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异想天开

曾铣,字子重,浙江台州府黄岩人,商户出身,嘉靖八年进士,曾任福建长乐知县,都察院御史,辽东巡按,山东巡抚等职。

他在巡按辽东和巡抚山东期间曾多次平定兵变和叛乱,可谓经验丰富,能力出众,而且,他有胆识,有谋略,擅于用兵,继杨聪出任宣大总督之后,鞑子也不是没来寇过边,但都被他率军给击退了。

按理来说,由这么个人来主持收拾鞑子的大计,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朝廷全力支持,他还真有可能把鞑子给收拾了。

可惜,朝廷,或者说严嵩并没有打算全力支持他,严嵩之所以同意让他来负责收拾鞑子的大计,完全就是为了坑夏言呢。

曾铣可不知道这一点,收拾鞑子,收复河套,一直就是他的目标,刚开始他调到山西出任巡抚的时候就曾上过《请复河套疏》,当时的宣大总督杨聪那也是雄才伟略,两人虽不是同一阵营,在收拾鞑子这件事情上还是配合的相当不错的。

如果杨聪不被调走,两人通力配合,还真的有可能收复河套,把鞑子赶到荒芜的漠北去,那样一来,西北的边患就不足为虑了。

可惜,杨聪被调去东南剿倭了,而且,杨聪调走之后相应的粮草辎重和军需物资也逐渐向东南倾斜,他虽然有心收复河套,奈何粮饷不足,组织不了足够的大军,他也只能悻悻作罢。

好不容易,等到杨聪把倭寇和海盗都剿灭了,他以为机会又来了,只可惜,紧接着,安南那边又出事了,杨聪又被调去西南,主持对付安南莫氏的大计了,相应的粮草辎重和军需物资又开始向西南倾斜,他还是只能干等着。

紧接着,没过多久,杨聪又把安南给平定了,大明边境,好像就西北一地还有边患,其他地方都已经平定了。

他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收复河套,将鞑子赶出关外了,没想到,作为内阁首辅的夏言却一直调不来粮饷,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干瞪眼而已。

原本,他以为,在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任内,收复河套,收拾鞑子怕是没有指望了,却不曾想,他在这蹉跎了将近十年,等到都快绝望的时候,夏言突然派人通知他,粮饷马上就要有了,赶紧的,上奏,再请收复河套,你想召集多少边军,需要多少粮饷,只管提!

这一下,着实把他给激动的不行了,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粮饷给盼来了。

他当即便写了封《重论复河套疏》,将收复河套的计划全盘甚至后续抵御关外鞑子的计划全盘奉上。

说实话,如果朝廷真能按他说的来,给他足够的支持,这西北边患还真有可能被他给解决了。

只可惜,这只是严嵩的连环计而已!

他是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严嵩却压根就没打算给他提供足够的粮饷。

这《重论复河套疏》一奏上去,夏言倒是兴奋的不行了。

他当这内阁首辅多年,虽说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没出过什么纰漏,但是,要论功绩,却是一点皆无。

东南的倭寇和海盗虽然被剿灭了,但是,跟他没有关系,因为那是人家杨聪所为,就算要论功绩,那也是阳明一脉的。

安南虽然收复了,跟他还是没有关系,因为那还是人家杨聪所为,他压根就没出什么力。

内心狂傲的人,一般都妄想着自己与众不同,能把所有人都比下去。

夏言同样如此,可惜,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内阁首辅,却一直没做出什么丰功伟绩来,反倒被杨聪一个毛头小子给比下去了,让他心里如何能服气?

这下好了,粮饷有了,曾铣也是他提拔的亲信,如果曾铣能一举收复河套,将鞑子赶出关外,从此解决西北边患,那他这内阁首辅就立下不世功勋了。

他收到曾铣的《重论复河套疏》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命人去将严嵩叫过来,想与严嵩商议一下,怎么支持曾铣,彻底将鞑子收拾了。

严嵩看过奏折,心里不由冷笑连连。

曾铣这白痴,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这家伙,竟然建议山西三大边镇和陕西三大边镇各招募精兵三万,然后两面夹击,一举击溃鞑子,收复河套!

开什么玩笑,一个边镇招募三万大军,六个边镇就是十八万大军,那得多少粮饷?

不说多了,就按普通的步卒来算,十八万大军,一个月最少也需要粮饷三十六万两,一年就是四百多万两,比整个大明一年的税赋还要多!

你家伙是在想屁吃呢!

盐引的收益,一年才多少?

就算鄢懋卿一文钱都不贪,就算所有盐商一文钱也不用孝敬,全部换成粮饷,去支援边军,撑死也就能挤出四百万两左右的粮饷来。

我这好不容易把南京户部尚书之位抢过来,一文钱好处不捞,盐引收益全部拿去给你招募大军,收拾鞑子?

你怕是没睡醒!

你知道多少人在打着四百余万两的主意吗?

你知道这四百多万两能让我收买多少人吗?

全给你拿去当粮饷?

做梦!

严嵩在心里冷笑了一阵,这才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小心的道:“首辅大人,这十八万大军的粮饷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鄢懋卿将所有盐引收益全部调去给西北边军充当粮饷恐怕也不够啊!“

夏言闻言,脸色不由一滞。

不够?

怎么能不够?

就算真不够,那也得让它够啊!

他稍微想了一下,随即便不容置疑道:“现有的盐引不够那就增发盐引,反正盐引这东西是抢手货,没人嫌多。”

你个白痴,增发盐引,亏你想的出来!

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储相之地吗第一〇八章 调虎离山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九十三章 打赌第六十七章 防守问题第六十三章 鱼儿上钩了第一四六章 亡国之祸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七十八章 对耗第七十六章 证据不翼而飞第三十六章 宠溺第一三六章 被逼无奈第五十七章 扩充势力第一一六章 这下发财了第六十一章 宁武关.镇朔城第三章 耳目一新第二一六章 蒸汽机车第一章 出巡第十四章 看老娘怎么收拾你第一一八章 俗事了第一二九章 谁更无耻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么意见第五十七章 夺帅第二三〇章 雨后春笋第一五一章 声望日隆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户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二三四章 张扬第六十八章 烽火戏诸侯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一六九章 萨摩藩岛津氏第二〇八章 引导第五十八章 有人忍耐不住了第六十三章 买马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内应第二三二章 简单实用第一六二章 野望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浊第六十二章 壮志难酬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六十三章 自以为聪明第九章 一石三鸟第一六六章 自立门户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五十六章 惊喜第一七九章 第二个赚钱的条约第一〇〇章 招是不招第三十四章 盐引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七十章 谁是忠,谁是奸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第二三四章 张扬第一一七章 使个蒋干之计第九十章 传说中的太监(下)第二〇八章 引导第一〇九章 屯卫与私兵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一一四章 恶人先告状第一〇〇章 相亲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七十四章 破虏之策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认怂第一八二章 天下战国之上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一一九章 君子报仇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六十二章 鱼饵已准备好第二〇七章 游历第一九五章 圣人之言第十二章 令人头疼的案子第二章 糊弄第一七〇章 毛利元就第一一九章 君子报仇第二十二章 相见欢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二十二章 投石机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二十四章 门当户对第六十一章 宁武关.镇朔城第三章 二王第九十五章 糊涂第一三二章 苦难的开始第九十章 传说中的太监(下)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讨第二一七章 传闻与名声第八十九章 皇庄第九十二章 不愿意相信第四十五章 又莫名其妙的栽了第八十四章 庆功第五十六章 惊喜第五十四章 不死不休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贪腐第二三三章 书终成第一九〇章 是非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