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

《论语.八佾篇》有云:“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西汉大儒董仲舒更是在《举贤良对策》中将此句释义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年头忠君思想浓厚,一般人特别是读书人还真不敢如同杨聪一样,蔑视皇权,恶心嘉靖。

夏言是狂,但也没狂的没边,他内心里是有点看不起嘉靖,但那也是在才学方面,真正涉及到皇权的事,他还是不敢有丝毫逾越。

严嵩是奸,但也没奸到不把嘉靖放在眼里,他虽然利用嘉靖,那也只是利用嘉靖的无知来为自己谋利,要说蔑视嘉靖所代表的皇权,他还没这个胆。

杨聪就不一样了,他内心里还真不怎么惧怕嘉靖,皇帝怎么了,还不是个人,你敢恶心我,我就敢恶心你。

他把袁应枢等贪官污吏重新审了一通之后,便安排人将这些家伙押赴京城了,至于上缴朝廷的脏银,就按他们“老实交待”的数目,总共加起来才几万两。

他如果是个贪官污吏,这把就发大财了,因为这次从那数十个贪官和袁应枢家里抄出来的金银财宝足足价值两百多万两,去掉几万两,还有两百余万两!

当然,他并没有打算贪掉这笔钱,两百余万两,对于其他人来说的确是一笔足以让人疯狂的巨额财富,但是,对于他来说还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他并不缺这笔钱。

至于这笔钱怎么处置,他也早就想好了。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笔钱是这些贪官污吏在广西搜刮的民脂民膏,自然是要还给广西老百姓。

不过,他所谓的还并不是把这两百余万两均分给几百万老百姓,因为这样没有意义,分到每每个人手里还不到一两呢,他们最多也就能吃一个月的饱饭,接下来还是得挨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准备用这笔钱帮助广西老百姓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

这天上午巳时许,距离桂林府城足有百余里的龙脊山附近突然响起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将近百余人骑着骏马自官道疾驰而来,很快便跑进了入山的通道,看他们的装扮,应该是上百广西狼兵和明军精锐护卫着几个高官。

令人奇怪的是,龙脊山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这些高官的到来蜂拥而聚,夹道欢迎,也没有跑过来看热闹,他们依旧在山上的梯田里忙着自己的活计,就仿佛没看到这群人一般。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里的老百姓早就看到这群人了,有很多老百姓貌似是在田里忙活,眼光却在偷偷的打量着这帮人呢,只是他们早被知县大人和族里的头人连番警告过了,这几天该干嘛干嘛,不管看到什么人都不准大惊小怪,更不准聚众围观,如若不然,逮着就是一顿板子!

这打板子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要不然,这里的老百姓早安奈不住冲动,跑山路两侧围观了。

他们虽然站在田里,这心思却一直在山路上,这一群人到底什么来头呢?

知县在那几个高官面前貌似都跟孙子一般!

这一行人来头可不小,领头的便是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兵部尚书,五省总督杨聪,另外还有新上任的广西提刑按察使黄光升和桂林知府张九德。

杨聪之所以赶来这里,皆因为这里有梯田,很多很多的梯田。

他苦思了很久,要改变广西贫穷落后的现状,唯有想办法增加这里的耕地面积,后世这里几千万人都能养活,为什么这会儿几百万人都养不活呢?

粮食的产量只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耕地面积,因为这会儿广西的耕地太少了。

这里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山地和丘陵占了八成以上,剩下还有一成左右的水路,平原和盆地面积还不到一成,要想增加耕地面积,唯有在山上想办法,开挖梯田,而龙脊山正是广西最为闻名的梯田所在地。

这会儿并不是没有梯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广江西等地都有梯田,而且开挖历史还不短,但是,这会儿梯田并没有普及,至少杨聪就没看到过什么梯田,所以,他才亲自带人来到龙脊,实地考察一番。

一行人抵达龙脊山附近便下了战马,杨聪在一座高山脚下匆匆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几个随行官员和一众锦衣卫狼兵精锐等往山上爬去。

这家伙,这年头的山可不好爬,别说路了,踏脚的地方都没有,漫山遍野不是半人高的野草便是茂密的树林,想要爬上山顶,还得劈开杂草和灌木,开出一条路来。

还好,随行而来的狼兵和锦衣卫等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开个路对他们来说倒是没什么难度,只是像杨聪这样的文弱书生气力明显不够,爬到山顶的时候,杨聪和张九德等人都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

终于到了山顶了,杨聪迫不及待的抬眼一看,对面就是龙脊山梯田了,只见一条条梯田就如同玉带般环绕在山间,好不壮观。

他看了一阵,这才喘息道:“明举,看出什么没?”

明举是新任提刑按察使黄光升的字,这黄光升原本是广东提醒按察副使,在整个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那可是出了名的公正严明,才能出众。

杨聪早在东南出任总督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了,只是他的特长在于农田水利和刑法侦讯,而当时杨聪主要任务是剿灭海盗和倭寇,所以,杨聪虽然听说有此贤人,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位置拉拢一番。

这次,正好,广西提刑按察使陈守愚引咎辞呈,空出了这么个正使的位置,杨聪立马便想到了这位贤人。

黄光升闻言,连忙抬手道:“大人,您看,这龙脊山附近就有河流,取水比较方便,下官以为,这估计是这里能形成梯田的主要原因吧。当然,土质也很重要,看这禾苗的长势,这里的土质应该也是相当好的。”

水源的确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水稻,水稻,之所以叫水稻自然不能缺水,如果没有水源,那肯定是没法种水稻的。

他之所以不带着人直接上龙脊山看梯田,而是选了龙脊山附近一座最高的荒山就是想看看这龙脊梯田的成因,要是站在梯田中间看,估计怕是很难看出来的。

这黄光升果然是农田水利方面的行家啊,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

杨聪闻言,不由蹲下来抓了一把土,捏在手里仔细碾了碾。

这座荒山土质其实也很不错,就是有点干燥,根本没什么水份,附近也没什么河流,种水稻肯定是不能成的。

这找到了主因就好办了,他不由把土一洒,兴奋道:“好,我们就挖渠引水,把那边的水引到这边山脚下来,开几片梯田试试!”

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六十一章 义第五十一章 好好庆贺一下第一一〇章 恶有恶报第四十章 告黑状第六十九章 决意剿倭寇第一七九章 弃车第八十九章 妄动私刑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一四三章 新政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一三八章 条件第八十六章 教人造反第一四六章 好像中埋伏了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五十一章 六万引第三十一章 贺礼第一七五章 又一个战神第二三三章 书终成第三十四章 自荐第八十五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五章 以钱借势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一五八章 摊牌第六十三章 买马第二十九章 鞑子来了第二十五章 势均力敌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七十四章 颠倒黑白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七章 抱负第三十一章 圣听第四十章 证据第十二章 封疆大吏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闹大了第五十五章 资敌第二十九章 暗斗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三十二章 定国公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贪腐第四十八章 梦想第四十七章 福船战舰第一四六章 好像中埋伏了第六十六章 寻死第六十八章 怀疑人生第二十七章 被人无视了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复起了第一九三章 韬光养晦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后行第一五七章 验货第九十四章 争端再起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胆子第二十章 测试第六十八章 烽火戏诸侯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二十三章 复出第九十六章 盐场第八十七章 议立太子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二十八章 祸害之源第三十九章 胡乱提拔第六十八章 贼喊捉贼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复起了第三十四章 盐引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十三章 缺铁第四十七章 科举考场真难熬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三十一章 虚张声势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一二九章 班门弄斧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储相之地吗第十三章 缺铁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一八〇章 保帅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二章 嚣张纨绔第一七八章 牵连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二二二章 复出否第三十三章 老夫劝你莫作弊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四十七章 一条狗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九十章 毒计第三十四章 盐引第一八四章 计中计第一〇二章 大捷之后第一八三章 诱饵第六十二章 鱼饵已准备好第一〇六章 莫要开玩笑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七十四章 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