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曹文诏】

而对于韦宝的财力,高第更是没有半点怀疑,知道韦宝这一次能在山东搞赢本地十数万大军,靠的就是银子,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一样能让军队卖力。

这就让高第更兴起了与韦宝交好的心思。

觉得自己花费了一对价值十多万两的军事重镇换来与韦宝交好,这对金狮镇纸,真是花的值得。

“都是浅见,相信高大人也是熟知军事的,我说这些,就是要向高大人表明心迹,我与高大人是站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至于我的恩师,依着我看来,恩师对人情是非还是少了一些关注。得罪了九千岁,就算强行留在任上,也是吃力不讨好。况且辽东本来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地方,不如趁着威名到达了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将来若是有兴趣,再复出的时候,仍然是擎天一柱!”韦宝道。

高第深以为然的点头道:“韦大人说的好,说的是真好!若是孙大人能想明白就更好了。的确,孙大人现在退下来,整个大明都会心生挽留,将来朝廷不得已再度启用孙大人,得多风光啊?知道这话,我说不合适,恐怕只有韦大人能私下劝一劝孙督师了。”

“其实我说这种话也不合适,毕竟我是晚辈,是学生,是弟子。”韦宝摇头道:“可以孙督师的声望,除了陛下,恐怕也没有的地位在孙督师之上了,我到时候只能姑且一试吧。”

高第闻言大喜:“那就有劳韦大人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高大人,我要迎娶辽西吴襄的女儿,这几日便要办喜宴,所以想请您和几位大公公早些随我去辽西,这样我也能显得有面子一些。”韦宝道。

“哦?韦大人不是刚刚娶了国公爷的女儿吗?这么快又要娶亲啊?”高第闻言有些意外道:“国公爷知道了会不会不太高兴?”

“不会,我老丈人对我很好,我也对他说过了。”韦宝笑道:“我娘子还会亲自去辽西出席呢。本来我认识吴襄之女在前,认识国公府在后,于情于理我都不能负了吴家女儿。”

高第点点头,认可韦宝的观点,并且对于韦宝能与英国公相处的这么融洽很佩服,这种娶妾室的事情,又是在新婚之际,别说是英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就是普通大户也不会乐意的,而且韦宝还能带国公女儿一起去辽西,这得多有本事啊?

“这事好办,明天我请客的时候,对几位大公公说一声,他们其实什么时候走,是无所谓的,主要看咱们两人。”高第笑道:“知道朝廷为什么每次派几个太监当监军吗?一来是怕底下有什么事情,朝廷和陛下不知道,二来是怕军队控制不住。最后嘛,就是怕只派一个太监的话,好处都让一个太监拿了,所以通常都是派三到四个太监。像辽东这么重要的地方,更是派了三个大太监!他们知道辽东没有什么油水,别说三个大太监,就是一个大太监都不乐意去,谁不想去江南那些重镇捞油水啊?所以,几位大太监对于什么时候去辽东是无所谓的,完全看咱们俩的意思。”

韦宝哦了一声,这些事情,谁不知道啊?不过韦宝知道高第这是没话找话说,用大家都知道的不是秘密的秘密来显得与自己亲近罢了。

然后两个人没话找话说的闲聊了好一会儿,彼此尽情表达了一定要好好合作之后,才依依不舍的辞别。

次日,韦宝与高第,又中午晚上的接着陪三个大太监喝酒吃饭。

三个大太监听闻韦宝急着去辽西娶亲,一口就答应了。

刘朝为了显示与皇帝关系很好,还自告奋勇的要为吴襄和吴襄老婆讨个册封,以让韦宝在对方面前显得有面子。

其实韦宝并不在意这些事情,韦宝知道吴家也不是很看重朝廷这边的册封,他们是边疆世族,最在意的是手下的土地和人马,朝廷的虚名,对于他们来说没啥用。

而且以韦宝与皇帝的关系,韦宝要是亲自开这个口,皇帝也一定会答允的。

但是刘朝既然自告奋勇的,韦宝还是好好道谢了一番,并且送上了上千两纹银表达谢意。

惹得胡良辅和纪用都暗暗后悔没有刘朝反应快,应该主动帮韦宝做这个事的。

韦宝现在在宫里面的声望实在太高了,因为不像外界,外界都搞不清楚韦宝与魏忠贤的关系,只觉得韦宝是个亲近与魏系的官员,并不会将韦宝当成铁杆阉党看待。

而宫里面的太监和宫女们是将韦宝当成铁杆阉党看的,魏忠贤身边的人也都差不多知道韦宝与魏忠贤的关系很亲近。

与魏忠贤亲近,就等于与皇帝亲近,加上韦宝出手又大方,哪个太监不想着为韦宝办事啊?

抢不到的都会后悔。

再过一日,韦宝与高第,还有三个大太监带着人马启程。

一行一共一百多人。

高第带了几个书办,还有家丁,然后是一队兵部的差役。一共三十多人。

三个大太监带着十来个小太监,还有东厂的一队番役,也是三十多人。

算韦宝的人最多,韦宝带在身边的是贴身护卫,都作家人装扮,一共一百人!

还不止,随在这一百多人身后的,还有张美圆、吴雪霞、王秋雅、贞明公主、杨雪和熊欣儿她们所在的总裁秘书处的人和充作家人的总裁秘书处下面的办事人员,这就有三百多人,此外还有大量的天地会统计署的人和总裁卫队的人在暗中保护,这些人有上千人!

为了不显得夸张,这大队人马要么藏于暗中前进,要么拖在后面。

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太监们养尊处优,加上生理问题的缺陷,不能受到颠簸,所以走的又慢又稳当。

花了两日,才只是走到迁安,连永平府都还没有到。

迁安是最靠近辽西的蓟辽一处军营,韦宝便对高第和三个大太监提出去蓟辽的军营看一看。

本来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高第说是辽东经略,其实也是蓟辽的经略,他的位置与孙承宗是重合的,其实权力范围是同样的,这些军营已经是他麾下该管的了。

但是高第为难道:“这怕是不妥吧?恐怕孙督师知道以后会不高兴,不如加快一点脚程,争取子时之前抵达永平府,到那里安歇最合适。要是觉得累了,可以在永平府歇两日,再去山海关。”

“哎,既然都来了,现在还只是黄昏,看看军营,然后在这里欣赏风光,吃点酒菜瓜果,不是更好吗?我是怕几位大公公劳顿了。”韦宝笑道。

刘朝点头道:“不错,蓟辽的军营,不正是高大人的地盘吗?韦大人也是御赐的监军,咱们别说该管着他们,就算是咱家几个人只是来办事的太监,他们也不敢不接待。”

太监们在京城还好点,不说夹着脑袋做人,反正也稍微收敛一点,毕竟京城的官员太多,谁知道哪个就捅了内阁的篓子,或者能直接捅娄子捅到哪个皇亲国戚那里去,或者捅到陛下那里都有可能。

但是一旦出了京师,太监们一个一个都嚣张的很,摆谱摆惯了的。

因为在京城被压抑的太久了。

另外,外地官员,到顶也就总督、巡抚、布政使、总兵这些大员,再下来是府州县官员,或者卫所官员,那就更上不了台面了。

这些人,在他们这些能见得到皇帝的大太监面前算什么啊、

在大的太监看来,凡是不是京官的,当的再大,在京里面也是有上级的,不算什么。

高第听刘朝都这么说了,只能答允。

然后高第派人去通传守卫迁安的营官。

迁安是一座很正统的边城,几乎驻扎的都是兵马,没有几个老百姓。

韦宝每次来往京城,都不太爱走迁安这边的官道,一路上都是蓟辽的兵营,盘查太多。

韦宝喜欢走永平府下面,靠近河间府那边快马揷过去。

守卫迁安大营的门官见到了蓟辽经略高第的名帖,不敢怠慢,急忙去通报守将,游击将军曹文诏!

韦宝对曹文诏是有一定认识的,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属于土生土长的蓟辽人,是不是世袭兵将不知道,是的话,也是最低级的那一种,因为曹文诏是受了军功升迁的将领,而不是世袭的将领。

曹文诏的勇毅而有智略在明末是赫赫有名的,如果有个什么排行榜,不算上儒将,光是算武将,曹文诏在明末应该能排在第一,有堪比吕布的勇武。

曹文诏是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后面官至总兵。

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曹文诏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

韦宝对于这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人会关注一下,但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韦宝的目光主要还是在管理上,在地方的治理上,这些事情,武将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而且天地会走的是热武器路线,韦宝走的不是冷兵器路线,不依仗兵多。

天地会说是有二十多万军队,但都是警备司令部的编制,真正的陆军不过三万人,陆军才是出征打仗的。

而且海卫队有一万多人,这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陆军的建设方面,韦宝看重的是热武器,海军方面的建设也一样,韦宝看着的是机械化,火炮,铁甲,蒸汽机,一切近代元素。

曹文诏接到了汇报,有点纳闷,不知道高第为什么不提前打个招呼,跑到迁安来做什么?

曹文诏是在熊廷弼手里被提拔的,又是世代的蓟辽人,对蓟辽的高层很忠心,所以在熊廷弼倒霉之后,曹文诏对于孙承宗也是挺忠诚的。

不过,说起来,高第是滦州人,和孙承宗一样,也是蓟辽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这些大官之所以能坐上蓟辽大佬的位置,地域性也是朝廷重点考虑的范围。

像是后面,在原本的历史中,像袁崇焕那样的南方偏远地区的人有机会成为蓟辽大佬,那就完全是偶然的了。

也说明袁矮子的确很能忽悠,忽悠了皇帝不说,还能忽悠各方势力默许袁崇焕上位。不容易的。

曹文诏也不敢怠慢,急忙亲自迎接出来。

韦宝一看曹文诏身材高大,一声盔甲威风凛凛,一看就是传说中的,堪比吕布、关羽、张飞那一类的猛将。

虽然对于冷兵器大将,韦宝并不感冒,尤其因为怕遭人猜忌,韦宝也很少与军队将领接触,但是还是很欣赏的。

韦宝也见过不少大明的大将了,若是每个人都有曹文诏这种样子,相信大明的军力肯定能提升一些。

热兵器部队,现代化战争,主要不靠哪一个指挥员,靠的是理念和信仰,还有纪律,服从,组织,当然,将领也很重要,需要的却是一大批将领。

光一个师长下面,至少就得有几百个少尉级别以上的军官。

冷兵器部队就不用这么多。

这回韦宝作为监军的身份,身份不同了,虽然还是文官,但与军队的关系很紧密,了解军队和接触将领,都属于分内的工作,不需要避嫌,所以可以大大方方的与将领接触。

否则,大明是很忌讳文官与武将套交情的。

如果每个游击将军都有曹文诏这个样子,不得了了。

“末将迁安游击曹文诏拜见经略高大人,监军韦大人,刘公公、胡公公、纪公公!”曹文诏亲自到城外下拜道。

“曹将军请起来吧,我们途经此地,要看看你的军营。”高第和蔼的道。

曹文诏称谢之后,带着守卫城门和他的两个侄儿曹变蛟和曹鼎蛟,还有一众亲兵起身。

韦宝光是从这几个人身上,就感觉到曹文诏的兵带的不错,曹文诏的兵都有一股气,不像辽西那些韦宝常见的边军,一个个总是有气无力的模样,只有在欺负老百姓的时候才能看出气势来。

“经略大人和监军大人到来,还有几位大公公,我们小地方理应款待,只是未曾接到督师大人军令,不敢随便点齐兵马给经略大人和监军大人阅兵吧?”曹文诏道。

韦宝有点无语了,感觉曹文诏怎么情商这么低、给不给看的,你先请大家进城再说吧?在城门口说什么鬼啊?

高第闻言也变了色,感觉面子有些挂不住,尤其还当着韦宝和三位大太监的面,只能呵斥道:“大胆,本部是蓟辽经略,蓟辽和辽东一切兵马归我节制,你的兵营,我如何看不得了?若是现在建奴打过来,也要等孙督师的军令吗?”

高第到底有本事,大帽子一压下来,让曹文诏很尴尬,急忙道:“请经略大人万万不要误会,现在不是建奴没打过来吗?这两者怎么能一起说呢?不知道这样可否、等我火速派人去请示了督师大人之后,再请经略大人检阅,如何?”

韦宝呵呵一笑,不等高第发怒,因为韦宝已经看出高第是真的生气了,真的感觉面子挂不住了。

韦宝抢先道:“曹将军,就这样吧,先安排我们随从住下,明日检阅你兵马,也是可以的。”

【0606 仁穆大王大妃的决断】【0103 谭疯子】【0663 翰林院编修和詹事府主簿】【0893 从键盘侠到统治阶层】【1047 大气的韦总裁】【0043 国民大帅哥】【0001 带着铁甲舰到大明】【0275 顺风顺水提早交卷】【0702 气上头的上万官员】【0322 穷疯了的韦宝】【0165 斩草除根】【0013 小宝】【0601 韦宝化解重臣的杀手锏】【0717 一堆熟人找来】【0382 吴三凤的帮手来了】【0446 韦宝的人头已经涨到三四百万两纹银了】【0439 口才好溜的吴三凤】【0930 两军同时抵达】【0160 调兵围剿柳子帮】【0265 有点gay里gay气的书院】【1005 政治婚姻】【0115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下】【0588 破釜沉舟的韦宝】【0162 满载而归】【0958 丁绍轼】【0126 谭疯子醒了】【0894 号称六万的大军入关】【1031 战争扩大化】【0851 努尔哈赤很纠结】【0385 吴三凤祖可法用计】【0861 浑河岸边】【0947 黑暗的时代】【0926 曹文诏来援救】【0446 韦宝的人头已经涨到三四百万两纹银了】【0079 惹到大人物了】【1020 宁远换防】【1073 毛文龙的确伟大】【0691 阻止韦宝升迁】【0681 宫里宫外】【0630 市价的一倍半】【1043 历史节点上的建奴】【0568 韦宝与毛文龙达成和解】【1068 乌兰图雅琪琪格】【0534 李适中计了】【0089 十九条好汉排成排】【0942 中原之难】【0518 前往朝鲜】【0535 李适和韩明琏】【0367 韦宝和吴襄的深度交流】【0638 连手机都不让带】【0270 山海楼请同窗】【0341 侯三升上尉谭疯子降少尉】【0919 韦爵爷的发展目标】【0453 廖夫子和宋应星】【0100 一栋大木屋】【0433 韦总裁上锦州城见孙承宗】【0962 都是韦宝没有想到的】【0021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0157 向田尔耕借人】【0565 节外生枝的毛文龙】【0103 谭疯子】【1054 封公爵】【0094 吴家大公子】【0421 韦宝见刘兴祚】【0361 九成还活着】【0061 购置些建筑材料】【0061 购置些建筑材料】【0511 要啥没啥的韦总裁】【0515 韦宝那一首连吴襄都能打动的歌曲】【0164 跟江湖奇士学过点看相】【0734 陪皇帝逛花园】【0669 御前打架】【0402 毛文龙第一次对袁崇焕起杀心】【0555 打翻天的辽南】【0194 打出深井水了】【0650 九千岁的气场】【0757 杨涟终究还是死了】【0162 满载而归】【0865 和谈有重大突破】【0752 感性的天启皇帝陛下】【1026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0540 偷袭辽阳城】【0661 最帅探花郎】【1012 盛世之梦】【0038 这也能一起玩?】【加更6】【0267 正式成为大明一学子】【0860 防御能力当世无敌】【0172 小宝要我吧】【0601 韦宝化解重臣的杀手锏】【0274 县试】【1000 聪古伦格格的信】【0130 老林子】【1067 韦公爷的升官神话】【0278 是海盗吗】【0746 都察院差役大发神威】【0586 李倧打赵贵人】【0214 穿越巨的利器】【0121 挂瓶】【0712 对刑部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