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

杨聪听闻严嵩这样都能蒙混过关,着实有点无语,不过,这会儿他也没空跟严嵩继续斗下去了,因为他得赶紧着手解决海盗和倭寇的问题,要不然,不但东南沿海的老百姓不得安宁,嘉靖和严嵩也会让他不得安宁。

这海盗和倭寇之事他已经跟详细汪直了解过了,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因为这海盗和倭寇的成分太复杂了,就连汪直都不能尽数。

比如说海盗,这次在东南沿海肆虐的海盗并不全是在东瀛和南洋从事海上贸易的海商,其中有一些是海商豪门被打散的部下,还有一些是东南沿海失去生计的平民,甚至还有真正的海盗夹杂其中,就连汪直也搞不清楚,这次到底有多少“海盗”参与对东南沿海的劫掠。

这也是汪直使不动他们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从属关系,有好处,大家还能喊的动,没好处,人家压根就不会搭理你。

又比如说倭寇,倭寇名义上还是有首领的,他们的首领就是东瀛肥前国平户藩的大名松浦隆信,但是,有些倭寇就连松浦隆信也控制不了。

这时候的东瀛可不止一国,也不止一个藩属,这时候的东瀛足有大大小小六十多个国家,两三百个藩属,松浦隆信也只是肥前国的一个藩属的大名而已。

倭寇之所以尊松浦隆信为名义上的首领,主要是因为松浦家自元朝开始就组织武士在东南沿海和朝鲜沿海劫掠了,那时候,他们打的旗号是报复元朝的入侵,所以,很受大家的拥戴。

后面虽然劫掠性质已经完全从反抗入侵变成了海盗行为,但所有流浪武士和东瀛平民还是习惯性的在平户藩集结,然后再前往朝鲜沿海和大明东南沿海劫掠,所以,松浦家的家主一直是倭寇名义上的首领,朝鲜也一直称倭寇为“三岛倭寇”,所谓三岛,就是指松浦家的领地,平户岛、壹岐岛和对马岛。

其实,这会儿的倭寇早已不是松浦家的武士,倭寇成分之复杂,远超海盗。

倭寇当中,有因战乱而失去土地的东瀛平民,也有因家主战败而失去生计的流浪武士,甚至还有的是为了劫掠方便而剃头束发,假冒倭寇的大明贼寇。

这些人参与劫掠的时候是一拥而上,好像是一伙的一般,但是,劫掠完之后便一哄而散,到处躲藏,想要逮住他们不知道有多麻烦。

杨聪这会儿是头都大了,这如同散沙一般的海盗和倭寇怎么清剿?

他原本想着只要招抚了汪直就能轻易找到海盗和倭寇的巢穴,然后再操练水师逐一清剿便成,现在看来,这想法有点过于天真了,因为这些海盗和倭寇就是一盘散沙,基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巢穴。

当然,要说他们一个巢穴都没有也不尽然,东瀛平户藩可以说是海盗和倭寇的老巢。

但是,这会儿要想拿下平户藩也是不现实的,东瀛这会儿虽然分成了大大小小六十多个国家,一旦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还是比较团结的,像元朝那么强大,不知道覆海进攻了东瀛多少次都没将其拿下就是明证。

东瀛这些小国要是联合起来实力也是比较恐怖的,像大明万历年间,东瀛关白丰臣秀吉就曾集结东瀛诸国人马,组织三十余万大军进攻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大明,大明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打跑的,而这个时候的大明比万历中兴之后的大明还差得远呢,轻易去跟东瀛开战,获胜的希望微乎其微。

综合这些情况,他只能选择徐徐图之,先稳固海防,确保东南沿海不受海盗和倭寇的侵袭,然后再制造战船,去海上慢慢围捕,将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

原本这只是他忽悠嘉靖的拖延之计,没想到这会儿他却不得不选择这个旷日持久的战略,还好他当初没在嘉靖跟前吹牛皮,定下期限,要不然真没法收场了。

这个策略实施起来倒不是很难,就是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而已,当然,耗费的时间长就代表耗费的粮饷多,几万大军一年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一般人来当这个总督还真没法调集这么多大军来保证沿海的安全。

这会儿他已经在南直隶集结了五万屯卫,如果再加上卢镗和刘显手下的人马,加起来足有六万之巨,那么,海盗和倭寇数量加起来到底有多少呢,他竟然要集结这么多人马去应对。

如果光从数量上来说,海盗和倭寇是相当恐怖的,光是汪直手下就有将近万余人马,而跟汪直差不多的海商或者海盗头子就有徐惟学、叶宗满、谢和、方廷助等,还有比较有名的海盗卢七、沈九、陈思盼、李光头等,光是这些人手下加起来就不下六万,还有其他海盗和倭寇,加起来数量最少有十余万。

不过,要论战斗力,这些海盗和倭寇大多也就与普通屯卫相当而已,精壮的屯卫只要好好操练一番,不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三甚至是以一敌五都没有问题。

所以,这会儿最紧要的问题就是操练,结合武器和阵法对集结起来的屯卫进行操练,然后赶紧将他们分散到沿海各地,保境安民。

那么,操练的屯卫或者说新兵该怎么着手呢?

这点,读过一点兵法的人都知道,操练新兵,首要编伍。

这个编伍包括军中各级将领的任免,也包括军队基层结构,一般常规的编伍方法都是五人一伍,为最基层的结构,编伍之名也因此而来。

不过,这次杨聪并没有按传统的方法,将五人一伍作为最基层的结构,他选择的是十二人一队,作为最基层的结构,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戚家军的鸳鸯阵就是这么编伍的。

鸳鸯阵就是对付以短兵器为主的海盗和倭寇的最佳阵法,这点已经经过了历史的证明,他自然选择套用这最为适用的阵法。

这会儿戚继光虽然还未成年,鸳鸯阵的真正创始人唐顺之却已经跟随他多年了,杨聪干脆以探讨为名,将自己了解的鸳鸯阵结构跟唐顺之详细描述了一番,唐顺之果然一点就透,很快就掌握了鸳鸯阵的精妙之处。

第一六二章 宣扬天威第一八九章 跑路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二二五章 发明第八十七章 议立太子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五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九十九章 严嵩下的套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时务策第十五章 两个太监第二三二章 简单实用第六十章 不再犹豫第一二九章 谁更无耻第六十八章 贼喊捉贼第六十七章 府试疑云第七章 抱负第一五二章 稳打稳扎第一一五章 倭寇真的很厉害吗第四十二章 杨家的恐怖资产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五十三章 财大气粗第一三三章 异曲同工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九十七章 通风报信第七十九章 张岳回京第一二六章 钱该怎么花第十章 自掘坟墓第九十章 一气第三十四章 盐引第一五九章 东瀛乱世第十九章 夏之殇第八十章 对峙第二十章 不争第二一五章 皇上说了第五十二章 状元郎做生意第五十七章 被人当枪使了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七一章 谁是叛逆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一〇六章 谋逆第四十二章 落后的加工水平第二〇六章 教导第五十九章 太闲第三章 好汉不吃眼前亏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五十七章 扩充势力第四十九章 贪第一四九章 报仇雪恨第五十章 盟友第一六五章 叛徒第一〇二章 死循环第九十六章 盐场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三十章 争宠第三十三章 老办法第十七章 欠揍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三章 二王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浊第八十四章 庆功第九十二章 骄兵必败第一一八章 锦衣卫倒戈第三十章 点状元第一一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二七章 羡慕妒忌恨的力量第八十八章 初识帝王心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一六五章 糊涂第五十一章 新规划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认怂第一三五章 报应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一七八章 你们东瀛技术不行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二十九章 鞑子来了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十九章 夏之殇第三十八章 天才横空出世第七十三章 捞点好处第九十章 好官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三十六章 宠溺第一六六章 挣扎第一章 一记闷棍第一五三章 棋盘和棋子第八十二章 绝望第一四九章 养寇自重第二〇一章 齐聚第二章 嚣张纨绔第一三八章 争相归附第二〇五章 首辅之姿第五十六章 斗藩王第二十四章 青词首辅第七十六章 证据不翼而飞第二〇八章 引导第六十二章 壮志难酬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二十九章 鞑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