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伍)

“此番灾变,哪怕是清淤完成已至秋收了!些许大户人家尚可,小户人家怎么办?!”

刘大夏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他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以往都是国朝出粮赈灾至冬后,但这必然是要死不少人的。

尤其是大灾之后仅仅是依靠国朝的赈济,哪里能救得几个人?!

粥只能是混个水饱,如何能跟米饭一样饱人。

吃不饱的情况下自然疾病丛生,尤其冬季要到来这更可怕。

以往冬季不少人都得冻饿而毙,如今遇上洪涝绝收情况只会更严重!

刘大夏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掉的话,哪怕是暂时支撑住了最终也会演化成暴乱!

国朝一直输血的话,对于国朝来说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救济一时还可以,一直救济到春季还得准备良种……

这尼玛地主家也扛不住啊!

别看现在国朝粮秣充盈,但刘大夏又不是那等初入朝堂的小年轻。

他很清楚这是暂时的、也是不充分的,不能被眼前这点儿粮秣给遮住了眼。

国朝腹地受灾绝收,这就意味着到明年夏收这里都不会有粮秣上缴。

也就是说明年国朝在粮秣税务上,就得差一大截。

这边拼命的支出,明年又少了一大截粮秣税赋。

且谁又敢保证,明年就一定风调雨顺?!

若是再有灾患,怎么办?!

西南又是新征之地,免不得大军驻守、平乱。

大军现在又不再屯田了,新征之地还得执行一段儿的怀柔安抚。

方方面面国朝都得烧粮食啊!

且若是江南一地再有灾患,夏粮收不上来国朝可就得面临大问题。

“此番整饬之后,灾民无所事事亦易受蛊惑,难保不成其害。”

随着张小公爷的娓娓道来,刘大夏也不住的点头。

这些灾民现在其实大部分开始闲赋下来了,让他们呆在这里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想要体现他们的用处,就得让他们活泛起了。

国朝如今在草原上还是缺了不少人,这批人过去未必就能耕作。

但能分配牛羊马匹给他们养,这些回头也能换钱啊!

比他们在这里无所事事要强多了,且他们成批的迁徙土地也空置下来了。

中原腹地多年耕作之下,地力损耗极为严重。

每年的收成都在减少,且丁口太多、田亩不足。

这历来都是国朝头疼的问题,这次干脆可以一并解决。

只要这些小户都置换出去了,国朝收回来后反正明年也赶不上了。

正好可以休耕,这些百姓到了草原上放牛羊亦是好事儿。

牛羊肉通过货殖会,可以从产粮的西南边陲换回来米粮。

互通有无,才能够保证国朝的正常运转……

“老夫这便回去准备一番,各州府户籍名册此番亦应做整肃了。”

提到这个事情,刘大夏脸色就很难看。

不清理不知道,这一个大灾下来啥都变得清楚明白。

很多隐匿的隐户藏也藏不住了,直接曝露在了刘大夏的视野之下。

也是这一次刘大夏才深切的体会到,这些士绅乡老们对国朝的侵蚀力度有多大!

“些许投效贫户、卖身奴籍,亦趁此机会解决了罢!”

张小公爷点了点头,对着刘大夏轻声道:“此事,还需老大人来督促!”

“老夫自是义不容辞!”

刘大夏也觉着这事儿得自己来,若是让太子或者张小公爷来办……

说不得就得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老刘这也是心有余悸,张小公爷这堪称杀神啊!

走哪儿都杀的人头滚滚,哪怕身在帝都还是闹的天翻地覆。

国朝上下其实多有些怵咱小公爷,虽然确实倒霉的几乎都有取死之道。

但这杀伐过甚,确实也会让人害怕。

坊间有传扶桑大和尚曾言道,张小公爷乃大威德明王现世。

后又有灵隐寺禅师亦对此有赞,且说乃护国佑民为国之柱石之寓。

据说龙虎山天师亦曾言,玉螭虎乃“天乙贵人”难得的身具“天魁”、“天钺”之相。

《三车一揽》赋云:“天乙文星,得之聪明智慧”。

惊神赋云:“日干座贵,一世清高”。

天乙贵人,命中最吉之神,若人遇之则荣,功名早达、官禄易进、如命乘旺气,终将登将相公候方位。

大小运行年至此,亦主升官进财。一切加临至此皆为吉!

天魁者北斗第一,号“天魁文昌,命遇得贵”。

天魁入命,命主与神佛多有缘生。

更得正星旺吉、少煞!

少年娶美妻、文章盖世、金榜提名,更得事业称意。

天钺属丁火、象阴,乃号“皇师外扫,天钺四临”。

功名中主有杀伐,公直忠义、刚毅果敢、机智谋断、学富五车!

此者多为柱石重臣,为天子钺征伐四方。

据那天师所言,张小公爷此为“魁钺加身”!

乃国之柱石、天子之钺,义理忠直、贵不可言。

如今瞧来,似乎还真是没有断错啊!

众人便是又商讨了一番之后,刘大夏便匆匆告辞而去。

次日一大帮的州府官员便被召集到了刘大夏的帐幕里,老刘也没啥废话直接拍了桌子。

此番灾民迁徙乃国朝大事,办成了诸位在吏部那边老夫自有评语!

办不成,回头诸部追索下来么……

唔……你们懂的。

懂,我等当然特么的很懂了!

下面的这些官员们,就快要哭了。

都说玉螭虎来了不是升官发财,就是一家整整齐齐到边疆落地。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不过这些个州府官员们也算是卯足了劲儿,要办个彩儿出来。

说到底咱考科举为啥?!

为了银子没错,可也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扬名后世啊。

若是有这个机会,哪个读书人肯放弃啊?!

这不是实在混不上去了,才琢磨给自己弄点儿银子享受么。

现在必然入阁的刘东山都说了,只要此番事宜办妥大家妥妥擢升啊!

那尼玛还犹豫个毛线啊!

本来这些大户就看他们不顺眼,仗着自己地头蛇没少跟他们为难。

大家心里隔应也堵的慌,可终究都是读书人。

且自己说到底是在人家地盘上,万一人家发难一个“死于盗匪”那找谁哭去?!

现在不一样了啊!

如今太子、玉螭虎带着数万大军在侧,且还有粮秣、医者和药品。

这尼玛天助我也,趁机把受灾的大族给拆了、干了岂非快哉?!

一众州府下的官员们轰然应诺,拍胸脯保证必然将户籍整理清楚。

随着他们轰然行动起来,下面的大户人家很快的感受到了这股凛冽之气。

然而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干预此事?!

此番洪灾太过厉害,他们也仅仅是抢出一些金银口粮。

自己所剩无几勉强度日,如何还敢与国朝顶牛?!

于是即便是他们很是反对,却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轰隆~!”

然而,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张小公爷在自己的车房内看着窗外的大雨,脸色凝重了起来。

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韵字典带标符,助力腾飞教谕部第七百五十章 断尾求生苟残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军部放豪言,君臣初闻战争财(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钱能戴义皆忙去,奉名得赐方尚书第五百七十八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谕部需早备齐,铸炮艰难耗料巨第四十五章 婢子妙安,见过公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军政两方春城聚,铁证待判众战俘(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遥入京师使节团,冠绝群艳索非亚(上)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难胜蜀道,张小公爷催人忙(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第三百三十一章 贯通全境五十载,国之重器唯教谕(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军政两方春城聚,铁证待判众战俘(上)第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第七百六十四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拾)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数代谋划黄粱梦,空余笑谈朱宸濠(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拾捌)第六百二十一章 瑶女多情系螭虎,滇南情势变数多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毕临头狗咬狗,腌臜龌龊满街亭(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门三卫生惊惧,黑潮铁甲国防军第四百零三章 国朝整改粤北始,西涯远赴督抚之第二百零九章 计然一策初实战,三大车行露峥嵘(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稳坐泰山看风波,波澜不惊抚忐忑第三百八十九章 状元及第伦文叙,轻挑思绪玉螭虎第八百二十五章 宁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饱(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粤北绿林风云涌,结庐尽孝湛甘泉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绅尽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饱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败传朝堂,若刨根底不简单第五百九十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二)第八百七十章 红鸾星动春始至,云雨翻覆尽皆知(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足准备侯鞑靼,京师接报召兵马第一百九十八章 经筵场上,真理大道(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东厂锦衣卫,无人不生惧第二百四十五章 煮茶分见轻言叹,慑服黔州四豪强(上)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枪刺洋马,战遍四洋并五洲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溅龌龊踪,但许肥堆准一见(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万变在战阵,吉祥摆件小公爷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门三卫生惊惧,黑潮铁甲国防军第八百三十八章 庄前血战犹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二百零八章 计然一策初实战,三大车行露峥嵘(上)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齐开会,驴嘴跟前拴萝卜第四百零三章 国朝整改粤北始,西涯远赴督抚之第七百六十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陆)第一百零九章 杀猪妙安,八幡虎姬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学堂立规矩,再入大内理战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廉颇托孤,天下谁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螭虎轻声叙明策,皇家恩宠不讲理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忧恼第三百四十五章 津门炮台终成事,演武之下附实情第三百六十章 九边大摆鸿门宴,计擒众将杨邃庵(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尽在手,改土归流平尽时(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铸敌甲盔竖君威,重举大明雄风聚(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柒)第五百九十六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九)第五百八十四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七)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肆)第七百三十七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风破浪归,祖孙泪洒码头畔第七十四章 凶盗远至,张仑之思第八百四十章 庄前血战犹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三百八十九章 状元及第伦文叙,轻挑思绪玉螭虎第七百九十八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拾)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壹)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别粤北黔州路,挥手北归京师去第四十四章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第三百零四章 泼天大网撒京师,起手收束朱厚照第一百五十九章 传世荣宠英国公,贤才宅中议奸佞第七百五十七章 慑服九边诸族裔,一扫弊端炼江山(叁)第五百九十七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贰)第一百一十四章 阳谋之策,鼎定扶桑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尽甩出,斩取敌酋首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十)第六百章 书剑邪僻一网尽,可保国泰三十年(十四)第六百五十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叁)第六百八十四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拾叁)第六百七十九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捌)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枪暗箭乱云渡,三千里外搏功勋(终)第四百九十一章 蓟州城内风云起,北疆之上诸家集第七百九十八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拾)第八百零一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贰)第一百四十四章 痴虎抵津门,游子终归家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寻得内家拳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十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众弟子全猪头,集体送去挨顿揍第三百六十章 九边大摆鸿门宴,计擒众将杨邃庵(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阴云密布边疆事,一曲断肠奏西南(拾捌)第八百零六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捌)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乡不要跑,大明帝国送温暖第八十七章 双峰岛上演武起,足利妙安对针芒第六百五十二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叁拾伍)第五十一章 京师故事,倒霉钱能第二百七十三章 敌手底牌亦出尽,唯有一战决生死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关内俩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军服煞气足,但需择人可着衣第三百零一章 粮商不停日,工造进行时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径难于蜀,杀鸡儆猴取一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