廷又该如何管辖,到时候岂不私盐泛滥?”

贾清摇摇头道:“用特定的盐商去贩盐,解决不了私盐的问题!就算全天下只有一家盐行,只要朝廷还要收盐税,就免不了私盐的存在!

况且,又不是说改变盐业官营这个制度。所有的盐,还是要实行民制,官收,商贩这一个流程。朝廷只需要强制要求所有的盐都要从由官府管辖的盐场去拿,只要去拿,就会纳税,也并不会对盐税的征缴有何不利的影响。”

崔文龙皱起眉头,贾清的话似乎有些道理,只是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是一个智者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得让人好好想想……

清朝盐商确实一度豪富冠甲天下,这是历史史实,非为情节需要杜撰。

第二三三章 花好月圆第五三二章 前车之鉴第二零四章 女孩的心思第三八四章 忍不住骂你第九十二章 入主宁国府旧宅第六八九章 妙尼第七九四章 太保第五三七章 娇羞第三九三章 重重治罪第三七零章 蟠香寺第二二八章 终算来了第八四八章 我生君未生第五章 初入京万事需思虑第六十一章 陛下好剑啊第八三二章 吴皇后第六三零章 雨前茶第六七五章 三年后,我娶你第五八一章 宝钗的心思第七七零章 星月发飙第四十七章 初临烟柳之地第四六六章 避暑山庄第四零六章 一等神威将军第八二一章 传旨第三八四章 忍不住骂你第二零六章 熬制解药第二四六章 金毛王子第七零八章 阴阳不和第五三二章 前车之鉴第三零四章 尚方宝剑第五四零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九章 临行前诸多事宜第七十九章 临行前诸多事宜第三一五章 战起第七零三章 混账第三九零章 母女相认第八三二章 吴皇后第八零八章 风光第八二一章 传旨第三八三章 庆生第四七一章 好怕人哦第四零二章 宝钗第五九三章 太子遗孤第三一五章 准备演戏第七一五章 江山社稷,让儿臣来守第三九一章 保重身子第五三三章 皇宫还在我家背后呢第二二八章 终算来了第五九五章 都能治好第七六四章 判了第三一七章 外家功夫第一二零章 伺候叔叔是本分第四五三章 上书房第二六六章 未尝吃亏第八十三章 白莲堂主叶成良第三八三章 庆生第三一五章 准备演戏第七零九章 细作第八三一章 争辩第二六一章 佩凤落水第八三四章 交心第五八二 林府第二零六章 熬制解药第八二八章 定第八零一章 情难自已第七八二章 阴谋第二六四章 宠爱之吻第二五三章 不虚此行第五七零章 一条鱼的功德第一零六章 寂寞寒窗空守寡第七九五章 四方云动第八零一章 情难自已第四五一章 圣心弟二二零章 晴雯归心第三三四章 惺惺相惜第一九零章 请尤氏管家第一一九章 夜幕临尤氏探望第六十二章 在贾府抓小偷第七五四章 夜色第二四一章 争风吃醋第二九四章 山子野第五三五章 好漂亮的玉第六四六章 愚弄是高明的谋略第六五八章 第一个要求第二二五章 物富民丰第二三一章 天上太阳第一一二章 和三个丫鬟打牌第一六零章 花容月貌为谁研第六七五章 蹴鞠第七二二章 薛蟠第二次达到极限第七十三章 没有绝对的公平第二一六章 文房四宝第六九二章 宝钗拨正第六八七章 并粮第七七六章 娇杏第三九六章 预览园子第七四三章 露破绽第四零二章 宝钗第八零九章 中山狼第五八五章 不屈不挠第八一四章 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