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书

杨聪是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很简单啊,把匠户和军户等等这些大明的希望培养起来,带着他们一起去掌控大权,然后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将大明的工业、农业、军事等全发展起来,这样,大明不就有希望了吗!

他一看王宣露出意动的表情,立马毫不犹豫的道:“先生,要不这样吧,您就留下来教我研读《四书章句集注》,一个月我出一百两,您看怎么样?”

“噗”,王宣闻言,直接把刚喝进去的一口茶给喷出来了。

教人读书,这活他不是没干过,当初他还教过俞大猷呢,《四书章句集注》他也研习过,而且水平也不一般,要不他也不敢去参加乡试,问题,这一个月一百两银子,着实有点夸张了,一个月十两银子他都没有想过啊!

他愣了半晌,这才难以置信道:“此话当真?”

杨聪点头微笑道:“当然是真的,不信你问志辅兄啊。”

俞大猷也是他一百两银子一个月请来的,这都一年多了,一千多两银子,他可没少过俞大猷分毫。

俞大猷闻言,连忙点头道:“先生,这个假不了,这点钱对清风来说不算什么。”

真一百两银子一个月!

王宣愣了一阵,又看了看桌上那堆书,这才有些不舍的问道:“那这些书?”

杨聪伸手抚着那些书,郑重的道:“这些书很重要,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就这么刊印出去,还得细细编辑一番才行,要不等两年,等这届会试和殿试过了再说,您看行吗?”

王宣闻言一想,等两年,等两年那就是两千四百两银子啊,到时候,你不印,我自己出钱印都能行啊!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那就等两年再说。”

就这样,王宣被杨聪留了下来。

杨聪留他当然不光是为了研读《四书章句集注》,不过,这会儿,他们主要还是研读《四书章句集注》,连带俞大猷,三个人一起研读。

至于县学那里,杨聪已经问过严老先生了,县学他不用去了,因为上县学主要就是温习《四书五经》,也就是打基础。

他这基础,还用打吗,一个时辰就能做出一篇标准的应试八股文,真正的天才见了估计都会惊掉下巴。

再说了,他这院试魁首,连中三元可不是吹出来的,秀才里面他绝对算是拔尖的那种。

其实,秀才也是分档次的,比如对《四书五经》理解不够透彻的,或者说标准应试八股文写的还不够好,又没钱没关系的,那么不好意思,你得先在县学打基础,等县学教谕觉得你基础够牢靠了,自然会推荐你去府学学习,府学教授的才是《四书章句集注》。

杨聪也没打算去府学,他认为府学那边进度太慢了,还不如自己在家学呢。

还别说,这王宣《四书章句集注》还真熟,至于原因,还是钱闹的,因为他没钱买书,他读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是他自己手抄的。

这年头可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钱买书,特别像《四书章句集注》这种,几十万字,几十本的,最少也要几十两银子一套,精装版的更是上百两一套,没钱,买不起,就只能自己买点纸去抄了。

这抄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每字每句都能有点印象,如果再仔细研读一番,那可比纯买来读的要强多了。

王宣可不光年轻的时候研读过《四书章句集注》,这些年没事的时候他也经常读读《四书章句集注》,对《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可谓滚瓜烂熟,足以顶半个老师。

当然,杨聪不光有王宣这半个老师,王宣不甚懂的地方他还可以去问县令刘守良,刘守良为了教化之功那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还有徐阶,那可是名列三甲的探花郎,对《四书章句集注》的理解那可不是一般进士能比得上的,杨聪每每去府城请教一番都能受益匪浅。

还有各种乡试和会试精选文章集注,他也读了不少,反正他又不缺钱,四两、五两,甚至十两一本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可劲买就对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成天研读《四书章句集注》,闲暇的时候,他们也会一起聊一聊格物致知之理,慢慢的,这格物致知之理到底应该有哪些内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脉络。

很多内容,杨聪甚至都定下了书目,也想好了方向,只是暂时没时间去写而已。

比如《格物致知之理.天文篇》,他准备系统讲述一下太阳、月球、地球和几大行星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他已经了解过了,这些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一点都不超前,特别王宣他们这些研究易理的,甚至已经推衍出一些轮廓了,只是没有具体的方向而已。

比如《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他准备详细描述一下世界各国的近况,让大明的读书人都好好清醒清醒,不要再夜郎自大了。

又比如《格物致知之理.风雨雷电篇》,他准备引入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等常识,让人真正研究透天气变化的原因。

这些还不是重点,他准备将重点放在《格物致知之理.五行篇》和《格物致知之理.器械篇》,这两篇才是大明发展的关键所在。

比如,他准备在《五行篇》的《金属卷》中根据现有的铜合金的原理,引出铁合金,也就是钢的概念,并大致描述一下他所了解的炼钢技术,让读了书的匠户想办法把各种钢材冶炼出来。

比如,他准备在《五行篇》的《土石卷》中根据砖瓦和陶瓷烧制的技术,引出玻璃和水泥的烧制方法,让读了书的匠户想办法把玻璃和水泥这两种最常用的材料烧制出来。

又比如,他准备在《格物致知之理.器械篇》中根据水车、水磨等现有的器械,引导蒸汽动力的概念,教导自己的学生去尝试研制蒸汽机织机、蒸汽机床、蒸汽轮船,甚至是蒸汽动力火车,同时在此基础上研制更先进的火枪、火炮。

总之,他要将《格物致知之理》编成一本引领大明发展的百科全书,同时帮助那些有才华的匠户和军户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然后带领他们研制各种先进的器械和武器,让大明发展成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当然,这些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而这会儿他正面临着乡试和会试的考验,根本就没空去编写这些东西,他只能先和王宣、俞大猷一起研读《四书章句集注》,等过了乡试、会试和殿试这几关再说。

第六十三章 自以为聪明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废第一二一章 栽了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闹大了第一四八章 明军有这么猛吗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一九〇章 是非功过第一三五章 强势总督第四十六章 终战第八十八章 拿下第一八〇章 保帅第五十三章 财大气粗第一三一章 虚惊一场第九十九章 倭寇很可怕吗第一八三章 取之于民第七十四章 颠倒黑白第一章 行路难第十二章 令人头疼的案子第一六一章 激动第十六章 兵变第四十三章 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第一二六章 秘密武器第九十一章 栽个赃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十三章 连环计第八十五章 萌动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九十九章 严嵩下的套第六十六章 谁栽赃谁第一一六章 动手第四十二章 棋子第五十九章 铁蒺藜第六十九章 凌厉的反击第一一三章 谁的拳头大第一六〇章 丰后国大友氏第一章 出巡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一〇九章 处心积虑第一九六章 开拓新航线第五章 朝堂轶事第七章 一起为国出力第一〇八章 调虎离山第六十二章 壮志难酬第八十四章 拼了第一三七章 一百年第一八五章 酷热第一六六章 挣扎第九十六章 盐场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三十九章 暗中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战第三十七章 廷议否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一六四章 恐吓第四章 一心第三十章 男儿当自强第一五五章 怎么抢银子第一一四章 不讲规矩第一〇一章 对对联第一〇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九十三章 二气第六十章 大明边军第九十四章 争端再起第一〇九章 屯卫与私兵第八十章 嘉靖的眼光第四十九章 振武卫第六十章 大明边军第一章 行路难第二三二章 简单实用第六十八章 怀疑人生第十三章 连环计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九十一章 考校第一〇九章 处心积虑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担忧第四十五章 剿倭第八十二章 谁为首第一〇〇章 相亲第二十九章 北虏南倭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八章 初识帝王心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担忧第一章 著书立说第一〇〇章 相亲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一七七章 地震第一三一章 虚惊一场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第一九〇章 乱世纷纭第六十四章 悲哀第一八八章 是清是浊第九十五章 出书第六十九章 狠人第十九章 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