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

第365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

糜旸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阅兵。

阅兵是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

阅兵仪式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可谓是源远流长。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据说早在华夏的夏朝时期,就已经有类似阅兵的仪式出现。

只不过那时候它还有个更具体的称呼:

“观兵以威诸侯”。

中国先秦时期最著名的阅兵仪式,便是周武王的“孟津誓师。”

除去“孟津誓师”之外,还有着许多阅兵的仪式,如“践土之盟”,“黄池耀武”等等。

虽然那数场阅兵仪式的举办者,规模程度都不尽相同。

但毫无疑问的是,那几场阅兵仪式都为举办者带来了极大的声威,奠定了他们的大业。

可是尽管阅兵的仪式很早就出现过,但阅兵仪式的盛行却是在汉代。

在西汉建朝之初,由于北方的匈奴经常作乱,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看重军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宣扬兵威,提振士气的阅兵活动便经常举行。

西汉灭亡之后,虽然汉世祖刘秀不希望地方武装力量太过强大,但他也并没有贸然废除这种仪式。

及至现在的这个时期,由于处在兵事不断的乱世之中,阅兵的活动更是被三家的统治者都十分看重。

刘备、曹操、孙权三位当世霸主,都曾亲自指挥过阅兵仪式。

阅兵仪式举办的原因无非三种:誓师,称霸,示威。

以梁州的具体情况来说,糜旸突然想举办阅兵仪式,肯定是怀抱着最后一种目的——示威。

梁州是大汉的北疆,而糜旸想示威肯定是示威给关中的曹魏将领看的。

正因为猜出糜旸的这种意图,所以当半个月前糜旸在一次议会上透露出这个想法后,他的想法得到了一众州臣的大力支持。

不管他们背地里是怎么看待糜旸的,但现在他们都是梁州之臣。

对他们来说,能够通过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己方国度的煊赫兵威,震慑北方的强敌。

这样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他们没有道理会拒绝。

在一众大臣都大力支持的情况下,阅兵仪式的前期准备活动进行的很顺利。

章武二年八月十五这一日,正是梁州阅兵典礼举行的日子。

而这一日不但是阅兵典礼举行的日子,今日还是华夏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众所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秋节在汉代就已经成为汉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只不过在汉代时,中秋节的日期还未统一确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在不同时日的中秋节。

当然来自于后世的糜旸,在成为梁州牧后不久,就特地下令在梁州确定了中秋节的具体时期。

不管其他地方是八月十六还是八月十四,以后在梁州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

而由于中秋节的时日与农业收获的季节息息相关,所在当中秋节到来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十分美好。

今日一大早,糜旸便在关嫣的服侍下起身梳洗。

由于今日对糜旸是很重要的一日,所以糜旸在关嫣的服侍下,换上了只有在盛大典礼时才会穿的礼服冠帽。

古时候的礼服冠帽穿戴是十分繁琐的,但是今日糜旸却难得耐着性子任由关嫣摆弄。

糜旸不知道关嫣摆弄了多久,只知道他腿都快站麻了。

终于在天刚刚完全放亮之时,关嫣终于为糜旸穿戴好了一切。

在穿戴好华丽的礼服冠帽之后,糜旸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不得不说,尽管当世的礼服冠帽穿戴起来十分麻烦,但是能得贵族喜爱的东西,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糜旸本就身材高大,当他穿上华丽的礼服冠帽之后,更加显得整个人贵气凛然,不怒自威。

在穿戴好礼服冠帽之后,关嫣最后将一柄装饰精美的长剑悬挂在糜旸的腰间。

完成这个动作后,关嫣抬头看向身前的糜旸,语气中带着些许担忧的语气说道:

“今日之事,能成吗?”

听到关嫣的担忧后,身为要做大事的主人公糜旸,却一点都不显得担忧。

他伸出手捏了捏关嫣的琼鼻,笑着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你不应该有所烦恼。”

见糜旸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关嫣有些不乐意了。

她在关心他,而他在与她打马虎眼。

只是哪怕心中有些不乐意,关嫣却还是祝愿道:“望夫君得胜归来。”

旁人若听到关嫣的这句话,还以为糜旸今日是去打战呢。

可是天下间,哪有穿着盛大礼服打仗的将军呢?

除非糜旸要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糜旸在听到关嫣的祝愿后,脸上的笑意更甚。

“等我得胜归来。”

糜旸的这句话说的充满着自信。

在说完这句话后,糜旸便一手按着腰间的长剑来到了外面的大殿之中。

等糜旸到达大殿中时,他就发现无论是官籍是否在州府的梁州官员,此刻都早已经聚集在大殿中。

看过去至少有上百人。

糜旸知道还有许多官员没有资格进入这个大殿中向他祝贺,只能苦苦的等待在殿外。

今日聚集在大殿内外的官员无疑是很多的,这是因为今日既是中秋节,又是糜旸举办盛大阅兵仪式的日子。

这样双喜临门,又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别说是在梁州,就是在整个大汉中也不多见。

也难怪一众官员如此看重了。

就连之前一直闭门不出的吴氏兄弟,今日都来到了大殿中。

当然今日大殿内外能聚集着如此多的梁州官吏,还因为糜旸在之前的半个月中,曾下令邀请梁州中的一应正官来南郑共赏盛会。

梁州虽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召集全州正官的情况下,数百官吏还是有的。

当一身华贵气质的糜旸出现在大殿中时,大殿中的上百官吏都纷纷朝他看去。

等糜旸一步步走到他的主座上时,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在法邈与吴懿的分别带领下,齐齐朝着糜旸一拜道:

“中秋佳节,臣等为牧伯贺!”

上百声整齐划一的祝贺声瞬间响彻在整个大殿中,将空旷的大殿挤得满满当当的。

再加上大殿中的特殊构造,所以那阵阵庆贺声不断回荡在大殿之中。

不仅如此,当阵阵祝贺声传出大殿外时,大殿外的数百官吏亦在礼官的主持下,开始在殿外为梁州牧祝贺起来。

当大殿中的上百庆贺声与大殿外的数百庆贺声相互碰撞在一起时,似乎奏响了一场让任何男人都无比陶醉的交响曲。

因为这交响曲代表着,糜旸在梁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只是糜旸在听到那交响曲时,他的脸色却显得十分淡然。

尽管这代表着他在梁州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是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听到数万大军的祝贺声。

因为那数万祝贺声,绝对比他目前听到的数百声更为振奋人心,也更为真诚。

在一阵阵祝贺声终于停止后,糜旸看着站在他身前的上百官吏,一字一句地说道:

“诸卿当共随我一同前往城外,阅览我军盛势!”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便当先朝着大殿外走去。

当糜旸朝着大殿外走去时,站立他身前数步的上百人墙立马自动分开,露出一条通道可以让糜旸通行。

而在糜旸通过那条通道时,他身后的梁州一众文武百官,便在法邈与吴懿的带领下分别化作两条小溪一般,跟在糜旸这个源头身后朝着大殿外走去。

等到糜旸迈出州牧府外坐上车驾时,那两条原本像是小溪的人流,却在各自汇聚了数百官吏之后,变得逐渐壮大。

一声御者的驾马声响起,糜旸的仪仗队立马朝着城外开动起来。

在队伍的前方,是百余精骑在前方开道。

而在队伍的两旁,则是有着许多甲士从旁拱卫。

至于在队伍的最后,则是跟着数百员官吏。

当浩浩荡荡上千人的州牧仪仗队伍行驶在宽阔上的街道上时,立即引起了街道两旁民居内百姓的齐齐惊呼。

这就是一方牧伯的出行吗?

纵算是当年张师君在位时,他出行的排场也不过如此吧。

真是活久见。

而当街道两旁的百姓惊呼声传入那数百官吏的耳中时,绝大多数官吏脸上都洋溢着恭逢盛事的喜悦。

只有糜旸的一众心腹大臣,心中流淌着一些别样的情绪。

特别是当中的邓艾。

身为梁州三贵之一的邓艾,他在数百官吏中的位置是十分靠前的。

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发现,现在邓艾的脸上隐有紧张之色浮现。

他将手伸入怀中,紧紧握住一封文书。

一想到自己一会要将文书中的内容,在数万大军,数百官吏前公布出来,他内心中就难免会紧张。

只是想到糜旸对他一直以来的器重,邓艾的心中就浮现坚定。

糜旸不仅对他信重非常,倚为腹心。

之前当他向糜旸举荐石苞时,糜旸也是脸带笑意与意外的感谢自己为他举荐了一个大才。

其实邓艾心里知道,石苞根本还未有什么明显的事迹流露于世间,又怎么能担得上糜旸的大才之称呢?

糜旸之所以会如此评价石苞,无非是因为对他信爱而已。

对于这样的主公,他邓艾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

士为知己者死。

在想通这一点后,邓艾便一脸坚定的看向前方。

而邓艾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他前方不远处的吴懿心中也在天人交战着。

在昨夜,糜旸曾特地召他前往州牧府过。

在他面见糜旸之时,吴懿本以为糜旸是想试探他这段时间来闭门不出的用意。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糜旸与他见面后并没关注这点。

糜旸只是问他道:“圣人有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比鱼和熊掌更为珍贵的是士人之义。

吴君可曾忘记何为士人之义?”

昨夜糜旸突然问他这个问题时,吴懿一时怔住无法作答。

而见吴懿回答不上来,糜旸也没有怪罪他,他只是让吴懿回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可是吴懿自昨晚回来后,也一直没有明白糜旸那个问题的深意是什么。

不过吴懿还是从糜旸的那个询问中,敏锐地察觉出今日的阅兵仪式绝对不简单。

只是到底会是什么呢?

糜旸现在已然大权在握,他以后在梁州完全可以安枕无忧,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要做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从昨夜一直困惑到吴懿现在。

由于纠结于内心中的困惑,所以不知不觉间吴懿已然跟随着大部队来到了城外。

举行阅兵仪式的地方,就在南郑城外一里处。

毕竟今日随同糜旸一同参加仪式的官员足有数百人,如此多的人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徒步走到数里之外的大营中。

当到达举行阅兵仪式的地点之后,一座可容纳上百人的,离地数丈的高台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这座高台是当年曹操攻下汉中后,用来检阅部队所建立的。

后来汉中落入刘备的手中后,他也没有命人拆除这座高台。

或许在刘备心中,继续留着这座高台乃是他战胜曹操的最好标志。

现在随着时日的变迁,这座高台的拥有者却变成了梁州牧糜旸。

在糜旸这上千人的队伍到来前,三万汉中大军就已经在各级将校的带领下,静静地等候在高台下方的广阔空地之上。

整个梁州中的正兵,本来总共加起来有近五万之众。

但是在糜旸裁汰老弱的情况下,近五万大军就只剩下三万之众。

梁州的大军本就是百战精兵,现在又在经过大范围的裁汰之后,剩下的三万军士更是一支当世不可多得的强军。

当然最重要的是,经过将近半年的不断努力,现在这三万大军的中基层将官,大部分都是糜旸的嫡系。

这一点才是糜旸最想要的。

正是在完成这一点后,糜旸才会决定进行阅兵。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糜旸的车驾出现三万大军的眼前时,三万汉军的目光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纷纷朝着糜旸的车驾注视而去。

煌煌烈日之下,三万坚定目光中充满着崇拜与狂热。

(本章完)

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522章 上头刘备 句句昭烈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581章 心累糜旸 速召丞相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59章 已到五溪蛮(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后方 吴军一败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455章 相忍为国 天衣无缝第416章 惊弓之马 糜旸引诱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649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第579章 一国军权 曹真沉默第487章 邓艾被训 魏军压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384章 欲先取之 开大朝会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518章 愤而降汉 大敌隐现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52章 魂断郁陵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163章 江东柱石 三气吕蒙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举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271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旸好毒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66章 威风海量 视而不见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请假一天,调整心态第407章 于卫将军 八字要诀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486章 诸葛回军 心有灵犀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各位书友,新春快乐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72章 两军对阵(三更求追读)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2章 校场比斗(追读呀,票票呀)第9章 糜旸到了第199章 申氏末日 关门打狗第258章 越发担忧 断粮之计章推第290章 既分胜负 亦决生死推两本书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281章 来日之患 二气丕鹅第509章 前倨后恭 慧极必伤第136章 亲军相争 龙虎相对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589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6章 此路不通第143章 双壁合兵 十万俱灭(5000字!)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59章 别有用心 襄城邓艾第499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第481章 封之刚猛 洪之自信第250章 满堂变色 武当封拜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561章 火烧合肥 江东野望第71章 糜旸的信(三更求追读)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仪出城第650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140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