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江山社稷,让儿臣来守

阿列维奇王子府,是大楚拨给金毛王子居住的宅院。

自去年抓回金毛王子以来,虽然大楚对于这里的监视一直很严密,但是却从来都是以礼相待,从未像今日这般,以铁甲兵士包围。

“陛下有令,除阿列维奇王子与卡戈尔抓回审讯,其余人等格杀勿论!”

赵东来骑在马上,冷漠道。

……

一番安排之后,正庆帝靠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

如今,可真是多事之秋。

崔文龙放下手中的笔,谏言道:“陛下,若按小贾将军所言,费奥多尔欲夺我龙城关,我们不得不防他还有别的安排!

龙城关现任守将李贤守成尚可,但智计不足。臣认为,应该加派一位将军前去驻守。”

“爱卿觉得应该派何人?”

“臣以为,可派北大营莫通莫老将军领一万精兵增援龙城关。”

正庆帝先是面露疑惑,随即一喜道:“准。”

京郊围场之变后,朝中大部分文武大臣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此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谁人堪用,谁人不堪用。

京城总共有五支可用兵马。禁军、京营、南大营、北大营以及北镇抚司。

其中,王尚廪死了之后,效忠于他的禁军副统领张勇顺势统领禁军,禁军归他掌握。

京营包括下辖的五城兵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的筹划,如今指挥使是他一手提拔的孙达,自然也不可能反对他。

赵全原本就是他的人,锦衣军也早已为他所用。

其余就剩城外的南北大营一直没办法染指。但是如今南大营统领秦管亮远在边关,暂摄南大营的左参领将军曾时季威望不足。

如此算来,就只有北大营的莫通老爷子是太上皇时期的爱将,也是此时最有可能生变的一军……

只要把他调离京城,京城内外的兵权就完全落在他的手中,何善宝等人,也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只要等他将京中的权柄完全掌控住,到时候他就可以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名副其实的皇帝!

若是和俄国这一战再胜了,那么就算太上皇,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压制他……

等了多少年,终于要实现了。

父皇,你已经没有当年的英明果决了。看看吧,你要议和,结果大楚被被俄国人耍的团团转,就连朕也被他们用一个假公主来羞辱!不过儿臣不怪你,你已经老了,应该颐养天年了,这江山社稷,就让儿臣来守吧!

正庆帝的眼中,隐含着热泪,他等这一天已经等的太久。

“陛下,若无别的事,微臣就回户部了……”

林如海告退道。

正庆帝转神,林如海和他年纪相若,但是看起来却像是比他老了十岁。

他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因此略带歉意道:“原以为过了这阵子爱卿便可以回家好好修养,没想到又出了这事。户部本是重中之重,爱卿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解难是微臣的本分,没什么辛苦不辛苦。”

林如海的声音依旧那么不急不缓。

正庆帝听了,都有些心疼。

虽然林如海言语不多,每次议政也不像崔文龙那般智计百出,挖空心思为他谋划。但是他知道,林如海对他的忠心,绝不在崔文龙之下。

之前八年,以探花郎、御史大夫这样清贵的身份驻守江南盐道,平均每年以数十万两税银递增的速度帮他牢牢掌控着江南盐税。

任劳任怨从无一丝怨言。

入主户部之后,更是殚精竭虑,从不懈怠。自己说要节省国库开支,他便严格执行,所有不必要或者夸大的支取,他都直接拒了,为此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也正因此,国库才能在一年之间积累了可供数十万大军征战两年的军饷和粮草!并且扬言,若是正庆帝欲战,用尽一切办法,他可以保证边关征战三年都有充足的军需粮草……

有这样一位能臣干臣忠臣为他打理户部,这也是正庆帝有信心战胜俄国的原因。

如此一位股肱之臣,他实在不愿意折损。

“户部左侍郎郑世安去了捏古斯,至今还没回来。户部事情繁多,人手又不够,不如这样,我看刑部员外郎张子文才情干练,如今也在部里历练了几年,不妨把他调到你身边听用。”

林如海一愣,随即拜谢道:“多谢陛下。”

林如海走后,有黄门前来禀奏:“陛下,宫门外,以通政使王谭王大人为首的二十余名大臣跪在宫门外,要求,要求见太后......”

“哼!”正庆帝冷哼一声。

“太后自京郊围场回来之后偶感风寒,身子不适,暂不见外臣!”

“是。”

一会之后,黄门回来说:“大人们不信,执意要求见太后,还口出......口出悖逆之言......”

砰!

正庆帝大怒:“真当朕不敢杀人乎!”

“陛下息怒......”

崔文龙道:“陛下切不可因一时意气而废了大计啊,如今满朝文武正是惊疑不定之时,若是陛下此时杀了他们,必然使得朝臣们人人自危,久必生乱啊。”

“难道就放任他们如此狂妄,威逼于朕?”

崔文龙眉头紧锁,冷静道:“如今朝野多有传言陛下有行逼宫之事......”

正庆帝冷冷的看着他。

“此虽为谣言讹传,但是三人成虎、积毁销骨。王谭等人之所以要求见太后,必然也是心有疑惑,或者为人所利用。

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莫不过请太后出面澄清事实,当夜之事,确实与陛下无干!

如此,才能最快的整合朝纲,全力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崔文龙道。

“可是,太后她老人家也未必信朕啊......”正庆帝似有苦恼之色。

“再者,今日朕下令抄了循亲王府,太后她若是知道了,必然是不依的,到时候怕是也要厌弃、嫌恶于朕,如何肯替朕说话?”

崔文龙道:“臣有一法。如今陛下马上就可以真正的执掌天下,循亲王以后再也不可能对陛下造成威胁,此时若是陛下放过循亲王,必然可以令太后凤颜大悦......”

正庆帝怒声道:“你是叫朕以此为筹码与太后谈判?那个混账可是要图谋篡位,弑君杀兄!若不是朕早些得到消息,现在可能已经让他得逞了!如此混账行子朕岂可饶他!?”

“陛下......”

“别说了,朕知道怎么做了!”

......

第二六三章 甘罗拜相第五一四章 童谣第五零二章 匕首第二九五章 制定规则第五一三章 督造第六八九章 妙尼第五四五章 换酒第三九零章 母女相认第三八一章 宝琴初现第六二零章 一个女人的围城第四九六章 归省(中)第六九七章 仙儿主动四四三章 易求无价宝第三一八章 没教不灭人第一三九章 有妙用的圣旨第七二四章 端倪关于这本书后面节奏加快的通知第十八章 贾敬重起出家之念第一四一章 小隐形人贾环第四零一章 早晨第一五九章 王熙凤的好处第一六二章 原来是侄儿媳妇第八百章 处置第八五二章 准备第三十章 于家中得赠回礼第七一六章 母子对答第八零六章 教诲第六九二章 宝钗拨正第八四六章 欲出游第五十九章 我看哪个敢打你第四六七章 再见第八二三章 周公辅成王第一八三章 我早是大爷的人了第二零一章 贾琏戏凤第六五七章 全歼第一四二章 敲两妹妹的额头第六九四章 闹剧收场第二零八章 巨额诊费第一五三章 明哲保身的尤氏第二七六章 分崩离析都八四四章 互相看第六四六章 愚弄是高明的谋略第七四七章 宝钗解语,黛玉芳心。第二三六章 点到为此第一一七章 活叫人喜欢死第一零四章 献给最美的你第六十三章 隔壁家的孩子第二六八章 元春封妃第三九八章 薛家新宅六八三章 理智与成熟楔子第八四五章 伺候的好第六零九章 过纵伤身第一一九章 夜幕临尤氏探望第一一一章 你做我的丫鬟吧第三一七章 外家功夫第五一一章 议定第五七八章 相面第五八二 林府第二四二章 好狠第八三四章 交心第二四二章 好狠第五七五章 又现道士第六九八章 推倒推倒第二五九章 大小双儿第七二九章 准备第八零六章 教诲第一四五章 浅议白莲旧事第四八七章 讨情第四九六章 归省(中)第一一六章 聪明还是糊涂第五十五章 消息传进宁国府第五零六章 撞破第三八一章 宝琴初现第八一八章 诗和远方第三八一章 宝琴初现第四六二章 姨太太是个好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林家女第四二二章 人乳第五一九章 不欢而散第一三七章 时间仿佛静止了第六五七章 全歼第六七五章 三年后,我娶你第六十二章 在贾府抓小偷第四零七章 送你一个妹妹第九章 添酒资小辈弄诗助兴第四三五章 水溶第四一七章 教训第五四一章 无所畏惧第二三六章 点到为此第七七一章 元春求情第七五五章 马车调教第三七一章 妙玉仙姑第一四五章 浅议白莲旧事第一三三章 真小人献险恶计第三二三章 巧言令色第三一七章 太可恶了第四一二章 天仙宝镜第一三八章 真是天助我也第三一七章 外家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