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

“那曾相公实在太可恶。带人闯到张相公的小院前闹了有小半个时辰。若非张相公带来的亲随拦着,他们都要直接打扰张相公休息。真真是没礼貌。”

精美的香闺中,在傍晚时点着蜡烛,光线明亮。身材高挑,一身道袍的丫鬟瑶琴睁大眼睛,犹自气愤的给自家小姐说道。

和她一般修长、高挑喜好穿红裙的秋月抿着嘴笑。

王六小姐刚刚从王恕身边回来,脑子里还想着废除卫所的“大事”,不想听到这么个消息,厌恶的道:“曾敬舆这么快就学会哗众取宠,亏我之前还对他印象不错。”

王六小姐想一想,吩咐道:“瑶琴,你去查一查,看看是谁把人带到张相公的小院里去的。”

曾家虽说和王家有姻亲关系,但王家的府邸占地广阔,并不会仍由来客随意走动。

两天后,王六小姐得到确切的消息,是她大伯王承初派底下的一个管事把曾复哲几人带过去的。

王六小姐在后宅里沉思着。这意味着什么她很清楚。心里有些为张昭的改革而担心。

祖父虽然忠直、贞廉,但这怕是涉及到王家自身的利益了。不知道祖父回如何选择。

….

九月二十日,天晴无风。上午时分,一名老者模样的男子走进王恕的书房内。

王承初时年六十三岁。作为王恕的长子,他早年曾取中举人,做过几任小官。后来随着父亲名满天下,他便辞官在家乡京营家业。作为王家的大少爷,他在西北这里的地位举足轻重。

“爹…”

王承初恭敬的向端坐在梨花木椅中的父亲行礼,尔后站直身体说明来意,“爹,张相公住在咱们家,外头谣言很多。昨日平凉府的曾贯来找我,和我谈了许久。”

王恕神情略微疲倦,坐着,问道:“什么谣言?”

王承初小心翼翼的看父亲一眼,说道:“张相公的奏章如今传遍两京十三省。他想要以固原镇为试点给退役士卒们分配土地。这势必要清查卫所土地。卫所土地朝廷年年清查,年年都是那样。外面谣言说我们家要支持他。”

分配土地?张昭几天前谈的更激进。王恕不动神色,疑惑的道:“哦?”

王承初道:“曾家的意思,他们愿意将平凉府的良田一万亩作为嫁妆,为其孙曾复哲求娶小雪。父亲前些日子和张昭谈过,对此事是意下如何?”

这是一个试探。

王恕和张昭谈的是什么,王承初作为大少爷当然知道。他父亲给的是一个“暂缓”的态度。那么,现在该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免得士林风波席卷而来。

如果他父亲同意嫁小雪,自然是支持曾家。如果不同意,那估计怕是想要支持张昭。

不仅仅是张昭看好王恕的人品,西北的缙绅也都知道这位老大人的威名。

王恕做了一辈子的官,临到老时怎么可能给儿子这点小手段给糊弄?依旧是一副老朽的模样,道:“再看看。”

态度模拟两可。

王承初不敢追问自家老头子,闲谈两句,告辞离开。

王恕的态度很快就传出去。这令在西安府城关注此事的本地缙绅们无可奈何。而对于王六小姐而言却有点晴天霹雳的意思:她的婚事终于被摆上台面。她距离十七岁还有几天的时间。

张昭依旧住在王府中,和灵州城保持着沟通。同时,思考、整理着他的计划,以及得失。

他本以为废除军户户籍不算麻烦,他在西北这几个月可以搞定。不曾想阻力这么大。同时让他认清楚现实:想要改变明朝这艘巨轮的航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时间的流逝中,京中的消息顺着明朝的官方公文系统:急递铺抵达西北。

消息只有一个:召三边总制史琳回京。

这个消息引得整个西北震动。随着天子旨意到来的还有近期的邸报,上面全是言官们弹劾保国公朱晖、监军苗逵、三边总制史琳的奏章。

换言之,史总督的仕途要完蛋了。纵然当今天子仁厚,不会杀大臣。但是史总督肯定会被挂起来。

那么,新任的三边总制会是谁呢?他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方式?他会不会同意张昭在这里瞎搞?要知道,三边总制管着固原等边镇的,只是现在红城堡的京营不归他管而已。

在这样的一片风暴中,张昭稍后两日还收到李东阳从京中传来的私信。这是从灵州转过来的。走的是新军卫自己的通信渠道。

如张昭所料的,李阁老并没有同意他的建议。那封奏章自然也用不上。只不过回信拒绝他的是李教谕,这让张昭多了几分思索。

傍晚的夕阳带着萧瑟的秋意,已是晚秋时节。张昭正在竹林中徘徊、思索时,庞泰拿着一张名帖过来道:“少爷,那个姓曾的生员派人送来请柬,邀请你参加他们的聚会。”

张昭干脆利落的回绝道:“不去。”

庞泰犹豫的道:“少爷,地点就在这王府内,距离咱们这院子不到百米。是由王家大少爷组织的。不去的话,是不是有点示弱?”

张昭看小院后门门口的庞泰一眼,笑着道:“小泰,我去装个逼,打个脸于我要做的事情有何用?我可没功夫陪那帮小屁孩玩耍。”说着,摆摆手,制止庞泰说话,“我要和王老大人谈,直接去找他就是。根本不必通过那个什么王大少。”

这话说的非常自信,但却是事实。

别看张昭在这里住了十天,就和王恕见过一面,而且流传出来的王恕的态度还暧昧不明。搞得好像他们不受重视一般。但是王家自王恕之后,可有和新秦伯这个爵位相当的人物?

没有的!

张昭只要开口见王恕,必定可以见得到。他在和王恕比拼耐心。

“好吧。”庞泰消失在门口,自去回绝这张请柬。其实,他不忿,想要少爷去灭灭那帮书生的威风,是因为他这些天总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夜晚徐徐的降临,距离张昭所住的小院百米处的一处宽敞的花厅中,二十几名士子汇聚在此饮酒。歌姬们在堂下谈着琵琶。

一名喝的微醉的书生高举着酒杯,给曾复哲敬酒,“恭喜曾兄抱的美人归啊!”

据闻,曾家曾复哲和王家六小姐的婚事已经进行到问名的阶段。

王六小姐的美丽,传遍整个三秦大地。曾复哲能娶她为妻,不知道让多少士子羡慕的无以复加。但不是谁家都能拿出一万五千亩土地作为聘礼的。

第两百一十九章 与子同袍(上)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后日常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四十五章 争抢(上)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么话题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礼(下)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六百六十四章 畅论第五百五十章 张昭的微笑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胜之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里的晚餐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响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两百二十九章 张相公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报第十二章 宫中太监(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了解情况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群众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第两百六十六章 不待见(上)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七百章 局势将往何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报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毕业生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五十九章 谣言起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锋(四)-刘大夏的反击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六十八章 生员(八)-第二出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态(二)第七十八章 小安镇日常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凤第一百三十八章 奖励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六百二十九章 张泰平的苦闷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锋(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后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六百章 强买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昭的圣眷第一百章 反打脸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圣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