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

“瑶瑶,别动。”张昭扶着周雨瑶的肩膀,帮她把头上沉重的凤冠取下来,见美人低着头,俏脸绯红、滚烫,已是娇羞至极,握着她的小手,温柔的道:“瑶瑶,我们先喝交杯酒。

在聊话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我早上读你的信时一直在想,你为什么要问这个呢?是担心我们因书信交流,把该聊的话题聊完,还是担心我们见面生疏,不知道聊什么?”

周雨瑶给张昭牵着,心中的忐忑、紧张感稍微减退,走到卧室正中的八仙桌边,抬起头看张昭,眼波流转,红唇轻启,轻声道:“写的时候是担心我们没有话题可聊,等进张郎府中却是担心不知道和你聊什么。”

“怕打破书信中的那份美好?”

张昭微笑着倒酒,燕燕过来帮忙。

他不否认他馋瑶瑶的身子。人,骗自己是最没意思的事。但心中对她亦是有好感、情意。

一个月前在知行酒楼中,见她被他看一眼就娇羞不胜的美态,心中一荡,亦有燕燕的话对他的触动,他耽搁了她三年,让她从一个人人都想求娶的小娘子变成老姑娘。

十九岁未嫁的小娘子在大明朝相当于剩女。

所以,不管是从馋的角度,还是有一点愧疚、补偿,他有点想和她交往。

只是中间被兵事耽搁一个月。在香山的“长生观”中,他和她闲聊,扯到数学,地理,历史,方才知道她的内涵。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小娘子让他挺好奇的,让他亲近。

所以,在雷阵雨中,在幽寂的道观楼阁中,他抱着她亲。那一幕幕令他回味。小娘子娇羞的美态,婉转相从的可人。

他定下婚事,却不想以“牛嚼牡丹”的方式将她纳入房中,留在身边。

所以赠她龙纹玉佩定情,换她三封情书,增加相互的了解,打开她的心扉。

所以,在此时他不想打破一个小娘子对爱情、婚姻美好的憧憬,直接就灭灯休息。那太流氓。而是和她聊天,进行婚姻的仪式,消除她的紧张,呵护着她。

“嗯。”周雨瑶点头,看着烛光之下带着发自内心为她高兴名为丫鬟实为妹妹的燕燕,心中再踏实几分,接过张昭递给她的酒杯,将手臂弯过张昭的臂弯,饮下美酒。

滋味甘甜。

仪式成。周雨瑶感觉自己内心中仿佛有某种东西升起来,她现在才在羞涩、紧张之余切实的感受到,这是她的新婚时刻。而她的夫君让她倾慕。

张昭也没顾忌燕燕在旁,将一身红衣明艳动人的周雨瑶搂着,温香软玉的大美人娇柔的依偎着,他微笑道:“瑶瑶,那么你是想听我聊正经的话题,还是想听我聊不正经的话题。”

周雨瑶抿嘴一笑,觉得自己傻乎乎的,但又感受到他的体贴。给张昭这么问,没觉得尴尬,只是觉得颇有意趣。

但她终究只是还是少女,在张昭怀里摇摇头,不肯回答。她出阁前母亲教她很多知识。所谓不正经的话题,她想也想得到是什么。

燕燕开朗、活泼,这时觉得自己有义务“助攻”,道:“老爷,正经的话题是什么?不正经的话题又是什么呢?”

张昭笑着捏捏燕燕白皙娇美的脸蛋,青春娇美的燕燕娇羞的低头,这会才意识到她是通房丫鬟。

张昭道:“正经的话题是,我准备过两天去两淮查盐商,新婚燕尔,我不想分离,想带你们两个陪我去江南。你们去不去?”

周雨瑶清声道:“我去。”

张昭笑道:“不正经的话题是,燕燕,当日在香山急救,事急从权,但是我打算对你负责。你是愿意,还是愿意呢?”

周雨瑶抿嘴轻笑,“张郎,你连说两个愿意,是不是少了一个‘不’字呢?”

燕燕白张昭一眼,大发娇嗔的道:“老爷,你色死了。”

张昭哈哈一笑,将周雨瑶抱起来。“啊…”周雨瑶惊叫一声。张昭吩咐道:“燕燕,别吹灯。”

夏季的夜里有些热,到清晨时才变得凉爽。后院里栀子花的清香随着清风从纱窗处飘进来。

张昭看着蚊帐里的两朵娇花、可人儿,小心翼翼的起床,他不想惊醒她们,到庭院里附带的卫生间里洗漱。

他府里的各处小院都是改造过,和现代生活差不多,都挺便利的。否则,按照大明的习俗,他还得叫小丫鬟们送来青盐和柳枝,水。

牙刷和牙膏,国泰商行也有卖的,但技术不怎么成熟。张昭在明朝生活这么几年,对柳枝和青盐刷牙反倒是习惯了。

待他回来,周雨瑶和燕燕两人已经在穿衣起床。闲话几句,聊着天气、栀子花、往事。情意绵绵。聊什么其实不重要的。

张昭带着周雨瑶到正房大院里的给婉儿倒茶,与其她美妾见面,相互赠送礼物。时间流逝的飞快。约定晚上一起吃饭,周雨瑶和燕燕先回去休息。

张昭到外面,将心腹幕僚赵子龙叫来。

赵子龙笑呵呵的拱手一礼,“恭喜大帅。”昨晚的喜宴他就住在新秦伯府中,自然也是参加了的。

张昭满面春风的点头,道:“子龙,以我的名义写一封奏章。京师这里的盐务公司不会有什么障碍。两淮那边还没动静。我去两淮查一下刺杀案。”

张皇后告状失败,那些盐商就等于是砧板上的肉。相信以户部尚书侣钟对这些人的痛恨,还有作为“财相”的职业素养,肯定会把盐务公司控制住。

赵子龙是文案好手,精于此道,捻须道:“大帅放心。另外还有一事要大帅定夺。李逍遥取得归化城大捷,大帅组建的枢密院算是彻底的掌握权柄。如今天下归望。反应出来,就是大帅府邸这里门庭若市。我和崔季珪两人接待不过来。还请大帅再调拨几人来帮忙。”

张昭道:“大明官场的陋习啊。我在京城的人情往来也没多少,其余的人怕都是来走门道的。”

“是的。”

张昭道:“国家选材,靠的是考试。想要出仕,认真的研读枢密院等衙门的章程就是。我回头给小二说一声,派一组亲卫来维持秩序。都弄走。我也不需要这些人来帮我维持名声。”

他和李东阳走的是不同的路线。他并不需要通过门客、士林这种传统的网络来维持名声、口碑。或者选拔一些人才。

他靠的是学校、报纸这一套。用学校来选拔自己人,用报纸来维持对舆论的影响。

赵子龙觉得这样不好,被拒绝上门的那些人必定是怀恨在心啊,但他终究不是劝谏的人,道:“好的,大帅。”

弘治十七年五月十六日,张昭上奏章自请前往两淮清查盐商,组建盐务公司。天下瞩目。

这意味着朝廷要再一次的、动真格的调整盐法。而盐法牵扯着多么大的利益啊!

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中会议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二十二章 恶客上门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响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两百三十八章 张昭的收获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的婚礼(上)第七十一章 生员(十一)-反攻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种人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发枪试射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举荐王守仁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决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两百九十九章 报名真理第两百七十二章 面圣(上)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四百二十章 愤恨、初战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子监改革(上)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第六百三十章 谁算计谁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让你传个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风沉醉的夜晚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五百零六章 煲汤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子监改革(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勋集团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第两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十八章 进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当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军议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传回京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结盟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澜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