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

八月十八日下午的防务会议开的不咸不淡。这本就是走过场的会议,有新军卫这尊大神坐镇,小王子和火筛两个脑子抽了才会继续在今秋南下。

真正应该防备的应该是大同镇。当然,大同那边和他们就没关系了。

唯一和张昭有点关系是,他的新军卫改为驻守灵州。灵州位于宁夏平原中,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这比驻扎在韦州城要强。

晚上由保国公安排的酒宴。诸将聚宴,歌姬起舞。不过,朱晖并没有出席。

参将府后花园的小楼中,保国公朱晖和刚在酒宴上露过面的苗逵小酌。侍奉的都是朱晖的心腹家丁。

一壶温热的黄酒,数碟精美的小菜,都是京中口味。朱晖出京带着厨子的。

士兵吃大灶,将校吃小灶。这是军中惯例。而他作为统帅,带两个适合他口味的厨子不是很正常么?

朱晖此时换下盔甲,穿着绸缎长袍,一杯接着一杯黄酒的喝着,“史天瑞还在招待下面的人?”

史琳史总督表字:天瑞。

苗逵神情讥讽的点点头,穿着太监服饰,拿着酒杯把玩,“他力主将新军卫移驻灵州,八成是私下里和张昭有协议。”

朱晖“嗯”了一声,吐出一口浊气,徐徐的道:“我本来是想以搜套为由向朝廷报功,为诸军请赏。四万将士,天子总不能不顾吧?但是,史琳和张昭有默契,还有今天下午那一幕,估计是不成的。”

他其实想了一个脱身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和四万京营将士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弘治皇帝总不能把大军都治罪吧?大军有功,他们作为统帅自然无罪。

苗逵眼神一闪,要说保国公确实会做官啊,但无奈张昭的战功太耀眼。想一想,劝道:“保国公,请功还是要请的。史天瑞未必不会联署。我去劝劝他。另外,京营和边镇诸将只是畏惧张昭的权势而已,他们难道就不想封赏吗?此事还是可行。”

他还想挣扎一下。否则,他和保国公就要蛰伏一段日子。这段日子可能是数年之久。张昭作为统帅,监军自然是张雄。张雄是司礼监太监陈宽的人。

保国公略显一思索,同意下来,“好。还要仰仗苗公公你居中联络。”

后花园里,保国公和苗逵在密议。而前院中,史琳史总督正在招待文武官员们。

他顺便还在“推销”他的奏章:第一,边军轮休、退役;第二,预备役的调整。

这是不久前张昭给他提的事情。他的奏章已经送往京师。消息还没传来。而回头张昭会上书声援他。

张昭此时并没有在晚宴中。他只在晚宴中露了一面,略微坐一坐,便借口更衣离席,离开这里。主要是有点尴尬!下午他成了“大反派”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啊。

中秋佳节是金秋。月夜里的天空中因小雨才过显得清朗,清寒的晚风吹拂着院中的梧桐。

张昭的住处是城中的驿站里的一间小院。

红城堡虽然有一个县城的规模,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军镇,并无客栈。城东有提供给往来官吏住宿的驿站,规模不小。

张昭,作为新鲜出炉的“新秦伯”自然是住着单独的小院。王武等亲卫住在隔壁两间院落中。

驿丞十分巴结,见张昭回来,送了一桌精美的酒菜过来。俱是西北风味,酒是温软的黄酒。张昭温言和他闲聊几句,叫庞泰给他赏钱,将欣喜、满足的驿丞打发走。

“相公,这待遇搞的我还真是不适应啊。咱们上次来红城堡住的可只比大通铺好一点。”

王武笑着感慨道,给张昭和依旧沉浸在丧父之疼的庞泰倒酒,顺便拍拍他的肩膀。

张昭微笑着抿口黄酒,打趣道:“小二,我看你是不适应下午进城时的欢呼吧?等我们回京,还有更大的凯旋仪式。小泰,来喝一口。卫里要推行的训练科目你审核的怎么样?”

庞泰知道张昭的意思:以工作来忘记哀思,正要答话,却是听得外面说话声,“张相公走的如此急,原来是在这里吃美食。”

只见门外,奋武营都督周豫和神威营都督张安两人各自提着一个食盒进来。

说话的是周豫。今年四月份他在京中和张昭结交,称呼张昭是“张兄弟”。到不久前他去韦州城拜访张昭,代表保国公说军功的事,称呼是“张兄”。

此刻,他又换了一个称呼,如同变色龙一般。而反应的是张昭地位的变化。

张昭笑着站起来,他和周豫的私交还算不错。对两人客气的拱拱手,伸手邀请他们落座,“红城堡里的手抓羊肉确实地道。你们一起尝尝。”

他离席的原因自不必再提,免得尴尬。而两人的来意他也没问,等着他们自己说。

王武和庞泰两人将驿站的酒菜搬到旁边的小桌上,只留剩下半盘的手抓羊肉。

周豫和张安两人将带来的食盒铺开,几碟小菜都是京中的口味:炖豆腐、酱牛肉、花卷、一尾鱼羹。外加一壶五粮液。

周豫先倒满酒,站起来敬张昭,正色道:“张相公取得韦州大捷,一战封爵,下官心里佩服至极。日后张相公若有差遣,下官绝不推辞。”

他是表忠心来的。

新秦伯没什么,但日后领军的大帅,这得先把关系搞好啊!

张昭心里有点无奈。这是在拆保大帅的台啊!

他和保大帅不对付,但是手段不在这上头。他已经在给京中的书信中做好铺垫。保大帅此生就别想再领兵了。现在拆台,显得太小家子气!

但问题是,周豫前来,这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别人都表了忠心:以后会听招呼。这酒,他能不喝吗?

张昭一口饮尽,做个下压的手势,示意周豫坐下,“周兄,咱们是旧识。差遣这话就不必说了。京营是朝廷的京营,不是我的。”

周豫哈哈一笑,“是,是!”顺势坐下来。

神威营都督张安是宿将,头发微微花白。他先从威宁伯王越,后来跟着保国公朱晖办事,算是心腹。此时神情讪讪的。但见张昭并无骄横、轻视,反而一直很客气,心里的忐忑稍安,举杯敬酒道:“张相公,下官当日多有得罪,还请你见谅。日后你看我的表现。杀鞑子,下官绝不含糊。”

张昭点点头,再喝一杯白酒。

酒喝过,气氛便变得稍微融洽。周豫说起花马池战死的都指挥王泰的事情。张安跟着感慨,这是要给朝廷报功抚恤的。

王武和庞泰两人在旁,对视一眼,这报阵亡之功是保大帅的事,怎么说的好像张相公是主帅似的。

他们俩还不知道今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周豫和张安两个满脸笑容,带着微醉的酒意离开。稍后,就有榆林卫指挥使姜汉来访。接着,还有都指挥曹雄前来…

张昭在驿站的小院门庭若市。

保国公还想在水里挣扎一下时,他下面的将官已经自动做出选择。这是把他往水里再狠狠的踹了一脚。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两百四十二章 张昭的建议(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三百七十九章 难堪大用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论盐第两百五十四章 闹上门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来的三件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对话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章 抵达古北口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稳着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下)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两百九十九章 报名真理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七百零七章 宫中(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选择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预备役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澜起第两百二十九章 张相公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闲半日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却(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六百零四章 进退两难?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韩游的控诉第两百四十八章 凭吊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六百二十六章 谈一谈的方式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传开第两百七十二章 面圣(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谣言如火第两百七十一章 封爵,实至名归!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动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场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报第两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三十章 考前准备(下)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军心(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第六百二十一章 冲突(下)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宫外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国公府出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两百二十六章 与子同袍(八)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五百七十五章 终章(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两百九十六章 京师半日(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