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三杯相敬 极尽畅快

原来是大司马呀!

当刘备说出对糜旸最新的封赏后,许多人倒是并未太过于震惊。

或者说是早有预料更恰当些。

在大汉常规的军职序列中,大将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

可大汉四百年以来,有一项不常设的军职,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隐隐在大将军之上。

这项军职便是大司马。

若说大将军是执掌天下兵权的话,那么大司马在这一点的基础上,甚至还将权力的触角自动涉及到政治方面。

汉室的大司马的权力,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无事不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刘备拿下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时。

在《汉中王劝进表》中,刘备自封的除去汉中王的王爵外,还自封了一个大汉的官职。

那个官职不是大将军,而是大司马!

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世人心中汉室大司马有着如何特殊的地位,哪怕是诸侯王的称号,也不过只能与它并列而已。

历数大汉四百多年的历史,能担任大司马一职的大臣,都可以算作是所有大臣中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而众多人物之中,若说将大司马一职推到荣耀顶峰的是那定然是霍去病无疑。

可要是将大司马一职推到权力顶峰的,却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在担任大司马期间,曾做过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昭示天下,废帝另立。

从这一方面来说,在霍光的影响下,大司马一职亦隐隐超脱了人臣的范畴。

大司马是任何人臣都梦寐以求,却从不敢将心中的那种希求宣之于口的职务。

可就是如此一项权力巨大,地位尊崇,又对着汉室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官职,刘备却毫不犹豫的在天下人面前,封拜给了糜旸。

最重要的是,面对刘备的这个封拜,众臣心中却并未如方才一般觉得不可。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糜旸都配得上“大司马”一职。

当下大汉诸臣中,亦唯有糜旸成为大司马,才能让天下人感到服气。

水到渠成的封拜,让众臣一瞬间都将目光都集中在糜旸的身上。

他们的眼神中有着羡慕,有着激动,有着向往,更有着臣服。

大司马三个字,对他们来说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倒是刘禅,在得知糜旸成为天策上将又成为大司马后,他才高兴起来。

对嘛!

表兄就应该如此封赏!

刘禅这个“傻”孩子,到现在竟丝毫没有发觉,在刘备今日封赏完三大重臣后,来日他继位后手中的权力已然所剩无几。

算来算去,最后他手中剩下的权力,可能唯有祭祀天地一种了。

可就算刘禅不“傻”,想来他也不会介意今日刘备对三大重臣的封赏。

而对于当事人糜旸来说,在众臣看向他的同时,他已经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手中紧紧握着刘备赐予的天策剑,糜旸看向刘备的眼神,变得泪眼婆娑。

无论是为人君,还是为人父,刘备真的都已经尽量给了他最好的了。

面对这样的主君,糜旸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他效死呢?

在众臣的注目下,糜旸手捧天策剑单膝跪地对着刘备低头许诺道:

“臣谢陛下隆恩。

无复他言,唯鞠躬尽瘁,以身效国而已!”

听到糜旸的跪谢语后,刘备仰头开怀地大笑起来。

他趋身扶起半跪的糜旸,并伸手抚着他的背言道:

“佳儿!

好为之!好为之!”

刘备不是第一次对糜旸说出类似的话,但刘备每一次说,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

不知道是否是错觉,这次从刘备的话语中,糜旸隐约听出了“托孤”的意味。

可还未等糜旸继续琢磨,刘备在嘱咐完糜旸后,便转身看向一位内侍。

那位内侍在得到刘备的眼神示意后,他便手持一份诏书上前,等站在众臣的面前后,这名内侍便展开手中的诏书高声朗读道:

“左将军云元从幽、冀,功绩显著。太子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且云居功不傲,遵奉法度,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北伐一役,数克敌军,扬汉军威.

升左将军云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并封云为当阳侯,云长子统为关内侯!”

“.黄权敏思,筹画有方,汉中陇右,遂事成章

晋黄权为后将军,封关内侯!”

“昔伊挚背商而归周,百里去虞而入秦,皆审兴废之符效,知成败之必然,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满宠姿度纯茂,器量优绝,今满卿归汉,可比美于先贤。

今汉还于长安,正应扬美去逆,以效天下大义所在也!

今拜满宠为大汉司徒,封槐里侯,赐入朝不趋尊荣!”

既然说今日是大汉上下的共同盛典,那么在今日刘备就不可能单单只重重封赏糜旸四人。

可以说,以往凡是对大汉有所功劳的大臣,都在今日的封赏之列。

只不过相比于有着特殊政治意义的马超,及地位不同寻常的糜旸三人,剩下人的封赏则不会由刘备亲自进行就是了。

而每当内侍念到一位大臣的名号予以封赏,那位大臣就会兴高采烈的当即出身拜谢领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念到名字的大臣越来越多,到了后面甚至就连满宠、蒋济等降臣都在刘备的封赏名单上。

这一点倒是不奇怪。

毕竟满宠、蒋济等人原本虽从逆,但他们现在已然洗心革面,重新为大汉效力。

再加上他们本人的才干与名望,能得到刘备的封赏亦在意料之中。

可是让众臣没想到的是,刘备对满宠的封赏竟然如此重。

同为降臣,蒋济只不过被拜为从义将军,可满宠却一跃成为了大汉的司徒。

司徒这可是三公之一呀!

尽管三公在今汉,基本上就是三个吉祥宝宝,手中一点实权都无。

可三公相对应的荣誉却一分都未减少过,三公在世人心中的影响力,也是确确实实不曾消减过的。

莫说其他大臣没想到这一点,就连满宠自己也被刘备吓了一跳。

满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接受。

满宠的年纪比刘备还大。

苍老的满宠拄着拐杖对着高台上的刘备一拜,口中惶恐地说道:

“臣从逆多年有罪在身,怎敢受天汉三公之职,还望陛下另择贤选能。

臣余生只愿能得一方寸之地落脚即可。”

说着说着,满宠就要向高台上的刘备跪拜。

得亏一旁的礼官及时拦阻了满宠,不然不晓得满宠这把老骨头跪下去后,还能直的起来不。

在听到满宠的推辞后,刘备却并没答应的意思。

“满君,今日封赏岂为君乎!千金买马骨之事,满君难道不知?

今日朕为燕昭王,而卿为郭隗也!”

刘备之所以要对满宠以如此重大封赏,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他看重满宠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满宠在曹魏境内的影响力。

满宠在曹魏任职数十年,他的门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汉能对满宠不计前嫌重赏,那么定然会引起满宠门生故吏的好感,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在曹魏境内宣扬大汉的这番举措。

只要满宠在大汉受重赏的事在曹魏境内传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渐渐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大汉。

这一举动,也能从根本上瓦解曹魏、孙吴两国士民对大汉崛起的恐慌。

毕竟之前死在糜旸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虽说那些都是该死之人,可要是不采取相应怀柔措施的话,这样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导成大汉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背叛过大汉的人。

一旦这种观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种,将来大汉的统一战争会直接难上一个档次。

为了大汉的统一,重赏满宠,将满宠当做怀柔的典型,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见满宠还脸露为难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缘由。

于是他接着对满宠说道:

“卿可是顾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为大汉三公后,朕自会派出使者为卿将家人接回大汉。”

说完这番话后,果不其然满宠连忙就躬身拜谢刘备道:

“臣多谢陛下。”

一句多谢,代表着满宠应下了大汉的司徒之职。

其实满宠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刘备的封赏,绝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块墓碑了。

满宠是在担忧当他成为大汉司徒的消息传回曹魏后,他的家人会遭受魏军的屠刀。

眼下刘备肯对他做出保证,满宠心中的担忧自然消失,成为大汉的司徒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满宠认为刘备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不说以大汉当下的国力,在外交处于相应的优势地位。

就说南郑及北伐两场大战,汉军俘虏了众多的魏军,大不了再开一次交换人质的行动就是。

在满宠应下刘备对他的封赏之后,内侍继续念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封赏名单。

这份封赏名单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经故去,但在生前却为大汉立过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当中,刘备最心疼的就是庞统。

“士元!”

虽说法正也在这份名单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但庞统不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今世庞统的最佳写照。

“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每当想起这句当年庞统向他自荐的话,刘备就感觉到心痛不能自抑。

当年庞统要不是意外身死的话,想来今日以庞统的才能,他早已成为了大汉的三公之一。

刘备是个不喜欢遗憾的人,于是他在封赏诏书中,追赠庞统为司空,追赠法正为太尉,各赐上“靖”与“宣”的美谥。

除去这一层封赏外,刘备还在诏书中明言让益州官方,将法正与庞统的棺椁好生迁回长安,好来日让这二人陪葬在自己的陵寝之旁。

甚至刘备还直接定下了,庞统与法正灵位可配享太庙的无上尊荣。

当然获得这等尊荣的,还有着关羽、糜竺、孙干、简雍等人。

待内侍念完对逝世大臣的封赏后,代表着今日刘备对众臣的封赏已经接近落幕。

今日的封赏活动中,大汉诸臣受到了许多震撼,但本身也相应的得到了满足的回报。

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说,今日的封赏大会都可称得上圆满且振奋人心。

当所有的封赏内容都公示完毕后,刘备返身回到御座上亲自拿起桌案上的酒杯。

“朕征战数十年,今虽尚未一统天下,但天下中分有其一。

汉室烈焰赤旗,于今日遍布天下万里河山,对于这番功绩朕虽不敢自夸超越两位先祖,但朕终不算辱没了两位先祖的威名。”

“然朕能有今日这番功绩,离不开一众卿等的倾力相助。

江山为你我君臣共同打下,那朕愿与尔等同享这大好河山!

朕已年近古稀,不知还能与诸君同行多久。

但在庆祝元旦的今日,朕很庆幸能与卿等一同度过。

诸卿,请让吾等一同举起手中酒。”

当刘备说到这句话时,高台上下的上百位汉臣,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美酒对向了刘备。

皎洁的月光从高空洒下落在刘备的身上,让这一刻的刘备好似在众臣眼中闪闪发光着。

看到众臣都举起了杯中酒后,刘备的目光渐渐湿润。

“今日元旦的第一杯酒,朕要先敬故去的关云长、法孝直、庞士元、糜子仲”

不断回忆着诸多故人音容笑貌的刘备,毫不迟疑的抬头饮下了杯中酒。

随后刘备又很快往杯中倒满了第二杯酒。

“第二杯酒,朕要敬多年来为大汉死难的将士、名士、百姓们!

他们虽很多人不曾在世间留下姓名,但他们俱是大汉的英雄。”

满腔感慨之下,刘备再度饮下了杯中酒。

等到第三杯酒被斟满,望着高台上下的上百汉臣,刘备却一时间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这最后一杯酒。

朕敬尔等,亦敬当年的那位织履贩席之徒!

敬吾等多年之坚持!

诸君,与备共饮!”

“唯!”

随着一阵响亮的答应声响起,于苍茫天地的见证之下,高台上下的大汉君臣举杯同敬彼此,共同喝下了杯中美酒。

待杯中美酒饮尽,高台上下乍起阵阵余韵笑声。

这一日对大汉而言,是极尽畅快的。

第二章凌晨~

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第624章 了却遗憾 天命所归第17章 驻守公安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猪曹爽 许昌告急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479章 汉水之誓 主动出击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66章 关平请命 (啊!追读呀,票票呀!)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杀鸡儆猴第77章 我们回家(求追读,求票)第188章 蜀中双英 西城会面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后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569章 曹彰发笑 魏军升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将军羽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群情激涌第234章 无翅雄鹰 御驾亲征第129章 温酒相会 糜旸斥孙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32章 小心有诈第644章 南北联合 不惧强汉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袭公安 心跳欲停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牺牲 誓夺宛城第77章 我们回家(求追读,求票)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82章 沙兄,你终于来了(四更求追读)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631章 猎虎为食 三方奔逐第93章 就是出兵干(求追读!求票!)第559章 军向上邽 淮南之变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462章 兵无常势 曹洪退兵第629章 何其壮哉 失魂瘫坐第658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第155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第236章 修建高楼 豪族私会第480章 魏军应对 逆天改命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七百七十章 蒋济良谋 当斩则斩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会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197章 吕乂诱耽 河谷之宴第525章 拿捏孟达 作乱扶凤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340章 大庭广众 赠剑赠女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284章 云长用意 三虎同帐第546章 街亭守备 料敌于先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274章 三英再会 益德妙用第569章 曹彰发笑 魏军升天第324章 关羽虽死 糜旸尚在第141章 吴军既撤 吾当可击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349章 杯酒释权 唯一主宰第501章 两军会师 死战如雷第269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第506章 敬告太庙 北伐檄文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270章 张辽心思 三拜问安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厌诈第393章 成都急报 南中将乱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第668章 五美诸葛 重启相国第181章 禁军在手 家人提点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229章 强征私兵 军心崩丧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357章 法邈担忧 梁州司闻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猪曹爽 许昌告急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