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

但多尔衮坚持已见,他的智略既然不如皇太极,甚至稍逊于李来亨一筹,那么至少在胆略豪气上,是不能低于敌人的。

多尔衮行动的仪仗与天子已经无异,他前往围攻徐州城的最前线时,不仅不加掩饰自己的行踪,而且还带去了大批护卫官员随行。

静鞭三响,鸣赞官拖长声音喊道:“兴!”护军营骑兵们都跳下马背,端正姿势站好。

多尔衮身穿明黄团龙朝袍,头戴小毛貂皮缎台冠、脚蹬蓝缎朝靴,无论是服饰还是仪仗,其实都和天子没有任何区别了。

鸣赞官高呼:“朝——”

近千人的嗓音,合成洪大的震天撼地的祝贺:“摄政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在伏地的一片红蓝相间、如同厚厚的地毯似的人丛中,以金黄色衣着为主调的多尔衮从容而立,不但显得高大轩昂,而且如黄金铸就的一般闪闪发光。

多尔衮也升起顾盼自雄之感,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容易,皇太极逼死了他的母亲大妃阿巴亥,可是今天多尔衮也圈禁了皇太极的长子,距离篡夺本属于皇太极的皇位,也只剩下这一战的距离了。

多尔衮向前走去,御前侍卫、内官、三百多名卤簿銮仪校,仿佛一条长长的、越来越宽的楔形尾巴,紧紧贴在摄政王的身后。

护军营兵马又紧随其后,跟着守护着多尔衮。

战场上炮火正在横飞四溅,虽然大清的火炮数量远远比徐州城守军的大炮多得多。但战场上刀枪无眼,何况是炮弹,守军的枪弹总有那么几发能够落进清军壕沟的内侧,将许多士兵炸成肢体断裂、脏器碎烂的样子。

多尔衮能够面不改色地站在这样一幅修罗地狱的画卷里面,对于清军士兵斗志和士气的鼓舞,是相当惊人的。

他每走到一处地方,伴随着鸣赞官和卤簿銮仪们的声音,清军将士——无论满蒙八旗还是蒙古外藩兵,甚或汉军旗和一般汉兵——都发出了山呼海啸般隆重热烈的万岁之声。

万岁本来只应该用于称呼皇帝,可是现在在北京,固然还有昭和皇帝福临和同治皇帝朱慈烺这两个神主牌位存在。

可是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两个小皇帝,只不过是多尔衮可以肆意揉捏把玩的偶像傀儡罢了。

大清的权柄,全部操于多尔衮一人之手。

以摄政王的尊贵,却亲临围城的最前线,这是非常稀罕的事情,也是在明朝时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大部分清军士兵都知道了南明北伐军到来的消息,许多人也都知道了弘光皇帝临阵逃脱的事情。

对于这些已经剃发的汉兵来说,最起码,多尔衮亲临战场又英勇沉着的模样,远远超过了崇祯以下的这些明朝皇帝。

他们虽然做了汉奸,做尽了令天下人不齿的恶事,可是看到南明军队那种不成器的模样,这些汉奸的心中,好像也都松了一口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毕竟。

这大明本来就是一副要完的样子嘛!

为着多尔衮的巡视和督察,前线的八旗兵们专门腾出了一片宽阔的空场,铺着整齐的石板,正可以放置那条金碧辉煌、五色缤纷的大尾巴。

多尔衮停步,向随从们平静而庄重地下令:“你们都留下,各自到应该去到的位置作战,不用时时刻刻都跟随着孤。”

“喳!喳!”

那些跑得满头大汗的御前侍卫们,虽说都是贵胄子弟,不少人还战功显赫,却都一字儿跪下,恭敬领命。

但多尔衮身边变得空旷以后,特别是清军士兵们专门清理出来的那片空地,马上就成为了徐州城头上守军们高度重视的目标。

许都虽然并不知道出现在前线巡视的黄袍大将就是多尔衮本人,但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狙杀敌人重要将领,挫败清军士气的好机会。

因此马上就着手进行布置,专门从自己召集来的那批山东义军武装里面,挑选出来了十一名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使用弓箭进行阻击。

另外谷可成接到这条军情以后,也从自己亲军标的卫士里面,挑选出了三名以枪法神准而著名的勇士,交给许都指挥。

十一支弓箭和三杆燧发枪同时瞄准了多尔衮,哪怕多尔衮的袍服下面,罩着的是整整三层坚固的黑金色重甲,也难以抵挡守军这么猛烈的火力。

只可惜清军并不是没有做防备的,他们的红夷大炮始终没有停下炮击的节奏。多尔衮专门空出一片地方,用于吸引顺军的火力狙杀,本来就是为了做到反击之用。

果然,在大顺军神射手们狙击多尔衮的同时,九王布置在前线的一批清军大炮和神射手也同时展开反击。

多尔衮自己的身边隐藏有大批护军用性命守卫,但城墙上的顺军则在冒头的同时便遭到敌人猛烈的攻击。

亲自指挥狙杀的许都本人都为红夷大炮炮击掀开的飞石碎砂击伤,顺军精兵死伤一片。城下的清军则因为这一场小胜利,特别是为多尔衮大胆的以身为饵刺激起了十足的热血和兴奋感。

“万岁!摄政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多尔衮为此感到心满意足。他特别布置在阵前的一批神射手,人人都是拥有堪比巴图鲁武艺的精兵。

这些人也是多尔衮准备用来狙杀李来亨的秘密武器,博和托的军中有不少人见过李来亨,而且清军的随行官员里面,也包括了一批在德州投降、曾经亲眼见过李来亨的汉奸官僚。

有这些人做指引,很有机会直接在战场的混战之中,将流贼核心狙杀。

那样不管大顺军的战斗力是多么强大,败北的局面也将难以逃避了。

多尔衮的战术并非没有道理,虽然看起来直接狙杀李来亨的想法,颇有一些天马行空和撞大运的成分。

但再仔细想一想,就像范文程和洪承畴都说过的那样,明末的起义军豪帅为了控制和凝聚军队,都有身先士卒的传统。

像李自成自己,不就是在两军相持不下的时候,依照这种起义军豪帅亲冒矢石带动全军士气的传统,亲自冲阵,而被清军击毙的吗?

后世的历史中,肃亲王豪格进攻大西军的时候,也是在汉奸的指引下,于万军中认出张献忠以后,马上安排大批神射手直接将张献忠射杀,使得本来还有一拼之力的大西军,居然在没能进行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就直接崩溃,败出了四川。

多尔衮亲自实验了一番清军神射手们的实力,确认了他们的能力的确远在顺军守兵以上后,在心满意足的同时,战斗信心也顿时坚定和强烈了起来。

“我朝真正满洲大兵,无一个不是能够以一敌百的勇士。流贼虽然兵马众多,器械犀利,甚至连其战法,孤也不得不承认,几乎与我满洲精兵并驾齐驱了。

但是在弓马骑射的方面,流贼与满洲人的差距,甚至比明军与我们的差距还要更大!

至少明军之中,像吴三桂等人那般弓马娴熟的骁勇之士,并非少数。可流贼中又有几个吴三桂呢?

满洲人是鸷鹰,是嗜血的猛禽。流贼不过是一群水鸭子,羽毛相同的鸟才飞集在一处,真正的猛禽是能够以一敌百的,所以流贼即便真有百万之众,也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多尔衮确信他的战术一定能够取得奇效,他已经做好了胜利的准备:

等到徐州会战胜利以后,他会先将山东交给南明军队代为占领,对江南的小朝廷释放一些善意。但这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到大清的军队扫荡河南以后,多尔衮会在洛阳与吴三桂会师,并力南下再征服湖广。

到了那个时候,剩下来的一个江南小朝廷就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大清随时都能够从他们的手中夺回山东,甚至直接毁灭江南。

到了那时候,多尔衮,就将取代福临和朱慈烺,成为大清和天下间唯一的真皇帝,一个超越了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和铁木真功业的真皇帝。

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九十七章 闯军李公子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七章 鸟铳队第六章 雪花无辜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十六章 五军第一章 太原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四章 小徽柔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吴三桂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五十六章 叶方实学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八十八章 基层政权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