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射胡月(四)

直到下午时分,张焕才慢慢进城,唐军在城中的烧杀抢掠已经渐止,并实行了戒严,大街上空空荡荡,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

张焕没有停留,直接进了王宫,王宫是用白色的巨石修砌,十分坚固,但此时王宫里一片狼籍,唐军杀进城后,这里便首当其冲,不过从它华丽的壁饰和贵重的波斯地毯可以看出它曾经的富丽堂皇。

“参见将军!”贺娄无忌大步上前,向张焕躬身施一礼,“属下按照将军的嘱咐,将所有人都事先抓捕。”

他一挥手,士兵押着数十人上前,为首是名年老的贵妇,她身后跟着一名中年夫人,面目姣好,而在她们后面则全是年轻的男女,最大的二十余岁,而最小的仅七八岁。

“老年妇人就是胡酋的老母,后面的妇人是他的可敦(王后),其他人皆是他的王子和公主。”

“做得很不错!”

张焕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地笑道:“这次攻破回纥都城,我记你首功!”

“多谢将军!”贺娄无忌单膝跪倒行了个军礼,他忽然又想起一事,连忙从怀里取出一信,瞥了一眼回纥可敦道:“属下抓她之时,正看见她要烧这封信,属下手快抢了下来。”

“哦!”回纥王后急于烧毁的信会是什么?张焕不由兴趣大增,他接过信,信皮已经烧糊一角,不过没有损坏到里面的信笺,只见信皮上龙飞凤舞写着六个汉字‘登利可汗亲启’,张焕忽然觉得这字迹似乎有点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他随即取出信阅看起来,张焕的眼睛渐渐眯成了一条缝,这封信竟是崔圆写给登利可汗,要求共同设局将李系诱入西受降城,看到最后,他轻轻吐了一口气,这封信的意义不亚于他夺取翰耳朵八里。

“你看过这信吗?”张焕警惕地望了一眼贺娄无忌。

“没、没有!”贺娄无忌的眼光显得有些慌乱。

“没看过最好,若看过了就要立刻忘掉它,否则它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说着,张焕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贴身收好,他转身走出了王宫,大声令道:“去把所有抓住的回纥贵族给我统统带来。”

.........

雨下了停,停了下,直到两日后,一片灿烂的阳光才铺洒在翰耳朵八里城上,天空仿佛蓝宝石一般纯净,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中午时分,一辆又一辆的马车载满了回纥人的妇孺和老人开始被驱赶出城,她们抱着自己微薄的财产,小孩子的手里或许还抱着一只小羊,没有年轻的男子,他们大多数都在前线打战,而留下的年轻男人又几乎被杀尽。

十几万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故土,被唐军押着向南方而去,她们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过唐军告诉她们,只要她们丈夫或儿子离开大唐的领土,她们也将获得自由。

在城外,近千辆牛车满载着无数珠宝、黄金、绢匹,满载着回纥帝国数十年积累的财富。

而牛车两旁则跟着数万名汉人奴隶,他们有男子、也有妇女,甚至还有孩子,他们都是被回纥掳来的大唐百姓,妇女和孩子坐在马车上,而男子则编成民团,负责看管钱物和回纥百姓。

他们即将随唐军返回故土,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饱含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故乡亲人的期盼。

在队伍最前面,唐军则重点看守着近千名回纥贵族,他们中间有登里可汗的亲人,重要的大臣、摩尼教的高级教士,这些将是他张焕换取登里撤军的筹码。

“点火!”

张焕轻轻一挥手,唐军则开始在城中四处点火,事先已涂满了火油,黑烟迅速在城内各处冒起,其中最大的一股是王宫在燃烧,回纥贵族们呆呆地望着渐渐被熊熊大火吞没的都城。

牛车缓缓启动,吃力地向遥远的南方驶去.......

.......

六月初十,长安,大明宫宣政殿,关于册立太子的辩论同样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皇帝的宝座空着,张太后和崔皇后则身着朝服高坐在皇帝龙座的两旁。

这是一场将要决定大唐命运和走向的朝会,五品以上的职官和虚官都统统列席,甚至大唐许多退居幕后的元老也出席了,比如坐在左首第一个的,就是近八十岁的太师郭子仪。

立储君已成为共识,回纥人开出的价码不是大唐能承受得起,如果不愿割地也可以,那就需要拿出八百万匹绢,或者每年一百万匹,分十年付清。

先立储君,再立新皇,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李系的重要性,从而压低回纥人的价码,更重要是可以避免一国之耻。

在此之前,大唐的官场已经为此事暗中交锋几次,支持崔圆拥立李邈的有,同样支持裴俊立李遥为太子也大有人在。

矛盾越来越尖锐,前日太后欲进太庙问请先帝之意,却被兵部尚书韦谔率领三百余名官员堵住去路,双方从中午一直僵持到黄昏,太后才无奈返回太极宫。

朝会开始了,张太后首先开了个头,“各位爱卿,大家都是为了国事,希望今天的朝会客客气气商量,不要为一些无谓的争执伤了同僚的和气!”

她扫了众人一眼,提高声调道:“下面哪位爱卿先说?”

“老臣有话要说!”一直沉默而坐的太师郭子仪忍不住第一个站起来,这位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在叛乱即将结束之时,被当时的肃宗皇帝解除了兵权,赋闲回家,这一闲就是十五年,除了被李系封为太师便再没有任何建树,岁月催人老,转眼他便过了古稀之年,但他一颗为国效力之心却从未熄灭。他极力主张救回皇帝,还以回纥人颜色,但几份折子进了内阁皆似石沉大海,而今天这个机会他决心要抓住了。

“为什么不能派兵北去,将陛下解救回来?回纥人举倾国之兵而来,三十万大军都集中一处,其腹地必然空虚,如果我们以陇右军拖住他们,再用河北军绕袭他们的都城,实施围魏救赵之计,未必不能救回皇上,各位重臣与其在此商量后事,为何不主动出兵、抢得先机呢!”

郭子仪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的质问在大殿上回荡。

“说得好!”

和郭子仪抱同样想法的颜真卿也站了出来,他向张太后施一礼道:“太后,老臣以为郭老将军所言极是,皇上是一国之君,岂能任由胡酋羞辱,既然胡酋能举倾国之军来,那我大唐为何不能举倾国之军去,他有三十万胡兵,可我大唐却有六十万彪悍之军,两倍于敌,却为何连提的勇气都没有,我大唐人的血性到哪里去了?”

这时,皇后崔小芙也忍不住开口了,她低声对张太后道:“母后,我也以为两位老臣所言有理,为何不让大家讨论一番呢?”

张太后迅速看了一眼崔圆的脸色,见他阴沉不语,便立刻低斥崔小芙道:“后宫不可干政,这是祖训,我们不可忘了。”

崔小芙轻轻冷哼一声,便不再说话,什么后宫不可干政,她张良娣干政还少吗?

大殿里一片寂静,两个退居幕后的老臣搅乱了两派各自的布局,此刻,谁也不肯先出头,崔圆便给王昂施了一个眼色,王昂会意,他呵呵一笑走出朝班,“汾阳郡王、鲁郡公,你们怎么知道朝中大臣不想救陛下于水火呢?”

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非不想也,是不能也!回纥人举三十万倾国之军围困小小的西受降城,一人一块石头也能将它击为齑粉,却围困了一个多月,迟迟不动手,这是为何?他们是要和我们讨价钱,若他过早攻破城池,恐怕它就将一无所得,所以,我们才立储,而不是直接立新君,只有这样才能压下胡酋的漫天要价,早日将皇上救回来,若真依了二位的意思,直接发兵去打,恐怕兵未动,皇上命已休矣!”

“王尚书说得极是!”兵部侍郎张献诚也站出来补充道:“适才郭老令公所言,派河北军偷袭回纥都城,可是派多少呢?派少了无济于事,可派多了胡酋焉能不知,三十万大军分出十万来拦截,就会引发全面战争,更会危及陛下的生命,所以我赞成王尚书的建议,先立皇储,后立新君,再和胡酋商谈条件,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若陛下因为二位的鲁莽出了什么事,谁又能承担得起?”

“哼!”郭子仪重重哼了一声,他人虽然已近八十,但耳不聋、眼不花,崔圆给王昂使眼色时,他看得清清楚楚,人家对今天早朝早有定计,自己反对又有何用?郭子仪便不再说话,忿忿地坐了下来。

但颜真卿却不肯收场,他冷冷地对王昂道:“不知廉耻的一派胡言,当年安贼造反,我们颜氏兄弟在常山郡振臂一呼,数十万老弱百姓群起响应,这是为国也!张巡以区区弹丸小县,领数千饿殍之民抗击十余万贼军,无一降者,这是为义也!而现在堂堂的上朝之君被围困于绝地,天下千万百姓渴盼朝廷派大将率十万雄师驱逐胡虏,还大唐朗朗江山,但你们这些军机重臣却坐观不动,高谈阔论一月有余,任凭陛下受胡酋欺辱,试问你们将如何取信于天下?”

说到此,颜真卿头一昂,腰挺得笔直,厉声道:“我颜真卿不才,愿散尽家财募三千义士,北去解救陛下,以死来报国!”

说罢,他一拂袖,大步向殿外走去,大殿里一片寂静,嗤笑者有、羞惭者有、敬佩者有,每个人都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就在颜真卿将要走到大殿门口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在殿外响起,只见一名侍卫扑进来急声报道,“禀报崔相国,禀报太后,代郡发来八百里急报,回纥大军已经北撤,陛下无恙!”

“什么!”崔圆霍地站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仅仅是他,大殿里所有的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颜真卿一步上前抓住侍卫,大声问道:“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侍卫站起身,取出一卷快报高声道:“是河东军牙将张焕,率领三千骑兵深入胡地三千里,袭破翰耳朵八里城,俘虏数千回纥权贵,胡酋被逼迫而退兵。”

“好!好!”颜真卿仰天大笑,泪水从他眼睛里肆无忌惮地流出,他缓缓回头,一字一句地对群臣道:“你们看到没有?我大唐英雄辈出!”

.........

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263章 联姻双刃剑第316章 安西战略(六)第144章 使者第99章 争夺家主(一)第279章 连夜逃脱第26章 碎叶风云(七)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57章 君不知第5章 唐廷的决策.第381章 江淮风云(八)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19章 崔圆遇刺第286章 朝战风云(上)第348章 局势迷离(上)第32章 慈恩寺第124章 玄武门之变(中)第140章 真假粮商第51章 联姻难第147章 裴莹出使(下)第198章 事关重大(下)第52章 战朝堂(一)第172章 私塾第118章 崔张结盟第155章 会见崔圆第31章 长安行第18章 葛逻禄人的疯狂第195章 飞奴客第364章 张焕回京第195章 飞奴客第141章 棋高一筹第169章 视察会西堡(上)第402章 明远荐贤第32章 慈恩寺第54章 战朝堂(三)第208章 格局之变(五)第374章 江淮风云(上)第160章 两日风云(二)第100章 争夺家主(二)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43章 左相国第350章 吐蕃赞普的决定第77章 狭路逢第294章 风起星星峡第384章 困兽犹斗(下)第111章 马球谋士第375章 江淮风云(中)第243章 故人来迎第315章 安西战略(五)第6章 林芝堂(上)第266章 第三者是谁?第244章 长孙寿宴第385章 最后的较量(上)第411章 张焕的深谋第242章 万里孤军第386章 最后的较量(中)第307章 扼守张三城(中)第236章 回纥来使第398章 扑朔迷离第73章 争兵权(二)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340章 夜游长安第134章 谋取河西(中)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209章 格局之变(六)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336章 细微变化第154章 京娘的酒楼第68章 射胡月(一)第374章 江淮风云(上)第128章 枭雄本色(上)第10章 查旧帐(上)第371章 步步连环(上)第328章 安西战略(十八)第237章 明争暗夺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50章 凤翔行第315章 安西战略(五)第282章 各逞心机(上)第105章 争夺家主(七)第353章 张府赈灾第52章 战朝堂(一)第130章 三渡黄河(上)第415章 笔筒案(三)第413章 笔筒案(一)第41章 故人信第45章 年夜饭第49章 扣留叶哈雅.第41章 故人信第92章 马球队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62章 别佳人(上)第365章 大唐变天(上)第184章 上国小使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33章 碎叶风云(十四)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115章 颜杯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