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章 麻烦

严嵩又糊弄过去了,而且他自己还没有出面,还是夏言帮他在票拟上做文章,保住了海商豪门。

杨聪收到消息,直感觉有点哭笑不得,他真没想到,夏言竟然如此愚蠢,嘉靖竟然如此糊涂。

严嵩不好对付,这点他早已深有体会,他只是没想到夏言和嘉靖会表现的如此不堪。

嘉靖也就罢了,毕竟当皇帝的深居皇宫,不韵世事也正常,夏言这个官场老手也如此幼稚,实属不该。

他虽然人不在京城,京城发生的事他却了若指掌,陆炳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妹妹,那是时时刻刻都在帮他盯着京城的重要人物。

他虽然不知道严嵩跑夏言值房具体说了些什么,但是后面夏言票拟怎么写的,嘉靖怎么处置的,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对君臣,着实让人无语,难怪历史上他们被严嵩耍得跟狗一样还不自知。

当然,京城传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嘉靖或许是为了安抚他,特意下旨,擢此战功臣胡宗宪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另外一个功臣戚景通也挂了个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衔,其他参战将士皆有封赏。

总之,嘉靖是给足了面子,大肆嘉奖了一番。

至于杨聪本人,虽然没有获得升迁,各类赏赐也有不少,他倒也不急,因为他还年轻,二十多岁就出任朝廷正三品大员的,大明历史上原本就很罕见,如果再升任六部尚书又或者内阁大学士,那就有点夸张了。

估计,嘉靖就算想升,夏言和严嵩也会想尽办法极力阻扰。

他也无所谓,反正还有的是时间,无需着急。

这会儿他也没时间去考虑官场上的问题,因为东南的形势还未稳定呢,李光头纠集的海盗和倭寇虽然被歼灭了,其他海盗和倭寇还在闹腾呢。

经过这一战,他还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沿海的屯卫布局不是很合理,很多地方都是一片空白,海盗和倭寇想要登陆搞突袭简直太容易了。

这样肯定不行,因为他派驻到各省的屯卫精锐也就万余人,而各省的海岸线都有几百里甚至上千里长,这么长的海岸线全让南直隶派去的屯卫精锐驻守肯定是不现实的,还是得靠各省本地的屯卫系统,至少巡查、预警、把守要隘、拖延时间等这些杂活得由各省本地屯卫系统担负起来,不然,光靠万余屯卫精锐根本就守不住那么长的海岸线。

这些看似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办起来却相当的麻烦,因为调动各地屯卫可不光是把人调过去就行了,还得给他们把屯田也置换过去,要不然人家吃什么,朝廷可不会给他们发粮饷。

如果是其他人担任这个总督,面对这么麻烦的事恐怕会望而生畏,就此怯步,但杨聪却没有畏难,他不怕麻烦,就怕事情办不好。

很多人遭遇困难的时候都会想着这太难,那太难,到处都难,然后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退缩,这样根本就办不成事。

往往成大事者都有迎难而上的特制,杨聪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慢慢也具备了这种特制。

这点困难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也没必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一个个去解决,他可是浙直总督,掌控着四省一京的军政和民政,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他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划分责任,然后督导,谁敢阻扰就弄谁,谁出了问题就收拾谁。

他忙活了几天,一张全新的海防布局图便出来了,按他的规划,想要抵御海盗和倭寇的侵袭其实并不难,因为各地都司卫所众多,一个卫所最多也就负责百余里海岸线的守卫,一个千户所最多也就负责二三十里海岸线的守卫,而且,这个所谓的守卫并不是跟海盗和倭寇拼命,只要他们能及时发现海盗和倭寇的踪迹,并守住各处要隘,防止海盗和倭寇扩散便成,最后的清剿都是由屯卫精锐来完成的。

他也充分考虑了卫所迁徙的难度,尽量避免大规模的迁徙,真正要整体挪窝的卫所并不多。

比如泉州府,永宁卫原本就在海边上,整个海岸线差不多也全在永宁卫底下千户所的守御范围之内,只要在兵力薄弱的地方补充一点屯卫便成,基本上无需迁徙多少屯卫。

又比如苏州府,镇海卫和太仓卫离海岸线本就不远,只要将各千户所驻地稍稍往海边挪一点便成,也不用迁徙多少屯卫。

当然,也有像扬州府这样的,海岸线附近一个卫所都没有,那就没办法了,该迁的还是必须迁,扬州卫、高邮卫和仪真卫都必须向海岸线附近迁徙。

总之,就是一句话,整个四省一京的海岸线附近都划出了大大小小的防区,当地屯卫必须守卫好自己的防区,不让海盗和倭寇从自己防区扩散出去,不管是哪里出了问题,从都司衙门的都指挥使,到卫所指挥使,再到千户所千户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他这命令连带布防图一发出去,四省一京顿时炸锅了,开什么玩笑,这不“胡搞瞎搞”嘛。

不出几天,弹劾奏折便如同雪片般的飞向京城,很多地方官员“一致认为”这总督大人是在胡乱施为呢,当然,这些上奏弹劾的地方官员大多跟严嵩一党有牵连,又或者直接跟海盗和倭寇有猫腻。

嘉靖看了这些奏折,顿时头大如斗,这杨聪,动静也搞太大了吧,能不能不这么折腾?

夏言在票拟上写的“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拟命浙直总督杨聪收回成命。”,正合了他的心思,他干脆连同奏折和夏言的票拟一起包了,令人八百里加急发往金陵。

他的意思很明显,朕也不赞成你这么折腾。

杨聪早就预料到夏言和严嵩会从中阻扰了,他收到嘉靖发来的“大礼包”之后,当即便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回过去,大致意思就是说:

不严防死守如何抵御海盗和倭寇侵袭,东南沿海海盗和倭寇之所以闹的这么凶,就是因为这些人消极抵御甚至私通倭寇,上奏弹劾者是何居心,昭然若揭,他们就是想给海盗和倭寇行方便,拒不执行者可以不执行,不过,他们的辖区一旦遭受海盗和倭寇侵袭,罪加一等,一律拖出去砍了!

好吧,嘉靖看了杨聪的抗辩,觉着也有点道理,那么,怎么办呢?

很简单,嘉靖又命人把杨聪的奏折抄了,发给所有上奏弹劾的地方官员。

他这意思也很明显,你们吵架,可以,但是,要真出了问题,那是真要杀头的!

第一五八章 摊牌第二十九章 鞑子来了第六十八章 贼喊捉贼第四十八章 梦想第一二九章 班门弄斧第九十六章 盐场第五十五章 资敌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一三〇章 找上门来第二十六章 相见不如不见第五十五章 睁眼说瞎话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一九四章 走向强盛第一八〇章 喜从天降第二十二章 投石机第一一三章 谁的拳头大第七十三章 捞点好处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八十三章 打仗并不等于拼命第六十五章 谁在明,谁在暗第三十章 请开马市第十五章 如果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三十七章 廷议否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强者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现第五十六章 大同镇第十章 有钱,任性第二二〇章 两年第二十五章 势均力敌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第五十七章 扩充势力第二十四章 明军孱弱的原因第三十五章 争还是不争第五十六章 惊喜第一〇六章 麻烦第十九章 喂狼第一一〇章 恶有恶报第一七二章 诈降第一三一章 明军又来了第六十一章 义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七十四章 破虏之策第五十五章 资敌第二〇六章 教导第一〇三章 吃亏还是得便宜第一一〇章 怎么对付海盗和倭寇第一三五章 强势总督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一八二章 天下战国之上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一三三章 少将算个屁第二〇〇章 杨门七子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过第一八七章 严世蕃请客第五章 当面考察第五十一章 六万引第七十八章 状元聚.行酒令第二十一章 论拍马屁的功夫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二三一章 明朝版第一九三章 韬光养晦第五十三章 通通闭嘴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二〇四章 秘技第一八四章 计中计第六十八章 贼喊捉贼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六十二章 鱼饵已准备好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一三四章 钱多的烧第二十三章 陆炳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天才横空出世第八十六章 这算是约会吗第二〇五章 首辅之姿第一三六章 被逼无奈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车第七十章 猪队友第二十九章 北虏南倭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三十九章 县令大人是个木匠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一四七章 作鸟兽散第九十五章 稍安勿躁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五十二章 一场闹剧貌似就要上演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九十六章 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