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传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昭念着这万年的开场、退场台词离开万寿宫这间偏厅中。心中长长的舒一口气。

弘治皇帝坐着,看着张昭的身影消失在宫殿中,悠悠的叹一口气,“唉…”

老太监萧敬躬身道:“皇爷…,可是新秦伯奏对有误?”此时旨意他已经写就,送往内阁中润色、签押、明发。

弘治皇帝摇摇头,唏嘘的道:“希望朕将来在九泉之下不后悔今日的决定吧!”

人的身体不好,意志就会消沉一些。

这场君臣奏对,张昭洞悉弘治皇帝的想法,强调的是征讨鞑靼之难,必须要稳住。正所谓:十年改革,十年生息。先修内政,再御外敌。

然而,张昭能“过关”,却是因为弘治皇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他。弘治皇帝是想:张昭年及三十,肯定不会如二十岁这般鲁莽,会贸然发起国运之战。不考虑自己妻妾、儿孙的吗?

但同时,弘治皇帝作为一个执政多年的帝王,政治上非常成熟。他总觉得张昭用“太年轻”这个理由把“平北策”变得太快。焉知日后张昭不会变?

只是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制衡”张昭日后变卦的思路。

此时此刻,他也只能选择信任张昭。毕竟张昭的“奏对”还是符合他的胃口的。他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去自断臂膀吧?

萧敬低着头,搞不清皇爷的烦恼在何处。坐在这个宝座上,皇爷也很难啊!

张昭晋升为“一等伯,食禄一千户”的消息随着宫中的谕令到内阁中随即就传开。

明代圣旨的流程是:皇帝下达指示,由近侍们书写。这个近侍可以是司礼监太监,也可以是随侍的翰林学士。然后,送到内阁去拟旨。圣旨的执笔者就是翰林学士。

正式的圣旨文本写出来后,还要送到宫中,也就是皇帝面前去复核,用印。通常司礼监会帮助皇帝完成这个工作。圣旨再到内阁中,由阁臣们副署。再下发到六科。六科给事中不驳回的话,则归档、明发天下。

从这一连串的流程中可以看出,只要关注宫中动静的人很容易就得到消息。

正午时分,正西坊的武安侯府中。

世子郑宏正招待着他的便宜大舅子阳州先生吃酒。两人推杯换盏,在美妾的服侍下谈兴正浓。

大肌肉块头猛将形象的世子和中年文士形象的名士详谈甚欢。

阳州先生道:“张昭进宫见天子。看似是向天子汇报奴儿干都司战役的结果。大将军回京嘛,总归是要面圣的。但他实际上是想利用圣眷保全自身。但是天子怎么可能再信任他?”

郑宏道:“那是当然。张昭胆子不小啊。不仅仅手握新军营,还将辽东十万大军掌控在手中,听闻他还想将大宁都司的兵权彻底控制住。那个谁,叫什么来着?”

阳州先生笑呵呵的道:“吴臣。张昭麾下的第一大将。原本是他管家的儿子被提拔起来。张昭任人唯亲,可见一斑。”

郑宏拍着桌子道:“就是他。我听我爹说,张昭给朝廷上奏章推荐此人出任大宁军副将。呵呵,他倒是想得美。蓟镇军本就是全部是他的亲信,现在新组建的大宁军也要掌控在手中。那大宁总兵定西候蒋骥岂不是要被架空?想屁吃呢!”

阳州先生吃着一筷子牛肉,慢悠悠的道:“世子,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张昭此子就是仰仗圣眷肆意妄为,堪称国贼。不过这个贼子今日要付出代价。”

郑宏仰头大笑,“哈哈,哈哈!来,阳州先生你我共饮一杯。今晚去东楼鉴赏花魁,庆贺张昭倒台。”

弘治皇帝的性格,即便是郑宏这种满脑子女人和肌肉的小青年都知道。张昭进宫不会丢掉性命。但丢掉权势却是肯定的!

郑宏一杯酒喝完,扭头冲门外喝道:“宫中的消息还没有来吗?”

外头候着的长随赶紧道:“世子,小的这就去外头看看。”拔腿就走,还没出院子的月门就被赶着来送消息的一名仆人拦回来,一起汇报最新情况。

阳州先生一身月白色的文士长衫,笑吟吟的捻须,听着武安侯府下人的汇报。

“世子…,内阁里的书手有消息传来。天子晋升张昭为一等伯,食禄增至一千户。”

长随本来是弯着腰汇报,但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噗通”一下跪在地上。

阳州先生脸上的表情顿时凝固住,“这…这怎么可能?”

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明白这道圣旨意味着什么?换言之,天子并不介意张昭执掌整个后军都督府辖区内的兵权。而这怎么可能?张昭的圣眷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吗?

“啊…”郑宏心里头一股无名火涌起来,咆哮着就手将杯子砸在长随的头上。

刚才他有多么的得意,现在脸就有多么的疼!

长随额头上一缕鲜血流出来。

阳州先生只是个搞书法的举人,郑宏更是不学无术有一把子力气的武勋子弟,他们两个对当前的局势懂什么?不客气的说:你们懂个屁!

郑宏长随额头上的这缕鲜血只是个开始!

张昭临近中午时才从西苑里出来返回家中。此时消息已经传开。

午饭后,幕僚赵师爷、崔坤,亲卫首领王武径直到小安镇中来找张昭。

张昭回京,幕僚们算是他私人开工资,赵师爷、崔坤等人都住在他隔壁的院落里帮忙招待来访的客人。张昭如今的门第,和李东阳李首辅比不了,但并不算冷清。时常有人来递帖子拜会,或者求举荐。当然,张昭是不会见的。

其余人等如于参谋都是住在军营中。新军营的士兵虽然都在外驻守,但是城北的军营中还有后勤部门在。

而王武跟着张昭在外辛苦大半年,张昭给他放假和妻子团聚。他身边的亲卫用的其他人。

“大帅,恭喜啊!”张昭刚从花厅外进来,赵师爷就起身拱手一礼,喜气洋洋的说道。

这位出身于前三边总督史琳幕府的师爷如今和张昭是荣辱与共。

张昭就笑,摆摆手让王武和崔坤坐下,道:“正好你们都来了。咱们议一下接下来的行动。”

第九十五章 是谁?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中会议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夺第八章 试探、诈唬第两百二十九章 张相公第两百一十四章 我们的淬炼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两百七十二章 面圣(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第七百三十四章 杀!杀!杀!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第十二章 宫中太监(上)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昭的圣眷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十九章 销售、架构、将离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六十六章 生员(六)-局势危急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四百五十章 震慑和收割第四十五章 争抢(上)第四十二章 刘瑾的建议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个邀请、战报第一百九十八章 报捷(上)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涟漪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干二净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战将起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争的氛围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七章 刘大户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四十五章 争抢(上)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鸣惊人(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尔哈部的抉择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见(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四章 酒楼(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齐聚阿城(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五百七十四章 终章(中一)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张昭的圣眷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临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八十二章 初见太子(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圣第十五章 青龙镇之行(上)第两百七十五章 收获、回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