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

“走吧。我们下山。”张昭和众人饮酒闲谈半个时辰,结束对顾新的洗尘宴,回到山下的中军大营中。

永平府下的开平城(今唐山)得以飞速的发展,不仅仅是有北直隶各地废除卫所人口的涌入,还有去年发行的战争债券剩余的大量白银。

去年张昭通过大明皇家银行在大明证券交易所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分期发行战争债券。总计发行484万两白银的债券。获得白银335.08万两。

扣除对朵颜三卫的战争经费180万两白银,还剩余150余万白银。这笔银子都投入在大宁都司和开平城重建中。

大宁都司的军权虽然交出去。但是,行政权还在后军都督府名下,即在张昭的掌控中。

当然,他近来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向朝廷申请调和他亲近的文官进入辽东和大宁两地任职。为之后的行政权交接做准备。

推荐王承裕老大人任辽东巡抚和张鼐任大宁巡抚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不然随着后军都督府所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官吏越来越多,基层的官吏还好说,后军都督府手里有考试权,可以招募杂职官和吏员,稍微高级一点的文官,调配的权力在吏部。

他不主动做出妥协,面临的压力将会是非常大的。当然主动妥协,则是要求和他亲近、认可的文官来进入这个体系,将来好飞黄腾达。

别看网文里面主角最少是个阁老起步,其实大部分大明的读书人做官能做到一任知府、大参就要烧高香了。

而辽东、大宁这两地有多少这样的官职?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大明朝的读书人干实事或许不在行,当泥塑的老爷还是很行的。

且说正题。

开平和大宁两地都有大笔的银两投入,再加上北直隶卫所除去宣府重镇的卫所暂时没有动以外,扣除前期动的顺天府、天津三卫,其余各府的卫所剩下的有一百万人口。

这一百万人口,有一部分人大约十万左右留在当地卫所的土地上,其余的全部都往开平城而去。

张昭给开平城设计的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但是这么多人口肯定不会全部都停留在这里。

事实上,除开后军都督府官方组织的移民外,幽州商行一直在组织商屯,就是招募百姓前往大宁、辽东的边缘地开荒屯田,发展两地的经济。

而张昭在沈阳、春城两地兴建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所需要的物资何其之多?

这不是单单靠战争的红利就能抵消的。大军在外作战,也是需要消耗物资的。

所以,张昭依然在京中再次发行战争债券。上一次朝廷批给后军都督府的债券额度有八百万两。和朵颜三卫的会战只发行484万两白银的债券,还有余额。

而这一次的抵押物当然是辽东都司境内的种种矿产资源。

根据大明最新颁布的资源法律,在新开拓的疆域谁先勘测、发现的矿产就归谁。但是,特定的矿产比如金、银、铁,其开采出来的矿产只能卖给朝廷。朝廷会以银元的方式支付。这一条适合于辽东之外的土地。

而在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的疆域内的矿产全部收归国有。所有的私人开的矿产都需要通过竞价来获得开采权。并且,矿山出产要交税。

张昭这批新的债券的偿付能力,或者手抵押,就是这批矿产的开采权和税收。

辽东都司之外的矿产目前都在幽州商行名下,大明的权贵们没有人想来吃一口,因为不安全。当然也有一些小商人愿意来博一博的。幽州商行会卖出开采权用来募集资金。

所以,张昭是一边听从李逍遥和庞泰等将领的建议对军事部署进行调整,一边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并且消化乌拉部的部众。

在顾新从京师过来时,大批的物资已经跟着运送而来。所以才有眼前春城这里“大干快上”的大好局面。

顾新下山来就先行告辞去休息。当然,这是客气话。他在山脚下和张昭分别后,就径直前往春城之中查看各项工程的进度。

鉴于大明基建公司越来越大,朝中已经有人建议将之一分为二。张伯爷是上奏章硬顶着不让。但同意设立副手分担一些事物。他这个总经理还是要有业绩才压的住低下的人。

特别是他父亲刚刚去世不到一个月。长兄顾士隆还为袭爵。他更是要顶住这口气。为不辜负张昭的信任,也为他自己。

张昭的军营并没有在春城之中,建筑工地很闹腾的。他的军营在山脚下的小镇中,距离城区二三十里的样子。看起来有点远,其实这里是松嫩平原,打马十几分钟就到。并不影响什么。

张昭下山来首先是问李逍遥那里的情况,还要多久剿灭窝集部,打到图们江边?

于参谋道:“大帅,最新的消息在上午时送达,是五日前的。当时距离图们江只有五十里。属下估计应该差不多了。”

张昭点点头,走到书桌之后,查看着地图,问道:“庞泰那边呢?”

于参谋道:“十日前,庞将军已经率部越过阿城。暂时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大帅,高一典来信,他业已经理顺自抚顺关到梅河口、辉发城的驿路,他准备来春城向大帅述职。”

张昭微微颔首。

庞泰所部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原因是因为庞泰提出剿灭福余卫的办法。即借道虎尔哈的阿勒楚喀部、锡伯部,悄然的接近福余卫旧地,然后以骑兵发起猛攻。

庞泰身边带着新军营四团、白马营,另调辉发部库门所部两千五百人作为辅兵。左路军其余的军队全部调到右路军李逍遥那边。

而这个计划其实还有一个后续。

张昭脑子里过一遍,放下对庞泰军事行动的担忧,想起高一典的事,笑着对几名参谋道:“高一典在辉发城办事办的不错。春城这里确实缺人主持大局。当然,他这个军事参谋完全走歪了路线,要被我用成文官。你们以后娶妻,要想带兵的,得娶一个同意你们上前线的女子。”

几名参谋都哄笑起来。

其实都知道大帅是在“照顾”高一典。否则的话,不会把他往文职方向转。毕竟出征前高一典还和他未婚妻闹别扭。

第二十八章 纵论战争第五十七章 院试开始。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两百六十八章 尾声第四百一十八章 庆祝、道别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九十九章 局势再变第五百七十二章 终章(上)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两百九十二章 税务使第两百四十九章 祭拜、计划、闲聊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却(中)第四百八十章 交锋(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一百二十章 妾名方晶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预备役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帅岭汇聚第三百四十五章 变故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十八章 进京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中)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预备役第两百六十七章 不待见(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诈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两百六十五章 你当这是玄幻吗?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顿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四百二十九章 斩,兵出燕山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六百二十一章 冲突(下)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还是读书人心黑啊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六十六章 生员(六)-局势危急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决定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胜之后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无头绪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顿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五百五十章 张昭的微笑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看他起高楼(完)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子监改革(上)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两百零三章 采购清单第两百六十八章 尾声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三百零七章 尘埃落定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六百五十三章 结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凤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枢密院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获胜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