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刚这次是带着刘大功一起到京城的,准备打听了消息之后就让刘大功回山东报信。刘大功本是市井之人,做这种传递消息之类的事情最是擅长。而且他长于市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三个不谙世事的书生一些帮助。
其实从几人到莱州应院试考秀才以来,几人已经一改以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对于独自在外的生活适应能力提高了很多,章施二人中进士后独自返乡又回京,便没有出什么乱子。在他们返京的时候,章泽天已经让刘成随他们前来,照顾他们的生活,此时刘成已经把一个管家做得十分熟练。
话说黄文刚见到章施二人,说起梁松之事,二人在京中都有耳闻。二人每天在部堂上班,光是听他人的议论,已经把事情的原委基本弄清了,此时听黄文刚问起此事,便把所知都和他们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梁松只是办差不力,又在皇上盛怒之际被人进了谗言,才被逮下狱,如今已经过了近一个月,皇上的火气估计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后面只要一过堂,估计很快就会有结果,部堂里面猜测最重的处置也就是革职回乡闲居而已,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如今那梁公子在京城四处走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更容易落人口实。”
黄文刚道:“这次来京城之前三叔特别叮嘱过我,对于梁大人之事一定要切实可靠的消息,不能道听途说。我在京城没有什么门路,还要你们多费心一些。三叔特别让我嘱咐你们,打听消息和营救之事都要量力而行,不要让你们自身陷入危险之中,若要用银子则不用吝惜,三万两万的都可以。我这次只带了一千两过来,但是通州码头的船上还有两万两,船上肴记货物价值近万,也可动用。”
章维和施正德对视一眼,都明白了章泽天的意思,就是摆出不惜代价营救的架势,实际上只肯花钱,不肯冒险的意思,应该是做给人看的。两人商量几句,施正德说道:“梁大人之事,关键要看皇上的态度,不是一班大臣能够决定的,这银子要送也没有人选,暂时先放在那里吧。”
章维沉吟道:“若能走通宫里与皇上亲近的太监的路子,倒是有可能影响到皇上的决定……”话没说完,就被黄文刚打断了:“表哥!此事不可!”
“嗯?”章维没想到黄文刚对此事这么敏感,不禁问道:“有什么问题?”
黄文刚道:“来之前三叔特别嘱咐过,你们二人可以找人打听,若有亲近的上官也可以求助,只是不能与太监走得太近。他说如今复社方兴,那一干清流做事是不成的,但是骂人扣帽子沷脏水的本事却是天下无双。你们贿赂太监之事若被他们知道了,你们的前途就完了,对那梁大人也有害无益,所以万不可如此。”
章维和施正德对章泽天还是相当佩服的,听黄文刚说得郑重,同时答应下来。
过了一会,章维道:“我们的座师吴阁老为人端方,处事冷静练达,对我们这些门生也多有照顾,或可找机会向他求教此事,也许能有办法。”施正德对此相当赞同,二人当即商定谁有机会便把此事如实讲出,请吴阁老指点。
这二人口中的吴客老,是已经入阁多年的文渊阁大学士吴宗达,此人在后世名气不大,也没有做过首辅,章泽天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的名字,当然也没有跟三人提起过。此时吴宗达除了文渊客大学士之外,还兼着户部尚书之职,在在朝的三个阁老之中,属于务实能力最强的一个,排名却在最后。当初徐光启尚在内阁时,排名也在他之前。
这次会试,吴宗达正是钦点的主考官,也就是今年得中的近四百名新科进士名义上的老师,被称为座师。这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就基本决定了这批进士天然地属于吴宗达这一党,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也是此时官场的常态。也正是因此,这师生关系也远比后人想象的亲密了许多。
章维虽然在户部观政,而吴宗达就是户部尚书,但章维这种刚刚进入官场的小官是很难见到吴宗达这样的高官的。但说起来相当幸运,就在两天之后,章维就找到了机会。
这天下午,章维受命送一份比较紧急的文件到吴阁老的屋子,进门后见吴阁老正拿着一份文字摇头失笑:“如今的新科进士做事的能力都是如此不堪么?”抬头看到拿着文件进来的章维,笑道:“文件放桌子上吧……章承之?观政一月以来,感觉如何?”
吴宗达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老人,虽然并不缺少上位者的威严,面对手下人时却比其他高官多了一份宽容和慈和,更像是一个敦厚长者。章维和他说过几次话,此时单独面对这位老人时,虽然仍旧有些紧张,却也能感受到老人的关心。
“初时许多事都不会,时时感到做事时力不从心,深切感到这实务与平时所学颇有不同,后悔当初没有向家叔多学一些。这一个月来经前辈们教导,自觉稍有进益。幸亏我朝设了这观政之制,否则以我等这般能力,若直接到一地主政,不免会贻误政事,惹出乱子来。”章维按自己的切身感受,如实说道。
吴宗达说道:“不错,我们平日所学,与这实务之间,的确有着一些距离,若不经过一番学习和实践,处置起政事来便会没有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才好,若直接主政一地,往往会被下面的小吏或师爷架空。听人说你在这观政期间,并无那种眼高手低之行,虚心学习,进步明显,不错,不错。”
见章维凝神静听,吴宗达接着说道:“在观政期间,除了要学习各种事务如何处理之外,最后将大文律熟悉一下,虽然不用背诵,但也要做到熟读。这是处置许多事务的依据,不可轻忽。再有,我们平生所学,也不是无用,处事之时应注意四书之中的仁、恕二字,禀持中庸之道,把先圣的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和政务之中去,做到不违本心,方能做到处事公允,有所成就。”
听到吴宗达的教导,章维想到这些天来听到的关于这位吴阁老的一些轶事传闻,竟然都能与他所说的仁、恕和中庸之道对应得上,不由得深感敬佩,这才是真的把平生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实践的典范啊。他对吴阁老深施一礼,由衷地说道:“多谢吴师教导,学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