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六)

白莲溯源,可以追溯至东晋释慧远。

但真正的兴起则是在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慈照立教门、创宗派。

庐山东林寺,淀山湖白莲堂。

此谓之白莲两大源流核心,近乎一切外发教门皆源于此。

是以,真正白莲的核心并不在于北方或李福达这边。

而是在于遥远的吴郡,那些看似平和的江南地区。

对于他们掺和到这些事情中去,张小公爷一点儿也不意外。

或者说,在他看来是情理之中。

粤北这么大动作,江南那边能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才是真见鬼了。

尤其是对粤北那几家人的清洗,那票人满腚肮脏难道他们就干净了么?!

其实更脏!

所以,在看到了粤北诸家的下场之后他们能坐得住才怪了。

当然,直接起兵他们肯定是不敢的。

粤北诸家现在可都还在整饬河道、筑路开山呢,他们不想这么找死。

但这不妨碍他们想办法拖延这个时间,同时做出新的举动和规划。

要用什么方式使得国朝,暂时不会对江南地区实施粤北模式呢?!

答案是:造反。

他们不造反,但可以找专业人士造反嘛!

他们不起兵,但可以躲在幕后让其他人士起兵嘛!

造反和叩关屡屡发生的话,为了不激起金陵、江南地区的民变国朝自然会不会推行粤北模式。

从火筛那边得到的情况来看,他们最初只是通过白莲的人中转过去。

毕竟隔了一层之后,他们暴露的风险就大大的降低了。

然而现在白莲暴露出来,也就意味着他们也随之暴露了出来。

现在最着急的大约是他们,白莲暴露就意味着他们暴露的风险增加了一层。

或者说,他们不知道厂卫调整成调查局之后产生的力量有多大。

宪宗朝过去了近二十年,他们已经下意识的忘了曾经西厂有多么的恐怖……

成化十八年废止了西厂,迄今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

“查,但不抓!”

张小公爷望着老戴义,轻声道:“水师船队、人员还需加强,避免其外逃成害。”

老戴义眼神有些复杂,望着张小公爷缓声道。

“此番科举,江南地区士子甚多。不少与他们都有所牵涉……”

说到这里,老戴义顿了顿:“且,江南文风极盛。”

意思就很明白了,国朝对此是难以处置的。

这实际上是终大明一朝都在处理的问题,大明对文人宠坏了。

而江南借由自己文风鼎盛,甚至聚众谋杀皇帝税监的事儿都干的出来。

皇帝怎么处置的?!被文臣们逼迫的吃不下饭,到底没有下手处置。

后来的大清完完全全的看透了这点,二话不说该砍头砍头、该剥除功名就剥除功名。

一万余江南士子直接被剥除了功名,数千人流放、斩首。

然后这些敢于在大明朝殴杀税监的读书人们,瞬间全老实了。

背地里怎么骂不知道,反正明面上比大明时候还重的税负他们居然也缴纳的踏踏实实。

甚至还把康乾盛世给缴纳出来了,了解这段历史的张小公爷很清楚。

那票人说到底就是一溜的贱骨头,记打不记吃。

老戴的意思,则是说这票人还没有放弃呢!

江南士族集团为何能够在中后期的大明,近乎呼风唤雨?!

原因就在于他们占据了朝堂上大部分的位置,尽管他们互相之间也斗。

但在对外上是一致的,甚至发展到明末他们已经是一家独大的态势了。

逼得其他各布政使司出身的官员,不得不和宦官联合起来才能稍稍抗衡。

“东山公力主欲立‘廉政肃贪院’,小子倒是觉着可以考虑提上日程了……”

这话一说,顿时老戴义瞪大了眼珠子心里一顿卧槽!

张小公爷这一手狠啊!

刘大夏是什么人啊?!你可以说他迂腐、说他顽固,但他绝对眼里揉不得沙子。

而且现在老家伙琢磨要出政绩,好杀奔内阁、荣登元老院啊!

这尼玛才蹦达着,要从自己这都察院跳出去。

要爬上内阁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大变动时期。

不拿出些许政绩来,如何能攀爬上内阁之位耶?!

政绩怎么来?!必须要人头啊!

若是真给大佬刘把这“廉政肃贪院”搞起来了,估计不知道多少人的脑袋得被他借去一用了。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张小公爷微微一笑,对着老戴义轻声道:“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只要皇家国防军在陛下手里,他们能蹦达上天么?!”

老戴义点了点头,心下不由得感慨!

张小公爷的这个“军部”可谓是立下大功了,有了这军部陛下才能放手做事!

再想到朝堂上六部、六科中原本很多的肘制力量,如今全一扫而空。

这也是小公爷打下的底子啊!

顿时,在老戴义眼中张小公爷变得深不可测起来了。

“此番军部、内阁计定,除了之前咱家与您相商的些许之外还有补充……”

老戴义犹豫了一下,终究是一咬牙把自己知晓的计划给张小公爷说了一遍。

军部和内阁的意思是,按照流程把各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都调到京师来。

尽量的减少这些卫所将校们的反弹,同时国防军派出接手防务。

而火筛趁势表示不满发难,将一支商队驱逐回来。

引发双方的剑拔弩张,给李福达一个借口和机会跟火筛去接触。

同时泄露给李福达的消息,还有弘治皇帝会出京亲抵经筵辩场主持经筵。

“这……是狠招啊!”

张小公爷感慨的看着老戴义,轻声道:“即便是陛下同意,内阁能同意么?!”

“这是陛下坚持的……”

老戴义苦笑着道:“经筵辩场,陛下确实也需亲至主持。”

“这倒并非是虚言……”

弘治皇帝如果在京师内,想要做些什么那几乎跟找死没有区别。

但如果他离开了京师,穿过十多里地儿到经筵辩场呢?!

他便是带着护卫,又能有多少人?!

李福达如果从各地抽调人手,逐渐的渗透到京师又能聚集多少人?!

他……会不会铤而走险,按照内阁、军部给他划下的路子走?!

张小公爷呼出一口气,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会!

第二百零九章 计然一策初实战,三大车行露峥嵘(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影中残余毒牙显,不顾生死为一搏(下)第七百五十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贰)第六百五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叁)第八百零二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叁)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终得见,苗女米鲁智计全(下)五百五十七章 作孽熊娃遭收拾,坚持筑城朱厚照第二百五十六章 晋阳新城抬手造,危信转从关外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网擒得副总使,亲自刑讯挖其根(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并行显真意,海因里希夷州骑(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拾肆)第四百一十二章 义士出征车马行,粤北大地剿匪记(中)第二章 既来则安,拜见大父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挣扎不惜命,狗急跳墙亦凶猛(下)第十八章 铁杆粉丝在大内,皇帝老儿上门来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伍)第二百二十三章 诸众教习皆凶猛,解元举子尽认怂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阁老,终究上门朱厚照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欲来捻虎须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谏言,骑士心思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欲来捻虎须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叁)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来扛雷,帝国初次执律鞭第一百一十一章 翁婿相见,老少狐狸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枪无双玉螭虎,文武双憾欧罗巴(下)第五章 腐儒胆子小,京师多措大第四百四十九章 粤北海潮渐平息,黔州风云将迭起第六百零一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毕临头狗咬狗,腌臜龌龊满街亭(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场巨炮初轰鸣,时代大门终开启(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陛下帝国都重要,一切为了元老院第八百五十八章 遥入京师使节团,冠绝群艳索非亚第十五章 牙爪同痴虎,风雷起卧龙第七百四十四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拾)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径难于蜀,杀鸡儆猴取一寨(下)第二百零二章 国朝动荡风云起,重臣皆望痴虎儿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拾)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叁)第三百九十六章 粤北风雷齐涌动,十万怒涛拍岸来(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土鳖奸商欲行恶,螭虎教你来做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国子监前看文章,贡生行径实无状第五百五十二章 游子螭虎归京至,抠门皇帝赐流爵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玖)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銮殿内西风烈,又再骂人用入都第七百四十一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二百七十五章 残军死地似绝路,飞来铁骑战敌酋第六百八十六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拾伍)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枪无双玉螭虎,文武双憾欧罗巴(完)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穷经东山公,三大学士亦觉难第一百八十四章 御前写作业,西涯有家忧第七百七十五章 铸敌甲盔竖君威,重举大明雄风聚(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归至京师二三事,稳妥司机玉螭虎第三百零三章 你欲平价我来涨,府库存银尽耗完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粤北繁华震心胆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尽在手,改土归流平尽时(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乡不要跑,大明帝国送温暖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骂清流,老张护孙不拆台第一百二十七章 廉颇托孤,天下谁主第二百八十六章 螭虎御前献良策,妙安足利见两宫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毕临头狗咬狗,腌臜龌龊满街亭(下)第八百零四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伍)第五百九十五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家围观都看戏,螭虎到场要揍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锐玉田相照应,海商亦非一条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诸家土司皆心塞,终究须见玉螭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节欧罗巴,回师京城平乱象(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粤北风雷齐涌动,十万怒涛拍岸来(中)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纳投名状第四百五十二章 黔州之径难于蜀,杀鸡儆猴取一寨(中)第八十八章 寨门前对峙,足利战妙安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网擒得副总使,亲自刑讯挖其根(上)第四十四章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第七百六十一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柒)第七百六十四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拾)第七百七十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十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粤北豪绅惊雷震,闪亮登场周瑾山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肆)第四百六十章 摩拳擦掌启平叛,各路头人忙挣钱(下)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风云麒麟儿,卧槽尼玛方信之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风而往欧罗巴,抵定江山数百年(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难得糊涂张痴虎,朝堂言官分两派第二十六章 就骂你们,老不要脸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战火起,泉汤有客来第六百一十四章 两宫差人轻安抚,科研狂人朱厚照第十五章 牙爪同痴虎,风雷起卧龙第七百零八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济黎民(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隐患去,再将内忧厘第九十八章 杀伐取大道,后山有乾坤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荣离扶桑,归程舱内授心术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大学士吃稀饭,螭虎谏言立新军第八百六十七章 勘定使节欧罗巴,回师京城平乱象(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拾玖)第五百九十五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八)第六百二十五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陆)第七百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叁拾)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铸钱解帝忧,又有敕建新部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