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

二月初五,在京中的报纸们还在孜孜不倦的争吵、猜测时,朝廷忽而明旨发出,重设枢密院,任命新秦伯张昭、英国公张懋为枢密副使,节制中外诸军事,为御前会议成员。

这道任命看起来很简单。翰林学士们用骈体把圣旨写的词藻华丽,只是关键的几句就是那几句。很简单的。

但是,这份简单的任命不简单啊。一句“节制中外诸军事”这给权限可是足够的大。

很显然,五军都督府都归其管辖。五个战区之下便是各地的火器军、常备军,并且下辖各布政司、府、县对应的都司、卫、千户所管理预备役、征兵、抚恤、退役等事务。

而一些不在纸面上的私下协议外面自然是不知道的。

报纸上还在分析:从张昭的惯常做法来看,很大概率五军都督府将只会管都司、卫、千户所的事务。而火器军、常备军将会直接归枢密院管理。

张昭和英国公张辅预估会斗起来。诸如此类种种。

在这纷杂的喧嚣之中,枢密院之事就此尘埃落定。

李幽自元宵节去城北小安镇上张昭府里和张昭见过面后,至二月份这段时间,一半在忙碌一半在休息。

之前,张昭预支给他两千元,用以搞臭寿龄侯和金夫人。在舆论转向枢密院之前,他都是在士林、青楼、报社中出力。真理报上大骂张鹤龄的文章、氛围,他亦是有贡献的。

不能拿钱不干活不是?

但一周之后,京师的舆论焦点转向“设立枢密院”这个话题,他的“动作”被张昭叫停。实在是在大势之下,他再骂张鹤龄也骂不出浪花来。

不过今日他却被张昭叫去新府邸中吃酒。

马车顺着城北宽敞的水泥大道平稳的行驶着。李幽坐在马车中,手里拿着一份论道报,上面正是朝廷昨日明旨设立枢密院的消息。还附带着有几篇分析文章。

“呵呵。”

李幽不屑一顾的将报纸留在马车中一旁的小案几上。以他的智力当然看不上报纸商文章的政论分析。

到底是子尚棋高一着啊!

从他的角度来看,重设枢密院不就是对武安侯郑英的反击吗?叫你这老小子纵然儿子作恶,叫你因卫所改革、军事改革对子尚不满?叫你和张鹤龄混在一起!

当然,子尚顺带着捞了一把大的。

接下来,子尚的目标肯定不是和英国公在枢密院争权!而是要整张鹤龄,巩固美食镇的基本盘。

李幽思忖着,马车一路从越发繁华的新军集穿过。小镇上各种饭馆、茶铺、店铺林立。一栋栋六层高的水泥楼房屹立着。

到张昭的新秦伯府中,李幽被一名仆人引着前往河边的小亭之中。张昭已经等候在小亭之中。

他穿着一身舒适的青衫,做书生装扮,腰悬一只名贵的鱼形玉佩,身姿修长挺拔,笑着道:“子远前些时日辛苦了。坐。”

说着话,把辽东沈阳来的两封书信收起来。是韩韵和董璇分别写给他的。一同寄来的。这两封信他已经看过一遍,此时在春风中重读,亦能感受两人殷殷的情意。在京中的斗争告一段落之时,他亦想念着她们。想和她们认识的那份悸动,想她们在他身下青涩又迷人的美人风情。不知道她们在沈阳城中学业如何?

“哪里辛苦?我还得着子尚兄安排第二阶段的事。”李幽也不问张昭的私事,洒脱的拂袖坐在小亭中铺着坐褥的石凳上。

张昭仰头一笑,“子远果然是才智之士。”

这时,仆人们送来瓜果,点心,一瓶红酒。

张昭指着酒瓶笑道:“这时西域产的葡萄酒。有商人往河西走廊贩卖。三原王家那边知道我好这个,特意搜罗一批给我送来。子远,你尝一尝。”

李幽品着红酒,学着张昭拿着高脚玻璃杯摇晃着,看着张昭新府邸中的人工河,说道:“子尚兄,朝廷昨日明旨发出来设枢密院,算是给近日朝野纷争作出一个了结。我却是有两个疑惑。”

“你说说看。”

李幽道:“第一,你和英国公张懋日后相处?第二,刘大夏还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枢密院如何和兵部相处?”

张昭听的一笑,道:“我和英国公怕是会有点芥蒂咯。”

前些时日王华来访,实际上是朝堂中的中间派们的一次“调和”。他把到手的权力拿到,把英国公“那份”作为交换,换取刘大夏退让,通过设立枢密院的提案。

昨天英国公的第三子张铭过来,说起去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事,顺路表达了不满。

换言之,他和英国公的关系是有矛盾但大略还过得去。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他和英国公要是通家之好,来往密切,那真要引起很多人的担忧。

张昭交易的部分给李幽说了说,道:“子远,关于金夫人的舆论可以发动了。”

李幽嘿嘿一笑,“你放心吧。”

相比于张昭和李幽闲谈时的轻松,武安侯府中的气氛颇为压抑。

武安侯郑英在内书房中喝着闷酒,由一名美妾陪着。

而回家嚷嚷可以和寿龄侯府联合给张昭一个“教训”的郑纲则消失不见,不敢在父亲面前冒头。

谁都看出来寿龄侯其实没把张昭怎么样?最近一段时间,他不就在美食镇上消停了吗?

武安侯府的老太君对外面的变化没有什么感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精力、心气再为孙儿出口气。

“唉…”郑英长长的叹一口气,颓然的搂着美妾的细腰。

张昭还没有刻意的去针对他,他已经感受到寒意:他已经失去御前议事会议的资格。

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五百六十五章 胜却(中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三百八十七章 张昭的提议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五百九十七章 协商(上)第两百九十章 激辩(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选择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七十七章 尾声(下)第六十三章 生员(三)-依仗第二章 刻不容缓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了解情况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宫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态(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九十一章 帝与后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遥的淬炼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换你三封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动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礼(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标准套餐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四百二十九章 斩,兵出燕山第两百五十四章 闹上门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三百零四章 汤玄策的人生(下)第三百九十章 张昭的圣恩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六百六十章 双管齐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将开业(求订阅哦)第五百三十五章 将要结束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五十五章 成长(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四百六十九章 树大招风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让你传个信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虏策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四百零七章 新军营的战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谈一谈的方式第八十二章 初见太子(上)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第五百七十四章 终章(中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阳城中(中)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愿效法前贤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么话题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兄第一百六十一章 钢枪如林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却(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