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

小盐池,位于今盐池县境内。顾名思义,这个地方是用来产盐的。在盐池旁修筑有三座城堡,分别是:盐池城、惠安堡、熙宁堡。

注意,这座盐池城不是正主。真正意义上的盐池城指的是明长城的的关卡:花马池的新地址上所修建的大城,驻扎着一个参将,兵力五千余人。

惯例是将这座城池叫做小盐池城。

其实,从地图上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在这个“几”字形的豁口,也就是明长城被打破之后,整个套虏抢掠的区域是大约是两个市共十个县的范围。

往西是灵州,往南是韦州、固原、环县。以及隶属宁夏镇、固原镇下属的各个堡垒、城池、卫所。整个区域东西百余里,南北4百余里。这就是整个战场。

新军卫现在就是在由东面的定边县往西横着切过去。

张昭骑在白马上,跟跟着主力部队行走,看着眼前的平原地形,心道:“光顾着烧玻璃赚钱,应当把望远镜给弄出来。特别是日后在草原上作战,一个望远镜足以提前发现敌人。回京师后,要去一趟玻璃工厂。”

这时,方俨从后面过来,打个招呼,低声道:“妹夫,你真的要去打小盐池?听说有三万鞑靼骑兵在我们四周。”

话音刚落,就看见地平线处数名鞑靼骑兵奔驰而来。很明显,新军卫在前面警戒的斥候已经被击杀。

张昭看到许澴伟已经率领斥候迎出去,翻身下马。他这些天军务繁忙,和方氏父子聊的不多,只是将京中他知道的情况都告知。具体的事,都是方晶在给父兄的信中说的。

对方氏父子,他略有个印象。他的便宜老丈人,老方,是两榜进士,心里还是很骄傲的,对他这个“武夫”兼女婿,略微有点不大看得上眼。

而大舅子方储比较沉默。这或许和他的妻子背着他改嫁有关。张昭和方晶认识时,她家里就只剩下她母亲和谭大娘。

小舅子方俨二十来岁,面黄肌瘦,虽然在清平堡种了一年的地,磨去性格中的浮华。但还是有着年轻人的一面,是最早在心里接纳他的人。

张昭微笑着问道:“宣化兄,你怕了?”说着,将他马背上的水袋递给他。

方俨,表字宣化。

方俨喝着清凉的水,感觉太阳没有那么烈,叹道:“妹夫,我这一年来在清平堡天天听那帮兵油子扯淡,鞑靼人的骑兵来去如风,骑射无双。我们这一千人,而且基本都是步兵,这不是去送死吗?”

张昭笑一笑,将水袋放到马背上,说道:“你已经进到战区中了,想跑也跑不了。多想无益,回去吧。”

方俨的心态他大致上了解。其实就是进入战场后,患得患失,对未知的恐惧等等。这是战前的一种紧张心理。等惨烈的厮杀来临后就会消失。

其实,新军卫的士卒们有不少人也有这样的心理。他经常和士卒混在一起,非常清楚。毕竟,新军卫的士卒们是第一次上战场。反倒是秦兵团的那500余人神态自若。听说他们榆林镇的百姓,都是以当兵为生。

方俨愣了愣,他没想到张昭这样“安慰”他,他还以为张昭要讲大道理呢,无奈的一笑,掉头回去。

这时,斥候战新军卫已经赢下来,过来向张昭汇报。

傍晚的暮色徐徐的落下来。小盐池附近的三座堡垒,根本不足以容纳三个千户的鞑靼骑兵,更别提还有众多的“收获”。

整个小盐池边上铺满着帐篷。还有些随军的牛羊。这是鞑靼人的“后勤辎重”。

一里外的一个小土坡后,两名穿着土布军装的斥候正趴着,观察着这里的军情。

正是李逍遥和林同两人。

当日林同本来是要被留在大同城外整训的,但他坚决要求上前线杀鞑子。考虑到斥候队缺人,将他补充进去。

李逍遥则是因为跟着许澴伟在大同府的卫所中招募到一批骑兵,所以被委任为斥候。他和林同两人年纪相仿。一个健谈,一个沉默,反倒是成了朋友。

李逍遥其实是在跟着林同学习,昨日关于小盐池有三个千户的情报就是他传叫同伴传回去的。而他们俩则是冒险摸到这里来。

“王八蛋…”

有些恍惚的李逍遥听到林同忽而猛的捶一下山坡上的土,连忙看向小盐池旁的营地中。只见一名鞑靼人手里拿着刀,拉着一名妇人往营帐里走。

他身后的一群百姓乱糟糟的,哭嚎声隐隐传来,显然有人被这鞑子杀掉,而妻子被抢。

李逍遥只觉得胸口一股热血涌起来。他所敬爱的兄长王武、许澴伟每日教他做人的道理:身为一名华夏军人,就应当保护妇孺免受伤害,让这片土地变得和平。

而现在他看到什么?

“逍遥,你要干什么?”林同短眉毛凝成一团,将要热血上头的李逍遥给拉住,低声喝道:“如果主力晚上不到,咱们俩豁出性命去宰了那狗鞑子!”

李逍遥嘴唇咬出血,从喉咙里蹦出一个字,“好!”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蒙元被明太祖、明成祖横扫之后,分为两大部落:瓦刺和鞑靼。两部在这百余年来主导着草原。

到明弘治年间,鞑靼人势力增强,将瓦刺人赶到金山一带,也就是唐朝时西突厥的草原上。整个明朝的九边,实际上面对的全部是鞑靼人。其部实力之盛,可见一斑。

鞑靼部的达延汗,也就是明朝说的小王子,废除太师制度,恢复蒙元旧制,被称为“中兴之主”。他将鞑靼人的编制改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

火筛是蒙郭勒津部的首领,是小王子的下属。但此人多有战功,时常担任方面大将入寇明朝。在明朝亦是很有名气,在官方中常和小王子并称。

此刻,在小盐池边的三座城堡中分别是火筛下辖的三个千户。午后时分,三名千户正聚在小盐池城中,斥候来报,有一支约千余人的明军正往小盐池而来。

一名千户仰头喝着马奶酒,胡须上全是酒渍,哈哈笑道:“他们是来找死!博尔哈,我们三个千户点起兵马,在天黑前将这个千户灭掉。小盐池这里囤积着咱们这次南下的‘收获’,不容有失。”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种人第十二章 宫中太监(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胜却(中一)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六百六十五章 换你三封信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军副将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三十八章 待日后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发枪试射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五百零九章 轻松击破第两百零六章 准备报捷第十章 蒋家庄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了解情况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五十五章 成长(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发难(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四百五十章 震慑和收割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门而入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九十一章 帝与后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团训练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准备动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芦里卖什么药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一百二十六 直接拿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风沉醉的夜晚第两百五十二章 将军白马入三原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一百三十章 军中夜议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毕业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战将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台第两百零八章 新军卫在准备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变第五百三十八章 齐聚阿城(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卖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宫外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两百四十二章 张昭的建议(上)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服岳父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三百七十六章 装逼不易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卧底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两百九十六章 京师半日(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发难(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来,潜忧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六百二十九章 张泰平的苦闷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响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两百六十八章 尾声第两百五十一章 书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驻守安排第六十六章 生员(六)-局势危急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来,潜忧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发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