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石见银矿

毛利元就一战歼灭陶晴贤手下主力,并击杀大内氏当家权臣陶晴贤,威震东瀛,大内氏各国豪族纷纷归附,风光可谓一时无二。

这个时候,他不再隐藏自己的野心,在不断整合大内氏各国豪族势力的同时,他还对现任家主的继承权问题提出了质疑,因为现任家主大内义长根本就不是大内氏本家嫡系血脉,而是陶晴贤从旁支拉过来做傀儡的。

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驱逐现任家主大内义长,自己再扶持个傀儡,甚至直接让自己的大儿子毛利隆元继承大内氏家主之位,至少,毛利隆元还是原大内氏家主大内义隆的外孙,从血统上来说,比个不知所谓的大内义长可纯正多了。

想要夺取这家主之位,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他十分清楚,现任家主大内义长并不是这场争夺的关键,关键是大内氏属下各国的豪族,比如,大内义隆的姐夫吉见正赖,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人家的儿子可比他儿子更有资格继承大内氏的正统。

这样的人,在大内氏属下各国还有很多,窥探大内氏家主之位的也不止他一个,这会儿人家之所以没有吭气,主要是因为他还没对家主之位下手,一旦他对家主之位下手,这些人极有可能跳出来联合其他地方豪族一起讨伐他,就如同他讨伐陶晴贤一般。

当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只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从而强大到让人绝望,就没人敢跳出来唱反调了。

毛利元就当然清楚这一点,击败陶晴贤之后,他便开始不断整合各地豪族,收编各国地方势力了。

这个时候,他的智计又体现出来了,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各国豪族很快便交出了手中的武力,不到两个月时间,他便将自己手下人马扩充到了三万多,他的权威甚至超过了陶晴贤当权之时。

随着手下人马日渐增多,他谋夺大内氏家主之位的时机也日渐成熟,不过,这个时候,他却遭遇到了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他没钱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无力养活手下三万多人马。

没办法,他毛利氏根本就不是什么传承几十年又或者上百年的诸侯,家中资产本就有限,再加上他当初咬牙买下了一百门铁炮,他手头更是捉襟见肘。

这会儿,在东瀛,要想养活三万多人马可不容易,因为东瀛物资太匮乏了,粮食什么的,都得从大明进购,而大明的粮食历经几千甚至上万里海路运到东瀛之后那可是相当贵的,就拿大米来说,最少也得五两银子一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三万多人马,光是粮食,一个月的消耗就是十多万两!

而他毛利氏、吉川氏、小早川氏都不是什么有钱的主,资产全部加起来也才几十万两,也就是说,他倾尽全力也就能维持三万多人马几个月的口粮。

这是个相当矛盾的问题,如果他不维持这么多人马,就无望夺取大内氏家主之位,什么野望,什么争霸都只是做梦而已,如果他维持这么多人马,银子又不够花,怎么办呢?

他想来想去,貌似唯有收复石见国,夺取石见银矿的掌控权这一途了。

这石见银矿可不得了,其规模之大,东瀛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没有哪个银矿能与之匹敌,东瀛之所以产银量如此之丰,跟石见银矿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石见银矿的产银量就占了整个东瀛的大半,也就是说,一个石见银矿的产银量足以占到整个世界产银量的两成以上!

这么大一个银矿如果能抢过来,还会缺银子吗?

而他根本就无需找借口,直接跑去攻打石见国便成,因为这石见国本就是大内氏的领地,只是因为陶晴贤夺权,家主大内义隆自尽,大内氏内部大乱,出云国的尼子氏趁机将石见国给占领了而已。

也就是说,他率军进攻石见国那是收复失地,名正言顺。

不过,人家尼子氏那也不是吃素的,这会儿,尼子氏的实力甚至还在大内氏之上,因为尼子氏这会儿足足掌控了八国之地,而大内氏全盛时期才掌控了七国之地。

说实话,他这次跑去进攻石见国,那纯粹是不得已而为之,跟智计基本上没多大关系。

他就是穷疯了,被钱给逼的。

要不是手里头有上百门铁炮,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招惹尼子氏这样的强敌。

那么,问题来了,铁炮真的是无敌的吗?

如果在双方兵力对等或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铁炮的确是无敌的,前提还得是在人家没有铁炮。

毛利元就很显然是低估了尼子氏的实力,人家坐拥八国之地,兵力能跟他差不多吗?

他刚挥军西进,攻打第一个目标山吹城,便遇到了尼子氏的强力抵抗,四万大军,在加上几十门土炮,直接打的他灰头土脸。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铁炮,并不是无敌的,或者说,铁炮数量必须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才能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不过,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貌似已经有点迟了,因为这会儿他已经骑虎难下了。

他要是没出兵攻打石见国,或许还不至于如此被动,三万多人马实在维持不下去的话,他还可以适当进行缩减,只留下万余精锐,这样一来,或许夺取大内氏家主之位还得从长计议,但总不至于一败涂地。

这会儿就不行了,因为他已经跟尼子氏撕破脸了,就算他从石见国退兵,人家尼子氏也会穷追不舍,追着他不放,如果他在这个时候缩减手下人马,又怎么抵御尼子氏的进攻?

这一下,他等于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

那么,怎么办呢?

被逼无奈之下,他终于想起了大明工部尚书顾可学,如果人家愿意支援他一批铁炮,助他拿下石见国,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乎,他连忙派人跑去平户藩,向大明工部尚书顾可学求助。

顾可学自然是不可能跑过来见他的,甚至这会儿顾可学还不知道杨聪打着他的招牌在东瀛“招摇撞骗”呢,应邀而来的还是侯之坦,这个自称为大明工部尚书顾可学家臣的家伙。

第一七七章 贪婪第三十九章 县令大人是个木匠第一九二章 强盗思维第七章 抱负第六十七章 夺兵权第一六一章 激动第九十三章 二气第一一九章 君子报仇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强者第四十七章 科举考场真难熬第十四章 挖个矿真心不容易第二十六章 寒冬第四十九章 振武卫第二十五章 破败不堪第七十九章 张岳回京第八十六章 这算是约会吗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八十章 永宁卫城第四十七章 一条狗第七十八章 状元聚.行酒令第四章 愿景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一九五章 大明天朝上使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四章 传闻严嵩很不简单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后台第一章 出巡第一〇二章 死循环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四十九章 贪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二卷 第三章 这小子真横第一〇四章 东瀛浪人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储相之地吗第八十八章 初识帝王心第二一二章 名师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一四五章 变法有危险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九八章 明军威猛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一九七章 贪婪第四十一章 王莽发明的东西第七十七章 这事就这么结束了吗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一〇二章 大捷之后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谱的会元第三十二章 事实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〇五章 听天由命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复起了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三六章 被逼无奈第五十五章 睁眼说瞎话第一二〇章 谁想造反第十章 三天两夜第二一七章 传闻与名声第二十二章 投石机第一九〇章 是非功过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四章 愿景第五章 卑微第一六六章 自立门户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五十章 出事了第一五八章 不是钱的问题第一四九章 报仇雪恨第一〇六章 谋逆第六十九章 狠人第五十三章 破家县令吓一跳第三十四章 战果辉煌第一九一章 回京第四十三章 放火第一九七章 贪婪第二二〇章 两年第七十三章 提督学政大人怒了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第七章 一起为国出力第一九八章 明军威猛第六十九章 决意剿倭寇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二十章 不争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四十四章 谒陵第二二六章 奖励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胆子第五十二章 丧心病狂第八十四章 会面第九十五章 出书第一九八章 明军威猛第十章 自掘坟墓第五十章 盟友第十四章 秀才遇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