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会下面有两个造船厂,分别是位于胶州湾里面的青岛造船厂和位于海参崴岛上的海参崴造船厂,每个造船厂都有多个多个船台,可以同时开建多艘大船。
除此以外,在济州岛、舟山岛、登州和江北城,还各有一处修船厂,只是修船厂基本只是以船只维修为主,很少开建新船,即使建造新船,造的也是一些近岸用的小型船只,或者港口的辅助用船。
而两个大船厂的生产力里面,有一半用在了军舰的建造,剩下的一半产能才会建造一些民用船只,还基本是以运输用的帆船为主,很少建造专门的渔船。
并不是因为章泽天及互助会高层不重视海洋捕捞工作,而是所有民用船只都是接受了船主订单之后建造的。
自从几处海外基地开辟以来,基地之间的运输工作便一直十分紧张,对运输船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新船的不断下水,运力缺口非但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有能力订购新船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了运输事业上,对捕鱼的热情便没有这么高了,虽然每次渔船进港之后,所有渔获都会被互助会全部购走,完全不必担心渔获的销路问题。
互助会的渔船,除了只能近海作业的小船之外,所有能够航行到黑水洋或鲸海作业的大船,基本都是来自对外购买或缴获,新建的则只有几艘专门的捕鲸船和冷藏船。
这些船只对于每天超过500吨的需求来说,基本上只是杯水车薪,完全无法满足需要。
其实,在捕捞季节,所有渔船加起来,每天的捕捞量还是能达到500吨以上的。只是海洋捕捞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出海作业,像农业一样,同样有旺季和淡季的区别。为了弥补捕捞淡季渔获不足的问题,就要求在旺季的时候将更多的渔获收进仓库里。
保存渔获的方法包括在几处冰窖冷库中冷冻保存,或者在捕捞区附近登岸,用临时修建或事先修好的烘干窑,将用盐腌制过的渔获直接加工成鱼干。
现在在济州岛、青岛周边、平壤特区周边以及鲸海和冰海(鄂霍茨克海)周边的许多地方,互助会中已经有人专门经营起一家家的渔获处理厂。这些处理厂可以代渔船将捕获的渔获加工成鱼干,或者干脆收购这些渔获加工成鱼干后再销售到互助会的各个基地。
鱼干方便保存,更方便运输,是各个基地蛋白质食物的主要来源。而冰鲜的办法则主要用来保存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渔获,以及用来保存虾蟹之类比较特殊的海产品。
冰鲜的海产品有一部分会供应互助会的高层,但更多的则是被运到京城、济南、南通等地区销售,卖出高价。
只是无论保存和运输的手段如何,都需要先将鱼类从海洋中捕捞上来,而捕捞工作需要的渔船却已经不敷使用了。
为了弥补捕捞量不足的问题,章泽天已经下令海军在没有紧急任务的时候参与到捕鱼工作中去,而捕捞的渔获除了可以满足自卫队本身的需要之外,更可以对外销售,同时为参与捕捞工作的海军人员换来一些奖金。
因为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施正德家的绳网厂已经扩大了不少,从海外进口的大量剑麻被制作成各种型号的渔网和钓绳,然后被装到一艘艘或专业或兼职的渔船上,参与到海洋捕捞大业中去。
用军舰捕鱼当然只能是临时措施,船只不足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章泽天为此已经决定在两处造船厂同时建设更多的船台,扩大造船规模。
海参崴船厂那边没有问题,扩产需要的只是更多的人员和设备投入,当地的木材供应十分充足,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但青岛船厂就比较麻烦了,当地的木材资源不足,需要从外部运进木材来满足造船的需要才行。
大量的木材运输同样战用了大量运力,这对于一直苦于运力不足的互助会来说,是相当不划算的事情。
青岛的木材主要来自清川集的贸易,如果能够在朝鲜半岛建立一座新船厂,应该能够将造船的效率提高不少。这件事章泽天很早之前就考虑过,甚至连造船厂的选址问题都基本确定了,就在大同江口上游一点,平壤下游即可。只是因为平壤特区面临着后金的威胁,而一直没有赋诸实践。
现在船只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于互助会来说实在是太严重了。互助会的地盘说起来不小,但基本是由几个相距千里的基地组成,各个基地之间只能通过海运来联系到一起,如果海上运力不足,各个基地之间便无法形成合力,不但发展会受到影响,甚至就连基地的安全都无法保证。
而自从两次平壤战役之后,后金武装对平壤特区的威胁已经大为降低。现在清川集的贸易和海参崴的农业开发已经开始改变后金的经济结构,后金政权已经从原先的武装强盗集团,向农业生产型政权转变,后金对互助会的依赖正在不断加强,对互助会开战的动力不足,平壤特区的安全也在随之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在平壤特区建设造船厂的条件便已经成熟了。
换个角度来想,互助会在朝鲜半岛上的第一个基地,也是最重要的基地还是铁山的磁铁矿,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的。那么即使是在占领铁山的早期,在大同江口附近建立一座造船厂也不是不可行,只需要将铁山的防守范围稍稍扩大一些就可以照顾的过来。也就是说,当初对安全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好吧,既然下定了决心,章泽天很快招集相关人员开了个会,然后就把平壤船厂建设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宝丰九年秋天,平壤船厂正式开始选址建设。有了海参崴船厂的建设经验,平壤船厂的建设更加顺利,在边建设边生产这一原则的催促下,平壤船厂的前期建设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第一艘远洋拖网渔船就在临时船台上开始建造。到宝丰十年春天,几种型号的渔船和运输船已经开始连续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