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要把二姑娘交给弟妹?之前不是还说要把彦哥儿接到您身边教养么。”从宫中回来,太夫人便宣布让李令玉回正屋跟着涵因一起住。韦氏之前听太夫人说要敲打敲打涵因,把彦哥儿也接到老太太身边来,怎么这话刚在耳边转悠两天,太夫人这边又变卦了。
太夫人抬眼看了看自己这个侄女:“我看三儿媳妇还是不错的,令玉要嫁人了,也要去见识见识,不能总躲在我身边。我老了,那些宴席、游乐也去不动了。让涵因帮着寻一门好亲事才是正经。”
韦氏听老太太竟然亲亲热热叫起了闺名,心里一阵烦躁,笑道:“老太太不是之前想把令玉嫁给我姐姐的儿子么。这亲上做亲才是好婚事。”韦氏的姐姐,嫁给了弘农杨氏的嫡四房嫡次子,她丈夫是之前在韦建昌一案中受了牵连夺爵赐死的广成侯的亲弟弟,杨武是她的二子,前面还有一个嫡子和三个庶子,另有两个嫡出的姐姐,两个庶出的妹妹。
“武儿那孩子好虽好,可是性子太霸道了,令玉这性子嫁过去难免受欺负,他们杨家人口又多,武儿上面还有四个哥哥,他大伯广成侯又坏了事,还好之前早分了家,要不然他家也得受连累。如今武儿的父亲仕途上不顺遂,武儿的前程也是问题。”太夫人是真心疼李令玉的,前些年,李湛仕途不顺,嫁到同样落魄的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可如今李湛风头正盛,太夫人自然想给李令玉寻门更好的亲事。
韦氏一听这话,立马不高兴了。又不敢太驳太夫人,只好不阴不阳的说道:“武儿是姐姐最疼的小儿子,我姐姐当年的嫁妆就有两万两,她已经说了,那嫁妆一半要给武儿的。”?? 名门纪事221
太夫人知道杨家派人来过几次,想让韦氏促成这门婚事,韦氏在太夫人面前念叨了不止一遍,太夫人也有所意动。但是毕竟李湛是李令玉的父亲,这件事只有他才有决定权,那时孩子还小,李湛又在郑州,毕竟在韦建昌谋反案里面,他家也受了广成侯杨峥的牵连,老太太就想等等再说。
这些日子。李湛迁了京兆尹,杨家走动的就更频繁了。太夫人知道她这两个侄女那点心思,刘氏留给李令玉的嫁妆丰厚,再加上想借机攀上李湛,自然是用心无比。老太太说道:“终归还要看她父亲的意思。诶,对了。她家不是还有个姑娘么,多大年纪了?”
韦氏的笑容僵了僵,心想这不就是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来了么,如果她家姑娘合适,她早就动心思了,但通过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杨家的姑娘多,姐姐又发话说要把嫁妆留一半给武儿。她那两个姐姐的嫁妆加上杨家出的三千两,撑死了也就八千两,自己还得倒赔聘礼。更何况,他家不能给桓哥任何助力,还是拖累。她哪能做这门亲事。
太夫人见她不说话,也知道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也有些微微不悦了。她倒不是真想让李令桓娶杨家闺女,但好歹李令玉也是韦氏的侄女。她对外甥倒比对侄女还亲。
韦氏也知道太夫人不高兴了,忙止住话头,闲扯了些别的,说了几句,就以要处置家事为借口匆匆走了。太夫人也知道她犯了左性,倒不如随她去了。
二夫人这些日子却时常在涵因这里转悠,现在因为泰王得宠,李昭容升成了李德妃,她愈发对涵因恭敬了,她现在最后悔的是自己利用涵因跟大夫人斗法的事,就怕涵因迁怒于她。
涵因知道她想探探自己的底,看看自己有没有忌恨她,她便保持着那种不近不远的态度,随便她猜。
“妹妹,这是老家那边族人过来带的新冬茶,我听闻妹妹最好茶道,拿过来借花献佛了。”顾氏笑吟吟从丫头手里接过一个精美的雕漆填金流云纹小盒,递给涵因。
涵因接过来打开一看,又闻了闻:“径山茶,二嫂嫂是余杭人?听闻这径山茶的千亩茶园都在吴郡顾氏手里,这等品质的,我看除了上供,外人是很难得到,听说,齐王在江南时,为了求一两最好径山春芽,竟开了千金高价,还都求之不得,后来是太皇太妃特特求了太皇太后,让上供的茶园每年拨几两给齐王,此事才作罢。”
“妹妹果然是个懂茶之人,我这份礼也没有白送,我送妹妹的,虽比不得贡品,却不差在哪。妹妹若喝着好,等到春茶下了,我再送妹妹些。”顾氏听涵因这样懂行的人夸赞家乡之物,心里也有些得意。
涵因也不客气:“如此,妹妹就多谢嫂嫂了。”
“别客气,也不知怎地,妹妹一来,我就觉得跟你脾气相投。这样的好东西,自然是要给妹妹这样懂茶的细品,方不负这茶的妙处。”顾氏果然就势套起了近乎。
涵因把漆盒交给慕云,笑看着顾氏,知道她有下文。
果然顾氏看着慕云行事稳重大方,夸道:“妹妹这般聪明通透,连丫头都调教的这么好,三弟真是娶了门贤妻。要我说,这国公府就该妹妹打理。”
顾氏见涵因不接茬,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干笑一声,接着说道:“不知道妹妹可否知道,大嫂想要把各房的帐从新归拢在一起。”家事虽然已经交到韦氏手里,但顾氏管理国公府多年,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既然敢直说出来,一定是得了准信儿。
涵因看着她笑问:“这又是什么意思?”
“原先我们因为家里几房有在太原的,有在长安的,所以老太太那时做主,把几房的帐分开下发,只按照定例把钱算出来发下去,各房自己的采买、人事、宴情、送礼回礼都算在内,超出的由各房自己弥补,多了也不要回。其余一概不管。而外院管事、仆役、房舍打理这些府里共同的支出等等都报到总账开销。”顾氏解释道。
涵因心思一转就知道,二房老爷李泯在长安任职,没有跟着老太太一起回太原,那时候三房刘氏身体不好,管家的一直是二夫人顾氏,因维护修缮府邸的各项开销都报到总账上,管总账的大夫人又在太原没法核实,因此二夫人该是借着这一项虚报多报赚了不少。加上她节俭二房开支。给二房的定例还能让她省出来不少。
如今韦氏重新接手国公府,自然是认为花掉的这些钱都是她儿子的,除了五房还在太原,其他四房又都住在了一起,人事上就有了重叠,比如当初去太原的时候,厨房的人分成了两拨。就显得人手不足,于是进了几个人到厨房,现在住在一起了,厨房的人手又多了,诸如此类。之前,考虑到各房要分别应酬交际。这部分的定例就放宽了些,现在国公府在一起,这方面又合在一起,不需要各房单出,给各房姑娘公子的各项支出都是按人头算的,二房庶子、庶女一大堆,韦氏却只有一个李令桓,因此她就嫌给各房的定例太多。却又不好说削减,于是便相出了合并这四房的帐这个主意。?? 名门纪事221
这样,二夫人又哪里肯干,他家二老爷俸禄本来就少,还没有其他收入。人虽不错,偏就有个好色的毛病。家里几房妾室也挡不住他去外头花天酒地,家里庶子庶女又有不少。一大家子人这些年就靠着府里多出来的定例加上虚报各项开支贴补,还能攒下些家私,如今管家的事情被大夫人拿了去,二夫人就只能克扣那些小妾、庶子庶女的开销了。
若是连这一项都把不住,应酬的定例又要削减,那二老爷的花费就得靠二夫人自己往里填银子了。她自然是坐不住了。于是向撺掇涵因出头。
涵因瞥了一眼顾氏,笑道:“其实大嫂嫂这么想也有道理,毕竟事关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我们的底子毕竟不比他们陇西本家。”她不缺钱,李湛的钱、自己的钱,就算没有国公府的定例也够用了。她还没有孩子呢,挣过来最后还不是几个庶子庶女的,她还真没心情搀和这点事。
顾氏当然不能放弃说服涵因,笑道:“妹妹,你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不是我说大嫂,她实在是俭省太过了,那些买办弄来的胭脂水粉,一半多是不能用的,还得扔了重买,反而更浪费了。叫厨房添个菜,还要另外单出钱。咱们再差,也是堂堂的国公府邸,还是要再着满长安的世家面前存着体面的。”
“二嫂嫂说的虽有理,但是若大嫂真这样提议,妹妹我还真想不出什么理由反对。”涵因眉头皱着,做一副思考状,显得很为难的样子,之后说道:“大嫂也有理,二嫂也有理,要不我看这样吧,二嫂,要不这样吧,我们主动削减两成定例,裁剪些人员,给大嫂个交代。这样钱省下了,大嫂也就没话说了。您看呢?”
“两成?”二夫人的眼角抽了抽,语调忍不住上扬。
“嗯,那最少也得一成吧,要不然也说不过去呀。”涵因颇为无奈的摊摊手,看着她,似乎是知道她的极限似的。
“好吧,就这样办吧。”二夫人咬咬牙,知道如果真让大夫人的打算成了,自己一分钱都捞不到了,现在还可以通过裁剪人员,再克扣克扣那些姨娘和庶子庶女们把损失弥补回来。
“回头二嫂就去这么跟太夫人说,太夫人一准儿高兴。”涵因很大方的把功劳让给二夫人。
二夫人本想让涵因挑头,可转念一想,自己吃了这么大亏,还不在太夫人面前落好,那就更亏了,于是点头,勉强挤了个笑容出来:“好吧,我去跟老太太说。”
出了门之后,二夫人有些愤愤的回头又看了一眼涵因所在的正房:“还以为是个有气性的,就会和稀泥,我要是有太皇太后撑腰早打上门去了,不受那个寡妇的气,哼。”念念叨叨的回了自己屋子,越看越觉得那几个花枝招展的妾不顺眼,恨不能立时把她们发卖了换钱。
涵因见顾氏走了,转过头对沁雪夸奖道:“不错嘛,刚到府里几天,消息就跟二夫人一样快了。”
沁雪得了夸奖,有些小得意,笑道:“姑娘,你上回说我办得好,去温泉就带着我,这话可要算数哦。”
祈月从外头走了进来,捏了捏沁雪的脸蛋,啐道:“这丫头又开始卖乖,夫人才让你干了多大点子事,就敢来邀功了。”
沁雪吐了吐舌头,涵因笑道:“有功是该赏,等老爷这次轮上休沐,咱们都去。”
打发走了沁雪,祈月伏在涵因耳边悄声说道:“宁若姑娘传消息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