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

正午的阳光落下,校场中二十万士卒静悄悄。高台中,明黄色的伞盖被微风吹拂着。身穿铠甲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分列在四周。

此刻,点将台上的明王朝的文臣、太监、武勋们都明悟张昭“圣眷正浓”,眼见着大明朝的一个官场新贵就要兴起啊!同时,他们亦好奇张昭要什么赏赐!

要知道,向皇帝要赏赐是很难的一件事,其中度很不好把握。要的赏赐过份,只会让天子心中不快。要的赏赐太轻,那不是白费力气做事吗?

张昭此时的心情则是有几分释然的放松,又有几分飘飘然。

别看他跟着英国公张懋骑马过来时信心满满,要为今天的“演出”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没见到弘治皇帝之前,总会有几分收着的。这和高考完估分后等待查分时的心情是一样的!

有把握是一回事,总得尘埃落定才心里踏实。

他只看弘治皇帝的反应,心中就踏实,放下心来。他知道他摸准了弘治皇帝的脉!

穿越到明朝来,张昭时常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刚开始徐郎中带来的压迫,后来是警衣卫抓人带给他的震撼,而想要安全,不仅仅是身上要有功名,还要有权位!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张昭审视自身,从来就没觉得他的文韬武略能够超出这个时代的精英们,那么他怎么能脱颖而出?答案是抓住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

想想看,连嘉靖那种赖皮皇帝,都认为蒙古人打到京城是打了他的脸——严嵩的败亡就是从此时而起,那身为明君的弘治皇帝,勤政爱民,边境屡次被小王子、火筛打穿,他不痛恨北虏,不想振作吗?

张昭身为穿越者,他的优势不在于他的政斗水平,不在于他的军事才能。他只是个理工宅男、网文写手而已。他的优势在于眼界、在未来的知识、技能。

这才是他能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

弘治朝的主要矛盾就是对北虏的战争。只要在这件事情上出彩,圣恩、权位都只是等闲。而现在,他心中更加的确认这一点。所以释然、放松。他正走在正确的路上。

至于说飘飘然的情绪,这很正常。自穿越而来,此刻,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帝王亲自垂询,百官关注,赏赐予取予求,麾下士卒凝聚,这不是巅峰什么是呢?

张昭心里爽归爽,还记得他今日会操要达成的三个目的,躬身道:“陛下,臣去年时在御前立下军令状,今日借着会操,特来向陛下缴令。”

张昭根本没接弘治皇帝的话,而是说起另外的事。这略微有点出格。但是,弘治皇帝心情正好,根本没留意,而是微笑道:“方才刘先生,李先生,谢先生,马尚书都认可你的新军千户所,此事算你圆满完成。”

“臣谢陛下恩典。”

李东阳出列,助攻道:“陛下,张昭所部火器犀利,可见管理有法。臣以为不若将兵部的火器工匠都调拨给他,令他每月上缴数量不等的燧发枪、火炮等火器即可。”

明军的火器,远不止火铳、火炮两个产品,还有其他的品种。

李东阳此时帮张昭说话,一个是怕张昭年轻,胡乱开口,好事变成坏事。一个是顺便帮张昭把工匠都要来。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高居在御座之上,看向文臣队列中的马文升,“兵部的意思呢?”

如果是其他兵部尚书,必然不会愿意将手中的火器工匠交给张昭。这相当于把半个装备部交给张昭。而这意味着利益受损。但马文升一代名臣,眼见着燧发枪的威力,自不会阻拦,见皇帝问询,说道:“臣这里留一百名工匠,其余八百名工匠都调给新军千户所。”

弘治皇帝道:“善。”再一次的问张昭,“张卿想好要什么赏赐吗?”

在场的众人无不感叹啊!弘治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奖赏张昭啊。两次问询,给足脸面。可见,只要张昭不提太离谱的条件,皇帝肯定都会答应。

张昭朗声道:“臣愿为陛下再练一个千户所的新兵。待北虏来犯,上阵为大明杀敌。”

弘治皇帝满意的笑道:“好!升张昭为新军卫指挥使,赐斗牛服,以彰显今日会操头名之功!”

弘治皇帝这个赏赐只有两部分,却是让在场的不少人羡慕的看着张昭。

明代的服饰,规定的很严格。皇帝赏赐给臣子的三大服饰:蟒服、飞鱼服、斗牛服,这通常是被视作一种荣耀!

当然,以在场众人的品级、权位,羡慕张昭能穿斗牛服的人还真是少数。更重要的是前面的赏赐。这可不仅仅是将张昭从正五品的千户提拔为正三品的卫指挥使。

关键在于给张昭的新军千户所升级了啊!国朝的卫所制度虽然已经糜烂,但品级、架构都在那里。弘治皇帝金口玉言,“新军卫”三个字就意味着张昭的千户所升格为卫指挥使司。下辖5600人!和京中的七十二卫是同级的机构。

十七八岁的实权指挥使啊!

张昭本意只是想弘治皇帝再给他扩军1000人就心满意足,毕竟火器部队后勤保证是大问题。他是打算再1000人的辅兵的。然而,弘治皇帝直接大方的给5600人的额度。

这…

张昭再次谢恩,感激的道:“臣谢陛下隆恩。”

弘治皇帝温和的笑一笑,站起来,“卿好生练兵。今日会操就到这里。考校各营候、伯、都督骑射韬略及把总等官骑射之术下午在西苑里举行。陈宽,马尚书,英国公,你们三人主持。”

“臣等遵旨。”

弘治皇帝起驾回宫,众大臣陆续离开。此时赏赐诸军的消息已经传遍校场。三大营和十二团营的士卒都是高呼庆贺。同时对新军千户所取得会操第一,以及天子对张昭的赏赐的消息都传开。

要说人人都心服口服,那自然是不可能。二十万人呢?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可新军千户所的实力。唯一差的就是战绩!

稍后,张昭晋升和其千户所晋级为卫所的消息向京城四周传递。涟漪阵阵。

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两百五十四章 闹上门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五百零五章 辽东巡抚第五百三十八章 齐聚阿城(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宫外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结案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两百六十六章 不待见(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八十八章 丫鬟、诡计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刘之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论盐商、盐法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将开业(求订阅哦)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了解情况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昭的圣眷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四百二十章 愤恨、初战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六十六章 生员(六)-局势危急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七十二章 生员(十二)-打脸、逃离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第两百零六章 准备报捷第五章 酒楼(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个邀请、战报第三百零四章 汤玄策的人生(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七百章 局势将往何方?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谁比谁傻?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锋芒第三百八十九章 达成基本目标第五百三十八章 齐聚阿城(中)第两百五十六章 月夜来访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换你三封信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决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第四百零七章 新军营的战略第二章 刻不容缓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务、离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六十三章 生员(三)-依仗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