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张若锦

次日,张焕一早便来到大明宫巡查,大明宫不仅是皇帝的生活居所,一些重要的权力机构,如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都位于大明宫内,此刻,大明宫内十分安静,百官们在各自的朝房内处理公务,外面空旷处只有一队队士兵在列队巡逻,还有就是送文书的马车来来往往,几个进京述职的地方大员则聚集在中书省衙门的台阶下聊天,等待着相国的接见。

张焕骑马从台阶前走过,他忽然听见有人提到了家主的名字,不由向几个地方官望去,那里一共有五个人,皆身着四品以上的袍服,他一眼便认出了其中一人正是家主的二弟平阳郡刺史张若锦,他也看见了张焕,不过他并不认识张焕,看了一眼后又继续闲谈。

张焕微微有些诧异,张若锦是平阳郡刺史,他怎么会在此时进京?现在进京述职的,都是剑南道的官员。

“张兄怎么会在此时进京?”旁边一个大嗓门官员似乎知道张焕的想法,替他问了。

张若锦连连摇头叹气道:“唉!平阳郡遭了旱灾,上报朝廷要求减租,但上书一个多月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没办法,只能自己亲自跑一趟了。”

“去冬天气异常,听说很多地方都遭了灾,尤其是你们河东一带最为严重。”

“可不是,今年河东大灾。”

......

张焕没有停留,直接从他们身旁经过,虽然张若锦说得光面堂皇,但张焕还是觉得其中有问题,朝廷在五天前已经下令赈灾,难道他不知道吗?再者,河东大灾的郡县多了,为何别人都不来,偏偏就他来?

张焕的脑海里闪过了无数念头,难道他是来探望家主的病势?很有可能,张若镐现在病情严重,或许他是来和家主商量张家以后的路.

但这只是往好的方向想,而另一个念头却从他心中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张若锦是被崔圆特地召唤进京。

张焕沉思一下,便招来一名亲兵,暗暗向他指了指张若锦,附耳对他低声道:“你带两个弟兄,给我日夜监视他,不管他去哪里都要随时给我报告。”

亲兵点头答应,迅速安排去了。

.........

入夜,天开始下雨了,初秋的雨注定不象春雨那般温柔,也不似冬雨那样寒冷,它就像天上的孩子在玩水,一阵一阵地将水泼泻到了人间。

中元节前后有鬼打头的说法,男女老少都须留在家里,没有人敢在外面闲逛,再加上今夜雨大,大街上竟空无一人。

一辆马车飞驰进了宣阳坊,碾过一汪水潭,溅起了一片白花花的水,渐渐消失不见,这时,雨雾中却出现了两名骑士,他们快速而无声,远远跟着前面的马车。

马车又行了两里路,从崔圆的府门前飞速驶过,片刻它又掉了头,慢慢地回到了崔府前,随即一名戴着竹笠的高胖男子下了马车,他跑上台阶,低声对门房说了什么,便一闪身进了府门。

而两匹跟踪他的马也在百步外停了下来,躲到了一棵大树之后。

........

这几日崔圆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今天下了雨,空气十分潮湿,他风湿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虽然是夏末季节,但他的房间里还是点了个火盆驱湿。

此刻,崔圆正半躺在软榻上聚精会神地看书,两名侍女一左一右给他轻轻捶捏着肩背,这时,书房门轻轻敲了敲,老管家在门外禀报道:“老爷,张刺史已经到了,在外候见!”

“让他进来吧!”崔圆给两个侍女使了眼色,两人退了下去。

冒雨来见崔圆的张刺史自然就是张若镐的二弟、平阳郡刺史张若锦,五天前,他得到崔圆的一封密信,便借口平阳郡受灾求援,特地进京。

张若锦身材胖大,长相酷似其兄,他原本是大理寺卿,五年前因办错一桩案子被御史弹劾,贬黜到平阳郡为刺史,这一呆就是五年,他为人低调,在家族事务上也从不插手。

但去年张若镐废除嫡子继承家主的规则后,他便渐渐开始活跃起来,尤其今年五月张若镐上书朝廷,要求册封张焕为虞乡子爵,这等于就是明确了张焕为家主继承人。

张若锦立即联合几兄弟一齐反对大哥的决定,他的行动得到张氏几乎所有人的支持,也使张若镐空前孤立,最后不得不让步。

事情虽然已经平息下来,但崔圆却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张若锦走进书房,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卑职参见右相!”

“张兄无须多礼,快快请坐!”

崔圆笑着将张若锦让坐下,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张若锦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相国不必这样,卑职实在担当不起。”

“有什么担当不起,当年你做大理寺卿时,我们不是时常在一起饮酒小聚吗?怎么出去了五年,倒变得生冷了。”

崔圆轻轻在他肩膀捶了一拳,佯怒道:“你再这般客气,我可赶你出去了。”

“那我就受之有愧了。”

张若锦苦笑一下,他何尝不知道崔圆笼络他的目的,五月时他一呼百应,随即又召开家族会议,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已隐隐有取代家主的势头,如果说他并不因此动心,那绝对是自欺欺人,但他也知道,如果强行取大哥而代之,最终结果是家族分裂,所以他就放弃了自己的野心,转而为儿子争取家主继承人之位。

但崔圆的来信中却明确表态,他愿意与张家和解,希望他张若锦能成为张家家主,成为内阁礼部尚书。

这一个陷阱还是馅饼?张若锦考虑了很久,他认为崔圆不会轻易打破朝中的平衡,他的目的是要将张家变成第二个王家,变成崔氏的一条走狗,如果是这样,那此事就值得考虑,而做张家的家主,那就意味着控制数百万贯的家产,控制着河东上万顷的土地和数万佃户及奴隶,换而言之,他就是河东的土皇帝,强烈的诱惑终于使他心动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了长安。

张若锦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崔圆,低声道:“相国可知我大哥病重之事?”

“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才写信给你。”

崔圆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你曾是大理寺卿,又是张氏次子,张尚书病重期间,张家还须你来主持大局。”

“哎!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张若锦长叹一口气道:“我仕途无望,已打算在平阳郡做到退仕,残此一生,哪里轮得到我去主持张家的大局?”

崔圆笑了,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那彼此就不需要再进行什么试探,他伸出了右掌,淡淡说道:“事成之后,我保举你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张若锦深深地凝视着崔圆,良久,他毅然举起右掌,和崔圆重重一击,沉声说道:“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

夜雨依然在时急时歇的下,相府的侧门开了,戴着斗笠的张若锦迅速从门内走出,上了马车,马车随即掉了头,向坊门急驶而去,待它的背影消失,躲在大树后的两名骑兵立刻兵分两路,一人紧紧跟随马车,而另一人则向相反方向驰去。

半个时辰后,东内苑。

“你能确定张若锦没有在外等候便直接进府了吗?”张焕再一次向亲兵确认道。

“是!属下确实看得清楚。”

张焕背着手在房间里沉思,张若锦在崔圆的府中总共只呆了一刻钟,一刻钟的时间,除去更衣、等候、告辞,剩下的只能够喝一杯茶,略略寒暄几句,实在不能深入谈事,所以张焕留意的是细节,一般而言,地方刺史拜访相国不可能不用在府外等候,尤其在中元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年中祭祖之时,而张若锦竟没有等候便直接进去,这只说明了一件事,他早和崔圆有了勾结。

‘看来崔圆终于要对张家下手了!’张焕迅速对此事作出了判断,前几天李系突然下诏,正式承认崔圆继任相位,这是李系发出的和解信号,一旦崔圆接受,也就是意味着从去年以来的相位之争正式告以段落,崔圆也将开始他的下一步策略,打压各个世家,而处于内乱的张家,必然会首当其冲。

此时的张家就象一个即将死亡的病人,若不施以猛药,将绝难见效,张焕猛地下了决心,他慢慢回头对面前的心腹道:“我有一件大事,交给你去做!”

.......

-----------

(求推荐票)

第16章 顺水情第222章 风云突变第29章 立奇功(下)第28章 立奇功(上)第290章 漕运之争(中)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33章 风波起第227章 绝地反击(下)第50章 重返巴格达.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61章 楚尚书第333章 国事烦忧(上)第182章 鏖战会西堡(中)第48章 重大决策.第36章 风不止第4章 第三势力第115章 颜杯裴酒第257章 凤翔之变(中)第119章 崔圆遇刺第56章 危险边缘第166章 机会第396章 项庄舞剑第28章 立奇功(上)第336章 细微变化第314章 安西战略(四)第356章 两处布局第35章 利与情第390章 刺案疑云第11章 查旧帐(下)第321章 安西战略(十一)第355章 余震未消第34章 崔家主第204章 格局之变(一)第130章 三渡黄河(上)第137章 帐篷春色(上)第300章 葛逻禄人(二)第46章 大湖筑城第416章 笔筒案第306章 扼守张三城(上)第129章 枭雄本色(下)第408章 酒楼偶遇第142章 雪夜下凉州(上)第222章 风云突变第150章 谈判(上)第159章 两日风云(一)第31章 长安行第130章 三渡黄河(上)第267章 裴莹的难处第36章 碎叶风云(十七)第223章 大军压境第65 章 慢收官第10章 查旧帐(上)第202章 得陇望蜀第132章 三渡黄河(下)第288章 朝战风云(下)第144章 使者第324章 安西战略(十四)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284章 各逞心机(下)第9章 千里追猎.第110章 礼尚往来第104章 争夺家主(六)第243章 故人来迎第252章 两只狐狸第97章 翠云居第196章 事关重大(上)第257章 凤翔之变(中)第404章 发现端倪第44章 过新年第194章 陇右来信第308章 扼守张三城(下)第17章 相亲会第378章 江淮风云(五)第27章 碎叶风云(八)第115章 颜杯裴酒第5章 张家主第5章 张家主第244章 长孙寿宴第123章 玄武门之变(上)第193章 各让一步第169章 视察会西堡(上)第96章 崔小芙(下)第161章 两日风云(三)第167章 抉择(上)第44章 斩草除根第74章 争兵权(三)第7章 林芝堂(下)第147章 裴莹出使(下)第161章 两日风云(三)第68章 射胡月(一)第234章 厉兵秣马(七)第22章 碎叶风云(三)第170章 清理官场第131章 三渡黄河(中)第280章 以牙还牙第82章 忆往事第43章 左相国第34章 崔家主第54章 裴莹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