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是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bookmark

严嵩之奸诈,着实有点出乎杨聪的意料。

鄢懋卿竟然往床上一躺就没事了!

这样也行?

他可以肯定,鄢懋卿是在装病,问题在于,嘉靖这糊涂蛋不知道啊!

这种事,如果他咬着不放,还有可能被严嵩反咬一口呢。

怎么了?

人家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你不但不慰问一番,还要收拾人家,你几个意思?

难道,就因为人家跟你不是一伙的,你就要如此没人性?

到时候,如果严嵩再添油加醋,在嘉靖跟前妄言一番,嘉靖估计会反过来对他心生不满。

严嵩这一招,果然厉害啊。

不但将他的计谋化解于无形,连他的嘴都一起堵上了。

杨聪心里这个憋屈了,简直没法说了。

至于张时彻重新担任南京户部尚书一事,他倒觉着没什么。

鄢懋卿不能凑齐十九万大军的粮饷,张时彻也凑不齐吗?

这,只是严嵩的想法而已,杨聪可不这么想。

原本,南京户部下辖各大盐场增产之后就能勉强供应十八万大军的粮饷了,只是其中一大半都被严嵩、鄢懋卿和其手底下的官吏给侵吞了而已。

张时彻上任之后,这贪腐的问题肯定能慢慢解决,至于那一万人马的差额,杨聪也有得是办法解决。

他甚至都不用自己掏钱,还能赚到钱,因为他手握铁路运输这个利器啊。

要知道,盐商贩卖食盐,除去贿赂各级官员的成本,其他,大半成本都花在运输上了。

以前,从南直隶又或江浙等地将粮食运送到边关,那成本简直让人无法承受,因为那会儿粮食都只能用马车甚至是人力车来运送,这车马人力的消耗,远比粮食本身的成本还要高,可以说,运一万石粮到边关,路上人吃马嚼的消耗都不止一万石。

所以,盐商一般都会在山西、陕西又或河南等地买地雇人,就地产粮,以节约运输成本。

其实,这样做的成本也不低,因为买地的成本太高,不做个十来年,这买地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另外,食盐本身的运输成本那也不是一般的高,要将食盐从南直隶运往大明内陆那可不是一般的费钱,因为你不但要请人运送,还得雇人保镖。

这会儿盐可是价值堪比白银的东西,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保镖,路上遭劫,那是无法避免的,这保镖的成本加进去,运盐甚至比运粮还费钱。

所以,这会儿盐商的生意也不好做,不但要耗费巨额的运输成本,还得耗费漫长的时间,有马车的还好一点,一天怎么也能跑个七八十里,要是人力车运送的,一天能跑个三四十里就不错了,从南直隶到大明内陆,动辄几千里的路程,单跑一趟最少都得个把月,路途远的,跑个半年都有可能。

杨聪的父母当初做食盐生意的时候,成年累月都回不了家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这会儿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粮食什么的,完全可以直接从南直隶购买,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京城,等边关的铁路修好了,还可以直接运到边关。

食盐也同样如此,这会儿南直隶、北直隶、河南、湖广等地都通了铁路,这些省份,直接用火车拉便成,沿海也可以用轮船运输。

这样一来,盐商的运输成本最少能降低九成以上,只要让他们多缴纳一两成的粮饷,这十九万大军的粮饷基本上就够了,而且,铁路运输也随之繁荣起来了,杨聪等于是赚了。

当然,这只是小钱而已,杨聪可是知道,鄢懋卿将最少一半的盐引份额给侵吞了,也就是说,他发出的盐引,一张可以领两份盐,一份归盐商所有,另一份盐商还得卖了钱孝敬给他,他再将其中的大部分孝敬给严嵩。

这会儿,既然是张时彻重新上任了,这一半的盐引份额自然就不用“麻烦”其他盐商去卖成钱了,杨家轻车熟路,魏国公府、成国公府等更是嗷嗷待哺,这一半的盐引份额交给自己人做就行了,这样一来,不但保证了十九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他们也能赚取不菲的利润。

严嵩哪里能想得到,他让鄢懋卿装病,把西北边关的粮饷供应交给张时彻负责,不但没给杨聪添堵,反而是白送了一个南京户部尚书给阳明一脉!

有杨聪的配合,张时彻调拨起十九万大军的粮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甚至,连带李芳这个监督的太监都爽到不行了。

因为杨聪让他跟着运送粮饷的火车山西和南直隶两头跑,专门负责验收粮饷。

这意思,说简单点就是方便盐商。

所有盐商,想自己把粮饷送到边关的,李芳就在边关验收,想省事的,直接把粮饷送到南直隶的车站就行了,只要李芳验收过了,签过字了,他们再把运费一交,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们管了。

这家伙,简直把所有盐商都高兴坏了,要知道,把粮饷从南直隶运送到边关那是最麻烦的,他们一年有大半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了。

现在好了,直接在南直隶把粮食一买,连带银子什么的往车站一拉,请李芳验收一下,这大半年的时间就省下来了,而且,南直隶的粮食比起边关来便宜了一倍还不止,就算在边关买田种粮都没这么便宜,就算加上运费,都是在南直隶买粮划算,谁不在南直隶买粮,那就是傻子!

这样一来,李芳自然是爽到不行了,各地的盐商,那是想着法子巴结他。

想吃什么,随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

想去哪里游玩,只要一句话,人家争相给你安排。

想要钱,简单,不懂得孝敬的,就做不了盐商,谁敢不给他塞点。

做太监的,也就这么点追求了,他还能指望什么?

他想要的,盐商那都是变着法子的满足他,再加上杨聪的关系,在金陵城里他简直是呼风唤雨,要多威风就有多威风。

他也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得了这么多好处,自然知道感恩图报,但凡嘉靖问起,他都是一个劲的夸赞杨聪,就算嘉靖不问,他也时不时要给杨聪上份奏折,好好夸奖一番。

他这么一搞,严嵩直接就懵逼了。

要知道,严嵩可是等着看杨聪和张时彻的好戏呢,结果,好戏是好戏,但都是夸赞杨聪的好戏,他期待的,粮饷不足,西北兵变什么的,压根就一点影子都没有!

这到底是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第一〇六章 莫要开玩笑第一八三章 诱饵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时务策第一四七章 作鸟兽散第八十四章 庆功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四十章 证据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一五四三章 瞎扯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四九章 报仇雪恨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时务策第九十五章 糊涂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第七十一章 剧情突然反转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七九章 弃车第四十五章 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章 行路难第一〇六章 莫要开玩笑第一五八章 摊牌第八十六章 教人造反第一〇三章 头疼第五十四章 有钱人家是非多第一七二章 诈降第五十六章 拿钱砸死你信不信第四十七章 福船战舰第八十六章 教人造反第二〇一章 齐聚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张狂第二十八章 谁能抱得美人归第二章 偶遇胡宗宪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四十八章 艰难的创新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五十九章 奸细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八十四章 会面第一六七章 投明主第一章 一记闷棍第九十章 好官第八十六章 这算是约会吗第一六〇章 误会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五十三章 破家县令吓一跳第七十九章 为了利益而不是意气第一二七章 怎么收拾鞑子第十七章 欠揍第九十六章 猛人第一四八章 明军有这么猛吗第一三六章 以旧换新第一一六章 动手第一〇一章 跑的掉吗第五十九章 奸细第六十四章 阳明一脉第一一六章 这下发财了第六十四章 猜第三十章 请开马市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风悲画扇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一七五章 公报私仇第二一五章 皇上说了第四章 一心第二十四章 明军孱弱的原因第三十三章 老办法第五十七章 扩充势力第八十一章 火攻第三十四章 战果辉煌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风悲画扇第一四〇章 阴差阳错第八章 奔赴边疆第一八七章 车轮战第三十一章 圣听第一六七章 内斗第一章 著书立说第五十五章 资敌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风悲画扇第二十四章 炼尿尚书第一二四章 严嵩到底贪了多少钱第八十一章 好事将近第二十章 不争第一〇三章 吃亏还是得便宜第三十八章 天才横空出世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三十一章 贺礼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一三五章 强势总督第四十七章 一条狗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第一一八章 锦衣卫倒戈第一六一章 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