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

三月的春风在暖阁外的宫墙中飘拂,轻柔、舒服。光线照落在书案后坐着的弘治皇帝,房间中的张昭、陈宽、萧敬还有四个小太监身上。精美多宝阁、金樽、书桌都斜着影子。

陈宽和萧敬两个大太监在司礼监多年,见多识广,但这时也只听了个三五分懂。

张昭讲的东西,涉及到一些经济学的常识,比如GDP,贸易顺差、逆差,市场经济,奢侈品和日销品等概念。

所以,张昭虽然讲的并不复杂,但是要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些名词、概念以及其内在逻辑还是有些难度的。

弘治皇帝在陈设着文房四宝,青龙镇纸、奏章的书案后沉思着。白皙、微胖的脸上全是沉静的表情。

他征询张昭对于北面鞑靼人的看法,确实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张昭能给他一个答案。

自去年闰七月以来,西北大战胜利。鞑靼连续7个月没有大规模犯境。这是他登基以来比较罕见的。而大明也该对鞑靼人有一个态度。

他其实既希望张昭主动提出打,又不想张昭去出塞。

这种矛盾心理的源头还是之前提到的问题。

出塞作战,要调动九边、京师的精兵,要储备粮草等物资。大明在经历弘治十三年救援大同,和弘治十四年增援西北两次大的调动后,仓储消耗的七七八八。

而新军卫如此强兵在手,九边重镇每时每刻都在消耗大明的钱粮。作为皇帝,他那能不希望解决边患呢?至少,要缓解一点吧?比如把河套夺回来。

但是,他没想到张昭给了他一个惊喜的答案。

张昭的话,他其实理解的也不透彻。但是作为一个执政多年的皇帝,他预感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思考良久,弘治皇帝看向暖阁正中穿着伯爵常服的张昭,道:“张爱卿,此事关乎国策,你一会回去后写一个条陈上来,过几日朕在此召见诸位先生商议。”

张昭也没指望弘治皇帝一口就答应下来,躬身行礼道:“臣遵旨。”

弘治皇帝笑一笑,“不必拘礼。爱卿不及弱冠之年,取得韦州大胜。一扫朕登基以来对外作战的颓势,朕心甚慰。封爵是朝廷论功行赏。朕当嘉奖你。爱卿要何赏赐?”

光是封爵,不足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而封爵之后,按照礼仪,礼部是要给张昭的妻子诰命。张昭又没孩子,无法荫其子以示恩赏。

而赏赐银子,弘治皇帝手里有锦衣卫,清楚的很,张昭府中的商行卖酒,一年的纯收入就有两万两。在钱财方面是不缺的。

所以,他干脆的直接问张昭要什么赏赐?

张昭没傻乎乎的拒绝弘治皇帝。他眼睛又不瞎,自然看得出来弘治皇帝正在兴头上。他扫皇帝的兴头干什么?这个时候得配合。略一沉吟,道:“陛下,臣想求陛下两件事。”

弘治皇帝很爽快的道:“嗯。你说。”

张昭躬身道:“第一,臣请陛下免臣早朝之苦。臣年纪尚幼,住的又远。每日来早朝要累死。第二,臣请陛下恩准臣入国子监读书。”

陈宽无语的看着张昭。听听,早朝之苦!

要知道,京中有品级的官员两千多人,能参加早朝的只有少人?要求正五品以上啊!(科道言官、翰林、庶吉士除外)。能参加早朝是一种荣耀。

结果张昭来一句“早朝之苦”,叫人情何以堪?

萧敬听得心里失笑着摇头。不得不说,张昭还是心里有数的。

早朝苦不苦?当然是苦不堪言。他作为司礼太监,也是要跟着天子上朝的。基本上早上就没睡过好觉。而百官们五点在午门外汇合。因而,三四点起床的不在少数。

另外,张昭一个十八岁的实权军功伯爵,站在武勋的队列中,不知道要多惹眼,不知道会引起多少官员的嫉妒之心?

弘治皇帝并非那种情绪特别激烈的皇帝,性情温和,带人宽厚。给大臣骂了,也基本都是忍气吞声。此时都忍不住笑起来,“呵,早朝之苦?朕准了。张爱卿还想去国子监读书?”

张昭诚恳的道:“正是。臣束发读书,求取功名。奈何资质有限,只考取生员功名。臣如今虽然位列武班,但还是想在科举上有所进益,名列皇榜。”

明朝的科举路数,秀才考举人,举人考进士。但是这一套流程,还是有别的办法。那就是秀才进国子监读书,毕业之后就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张昭此时虽然拿了一个伯爵,但是想要做更多的事情,或者是带兵不想被文臣节制,最好还是要拿一个进士的身份。

王越当年取得威宁海大捷,他自己就是文臣、武将。和太监汪直商量好,两个人直接带兵出塞。

后面王越总督三边,也是军政大权尽数在掌握中。而若没有文臣的身份,这是不可能的!

王越上朝时,以站在武臣之列为耻,而是站在文臣的班列中。他是两榜进士,正二品的右都御史。

张昭可不像在未来的大战之时,听一个文臣节制、调动。明朝的文臣打仗哪有几个靠谱的?或者,与文臣分兵权。

当然,一代军神王阳明是除外的。但关键是,阳明先生在弘治、正德朝混的不算好啊。他的爵位还是嘉靖追封的。以张昭现在的地位,不大可能和他搭班子带兵。

弘治皇帝见张昭如此坦诚,对他的印象不由的再好几分,点头道:“仰慕圣人大道,这是美事,朕自然要成全。”

说着,转身吩咐陈宽道:,“张爱卿住的远,往来不方便。你带他去城中挑一处大宅居住。这是朕的赏赐。”

弘治皇帝心里有数。张昭看似提要求,其实都是些小事,根本没有真提什么要求。这时借着话头,赏赐张昭一栋宅院。

陈宽白发苍苍,笑着道:“奴婢定会让张将军满意。”

张昭跟着道谢,“臣谢陛下圣恩。”

弘治皇帝笑一笑,对这趟见面心满意足,挥手道:“你且去吧。过几日朕再召见你。”

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变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四章 调动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谈开始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楼(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是大明的百姓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三十四章 调动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两百四十二章 张昭的建议(上)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于此?第三百九十章 张昭的圣恩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凤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难题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胜之后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胜之后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战将起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四百四十章 胜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动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生活(下)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发枪试射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东西是底线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两百零三章 采购清单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么谈第五百八十七章 准备杀鸡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达汉城第五十九章 谣言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七章 刘大户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