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乡民上学那些事

再说那些荒地,不光要除草翻耕种豆子或苜蓿,有些不太平整的还要整平,都是把一车车的泥土运来运去,光是这些就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开荒的效率低了许多。

荒地翻耕的时候,还会有船从海湾对面运来大量的肥料,像不要钱一样洒进地里,也不知道这主家在对面养了多少牲畜,才能有这么多的肥料。而且那些肥料都加工得十分精细,显然在那边也是花了大力气的。这样开出的荒地,即使明年就能丰收,恐怕也要好几年才能收回成本,开始赚钱吧。

更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在开荒的时候,还在各个地块之间预留了开挖水渠的位置,难道这些规划的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一样的水渠都要一一开挖出来?如果那样的话,这些荒地将来岂不都是水浇地?可是这些地之所以到现在都还是荒地,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因为这些多是坡地,如果要改造成水浇地,需要的平整土地的工作量就会大得难以想象。

不过因为有了大量的牲畜参与工作,又有大量的车辆机械可以使用,工具也都是精钢制成,十分锋利好用,所以虽然活计做得相当细致,但他们开荒的速度比预想的还是要快得多,算上他们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出来的那些地,他们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出了几百亩地,并种上了豆子或苜蓿。

这时种豆子已经稍稍有些晚了,也不知道到入冬之前能不能成熟,不过带领他们干活的工头说,这些豆子如果能收获一些当然最好,如果无法成熟就会被收割起来作为牛驴的饲料,或者翻进地里做肥料,简直就是浪费。

他们家中那些年幼的孩子,都已经被送进了书院读书。他们当时想留下孩子为主家做事,哪有长工的孩子还要主家供养读书的?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连书本纸笔的费用也不收,每天还会管早晨中午两顿饭,据说比他们吃的还要好,让他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可是主家说了,如果适龄的孩子不去上学,是要罚款的,还不能参加那什么“互助会”,有很多好处都拿不到,而孩子去上学了,不但省了家里的粮食,主家竟然还会给一些粮食作为补贴,说孩子去读书不能帮家里干活,所以给补贴,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

他们只知道主家姓章,那些工头们说,章家的书院可是整个山东都数得上号的好书院,去年刚刚考了两位进士老爷出来,说只要他们的孩子有天分,就可以一直在那里免费读书考举人进士,甚至就连做了官之后每年都还有补贴,这章家的银子是多得花不出去么?

就在这些辽民安置下来二十多天之后,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住的那个小村子里面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先生,带着一大堆书本,说是每天晚上要教他们这些农工们读书识字了!

这还有王法吗?他们这些人只是种田喂牛,识字用来做什么?虽然那小先生说了,学费不用他们交,书本纸张笔墨都不要钱,只是每天晚上学上一个时辰就可以,连晚上点灯的油钱也不用他们出,可这些辽人之中还是没有一个人去。

他们本以为自己不去学习也就可以了,只是没想到主家竟然还有办法。管事的向他们传达了主家的要求:四个月内学会400个字,而且要学会算数的什么“四则运算”的,可以给一个文凭,以后薪俸加一成!没有文凭的只能干看着!

带领他们干活的工头也说了,他也是有这个文凭的呢,工头说,主家规定,没有文凭的永远不会升把头,只能赚每月六钱银子。要知道,他们这些把头每月可是能够拿到一两银子呢。

而且那把头还拿出一些薄薄的书给他们看——他们当然看不懂——那些竟然都是如何种田的书,按照那书里面说的办法种田,就能够比他们原来那种祖传下来的办法多收不少粮食!以后不认识字,恐怕连这种田的活计都没有资格做了!

他们谁也不比别人笨,怎么就学不会?所以大家看着有人带头之后,便纷纷加入了晚上读书识字的队伍之中。

章家老家就在胶南县城以东的章家牌楼。

说起章家牌楼这个名字,还是当初章致远中进士之后在家门前树起进士牌楼之后改的,当时很是在莱州府风光了一阵。在改名之前,这里叫铁山卫,不过这坦克的卫所已经在几十年前被裁撤,只保留了这个名字。

即墨章家也是出自胶南铁山卫,是章泽天三兄弟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做买卖赚了钱,在即墨购了地建立章家庄之后搬到即墨的。现在在胶南章家牌楼,章泽天他们还有大量没出五服的族亲,章家的祠堂也在那里。现在胶南农场建起来的第一个辽民村,距离章家牌楼只有六里路。

章家牌楼是个中等村庄,有五六百户居民,总共两千多人,大小规模倒是与章家庄类似。只是这里的章家并不像即墨章家那样豪富,庄子里面也没有大地主,村民里面自耕农、小地主和佃农大约各占三分之一的样子。

章家并非大家族,出了个进士之后家业有所扩张,也只是买了三百多亩地,只算是普通的富户而已。

倒是章泽天他们这一枝,当年在发家之初曾经在这边买过大量田地,总数有几千亩。在去年年初的钦差事件中,这些田地被胶南一个孙姓地主买走,章泽天也没有赎回。

章家这些田地并没有集中在章家牌楼周围,更没有连成片,就是赎回来也不好管理。

当年章致远中了进士之后,重修了章家祠堂,并在祠堂里建了私塾,供章家子弟免费读书,庄子里也有其他几个小地主家的子弟就读,只是章家之外的学生,就要交一些钱粮了。当时章致远修祠堂建私塾的时候,章泽天的父亲还在世,作为章家首富,不仅出了钱粮的大头,还捐了120亩地作为祠堂的祭田,私塾的花费也是从这些祭田的出息中来。

只是这私塾规模不大,只有十几个孩子就读,先生的水平也不高,一直没有什么成就。也正是因此,章泽忠才转到即墨章家书院去。章泽忠进学之后,章家书院名声大了起来,这边私塾中便又有两个章家子弟转到章家书院就读,那边读书完全免费,还包吃住,倒也不会给家里增添什么负担。

437大同江阻击战5224马匹和对马海盗240黄梅岛之战2387江北城278白忙活了29如何善后301济南的黑社会227章绪554秀才闹事212技术学校3574要吃鱼也是个问题235盐滩岛366大炼钢铁512占领热兰遮城89夜行人235盐滩岛100再赴济南294教育事业237收编海盗2403剥离158章大强525给新任知府支个招270牲畜不仅能积肥23弹泪别东风57战斗339征兵451大静海战58书生带剑装样子325徐州号的消息363布防203十六里铺134南通商事98野猪洼营地108应考准备2194解救1381鲸海基地183好像出事了203十六里铺100再赴济南578民政管理人员不够了484叛军的伏击368章家的货物42关于军队的设想3206船员培训和热武器401互助会银元418第一次铁山保卫战11461服从指挥才有饭吃152拿下林七357北上船队的安排110拍卖的概念158章大强389孔雀石17奢靡294教育事业283张敬尧78泡妞赚钱两不误351章泽义和统计处286棉花和纺织345小册子和印刷术314运河治安大检查222遭遇战173和记糖行108应考准备251枯燥的训练260铁工厂与铸炮280解释342记得朝鲜有铁矿235盐滩岛190苦逼的县官429战略目标与战术安排213成静雅451大静海战451大静海战434北大同江阻击战2380鲸海贸易船队572转行种粮的后金政权284青岛的商品300十六里铺的秋收2481李九基162新物种2156拜访里奥主教193又是小瓦岗498章绪回来了60何谓明师60何谓明师220佐渡岛和北海道454海军大扩张61奇人龚教谕277济南出事了92这房子有问题21读书的目的383库叶港440清川集开市540互助会的粮食危机463章绪失踪478叛军的战术296劳改犯们的教育556宝丰九年会试438大同江阻击战6584要通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