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煲汤

其实聪明人对大宁、辽东的局势一看就懂。也就是张昭私下里和弘治皇帝聊天的内容。

以大宁都司为前线压迫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鞑靼诸部。发展矿业,注重兵备,建立起火器军(野战军)、守备军(边防军)、预备役三级体系。

特别是着重建立起一支骑兵部队用于快速反应和机动。

奴儿干都司要继续往前扩张,切实的掌握实地,直至大明永乐年间的地域。

也就是张昭在奏章中写到的:彻底的掌握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换言之,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都必须成为大明之民。铺设官道、驿站、建立府、县体系,用于治理地方。

而大明真正的力量,则会用来全力开发辽东。将辽河平原打造成为鱼米之乡,铁器之乡,煤炭之乡。为大宁都司、奴儿干都司提供物资、人口。

届时,辽东布政司将会供应约五万火器军,十几万守备军。往北征奴儿干都司诸部,往东征高丽、东瀛。

最后这一条战略,只要看辽东都司保留的军队数量就自然而然的会对高丽、东瀛有想法。东瀛有白银矿的事,随着真理报早就传遍整个大明。

所以,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再有,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或者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张鼐自然看得到这里面的信息。那么,在这样的大局之下,他这个名不副实的辽东巡抚,怎么样才能做到名符其实?

很简单,参与进去。

但是,这个参与进去是不可能凌驾于王承裕和张昭之上的。他们俩肯定不同意。辛辛苦苦的作出成绩,你去摘果子?

所以,他说的是,让王承裕总督三个布政司,他来巡抚辽东。

而这里面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则:王承裕如今是尚宝司司丞(正六品)、兵科都给事中。这个官位怎么可能爬到如今的辽东巡抚张鼐头上去呢?

所以,张鼐这番话的弯弯绕归结起来是:老夫求任大宁巡抚,并举荐老弟任辽东巡抚,老弟以为如何?

届时,他再由大宁巡抚调任辽东巡抚。而王承裕就顺势由辽东巡抚升任总督。

按照此时辽东巡抚的权位,正在搞开垦、建设城市的大宁巡抚肯定更重要一些。毕竟大宁都司是前线。但是,日后辽东要设府县。巡抚地位在布政司之上。日后辽东巡抚的权位必定在大宁巡抚之上。

王承裕也是官场老鸟,一听就懂,斟酌着道:“晚辈自然是希望看到前辈参与到这场影响辽东的变革中,只是大宁那边,朝廷似乎还没有设巡抚之意。”

张鼐自信的一笑,道:“早晚的事。”

去年年底御前议事,就有消息传出来张昭大败。可见中枢诸公是有限制张昭权力的想法。那么大宁都司既然设立,定西候蒋骥任总兵。那配备巡抚、镇守太监是必然的。

这是大明官场的标配。

王承裕点点头,拱手道:“容晚辈想一想。”

张鼐道:“应当的。”

他闲聊几句,告辞离开。

在张昭“干掉”拦路的辽东总兵郭令,发布新的卫所改革方案让利所有的辽东军户、边军后,在真正的聪明人看来,大局已定。开始筹划分果子的事情。

虽说此刻抚顺关外的建州女真苏护部还在高举叛旗。海西女真四部真心臣服还是假意臣服,未可知。松嫩平原上福余卫的残部还在负隅顽抗。

看起来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但确实是结束了啊!

弘治十六年四月初八,张昭在沈阳城中召见前来拜会他的海西女真四部首领。

沈阳中卫卫的官署中,张昭高居于正中。新军营的庞泰、王武、赵师爷、高一典、李逍遥、刘二狗并宁远军参将李搏涛,广宁军千户韩瓒,辽阳军左右千户杜声、江马都在列。

“下官等参见大帅。”

海西女真四部:叶赫部首领丰生额,哈达部首领多罗,辉发部首领库门,乌拉部首领额勒率领各部落中带来的随行子侄们向张昭跪拜行礼。

什么,你说胡酋是喜欢行抚胸礼?还是赶紧忘掉把。按照大明的规矩来。

而且,不要用明军中单膝跪地礼节,直接用最谦卑的叩拜礼。

李逍遥看着一帮金钱鼠尾,穿着皮裘的胡酋们说着汉语,跪拜张相公,心里就有点想笑。这帮人挺滑稽的。没见张相公都没当回事吗?神态很随意。

张昭目光巡梭在这十几人的海西女真各部首领中,正当这些人惴惴不安时,开口道:“年前叫你们把敕书、官印、官服交上来,你们都挺配合的。搞得我现在不好杀人啊!

主要是朝廷才在敕书填了你们的名字,结果我又把人给杀了再找朝廷要新的敕书,这似乎很不给朝廷面子。”

跟在父亲丰生额身后的博多傲心里给吓一跳,赶紧跪的更低。听着大堂中张昭的声音继续。

“海西女真四部在年前是怎么答应我的?我在春节前要看到福余卫首领阿鲁灰的首级,并灭掉福余卫。

而你们劳工照样抓。照样到赤峰城交换兵器。怎么样,现在海西女真带甲之士有没有十万?是不是再过两年也打算把旗帜一举?”

这话明显是反话。一帮人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废话,你还真信张大帅手里没有空白的敕书啊?这玩意肯定有多的。历年来奴儿干都司这里的敕书就不是到大明京师里去拿,而是直接由辽东总兵发下来。

乌拉部首领额勒身材高大,这时略微抬起头,佯装惊恐的道:“大帅息怒。我等部族之兵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大明天兵?我等绝不敢有二心。”

庞泰忽而开口道:“扯淡。你一口一个大明。怎么,你不是大明奴儿干都司的百户?还是说嫌官职太低,不想就任?”

额勒被这话呛的。

张昭一挥手,“我再下一个期限。一个月后,我要看到福余卫首领阿鲁灰的首级。还有灭亡的消息。现在我们算账。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小泰,把地图拿上来。”

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四百五十章 震慑和收割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一百九十章 迎敌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两百零二章 鞑靼撤离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让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阳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两百零九章 选择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两百零八章 新军卫在准备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二十五章 影响、名声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中)第两百零六章 准备报捷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十八章 进京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后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七十一章 生员(十一)-反攻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八章 试探、诈唬第三百二十四章 视察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让你传个信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两百一十章 视死忽如归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三百三十章 经济压力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五百五十章 张昭的微笑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决战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半一半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么话题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里的晚餐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论盐商、盐法第两百五十六章 月夜来访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的婚礼(上)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会第九十九章 局势再变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芦里卖什么药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种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两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预备役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务、离京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两百三十一章 新军卫恐怖如斯。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见(下)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战(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两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两百九十二章 税务使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十五章 青龙镇之行(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恶心不恶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脸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个小号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轰动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六百二十一章 冲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