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

对西明的战争正在有条不紊地筹划之中,各路驻军多数向湖北和广西两省集结,看来李来亨已经修改了方针,改变了过去以西北驻军为主力平蜀的策略,转而选择了自楚、桂进军的间接路线。

新的战争阴云正在悄悄骤集,但对于关内的多数地区而言,安定的太平时节已经降临。

大顺委派的官吏和驻军,已经接管了明朝绝大部分的疆域。井然有序的营庄改造也在推行之中,只不过鉴于乡官数量的限制,对于新晋取得的土地,李来亨已经放开了清田驰禁的步伐。

营庄之禁的破坏,是从庄使开始的。

光中二年起,朝中都营田司已经陆续破获了不少庄使私吞土地的案例。

虽然李来亨定制之初,就设置了庄使、推官、捕盗使、村长等乡官牵制监督的权力结构。可是随着营庄制在更广泛地区内的扩大,庄使的贪墨违禁便难以完全遏止。

即便大顺有严刑酷法来限制庄使,违禁过分的通常还要处以死刑。但既然制度本身隐藏了庄使侵吞土地的特权,行政惩罚的效果也就有限了。

何况营庄制需要耗费的巨大行政资源,过去仅在湖北、河南两地,大顺尚能支撑,现在一下子扩充到了十倍以上的地域内,行政资源便根本不敷使用了。

清田驰禁必然被提上日程,只是李来亨对于限制大地主兼并的想法也始终未变。

“驰”营庄之禁的同时,还要清查仗田——而清田过程中,大顺又以相当倾斜的态度,默认了明末乱世期间贫民佃农对于抛荒土地私自占有的合法性,实际上也产生了均田的效果。

此外一部分本由营田司管理的营庄土地,也被授予了耕种的佃农——至于本来拥有这部分土地的原地主,其田息收入则被李来亨直接换为了虚无缥缈的工坊股本。

其中不服的士绅并非少数,只是在大顺军强大的武力面前,他们根本不敢升起抵抗之心。毕竟孙可望远在四川,退守广东和福建的郑家小朝廷也缺乏北伐的力量,塞外的清军则在经历甲申之役后,不仅残暴的面目完全被看穿了,其本身的力量也虚弱到根本不能牵制大顺军丝毫。

各部驻军的强力弹压之下,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新设立的以徐州为省会、由原豫东一部、皖北一部和江北一部合并而来的淮海省,均完成了营庄佃农向自耕农转化的进程。

士绅的叛乱并非少数,但动摇大顺基层政权统治的叛乱,连一例都不存在。

甲申之役清军的入寇,已经大大打击了华北士绅的力量,使得他们在清、顺之间,考虑良久以后,只能接受自己的土地被佃农夺走,而自己仅获得一些不值钱的工坊股本的现实。

毕竟这和剃发令之下,尊严被践踏、财产被全部夺走,连家族都被整个毁灭的灾难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了。

甚至不少士绅子弟,已经开始寄希望于通过科举、乡政学校、讲武堂的途径,进入大顺朝廷之内,成为体制的一部分以后再设法夺回家族的产业。

来自南方的士子纷纷乘船北上,自从金国被蒙古灭亡以后,已经空荡荡数百年的大梁运河又繁盛了起来。

天下文人悉数奔赴汴梁,东京风华璀璨又盛于从前。

兴京长安府和北京北平府的重建工程也已经初步展开,大顺国初时强盛的国力、严密的统治和清廉的政治,即便战争连绵不断、巨大的土木工程也相继兴起,却还是在各地绅民之中留下了一个光中之治的深刻印象。

虽然官员大部分都知道此时顺朝的实权早已操于监国之手,但普通百姓还是只为光中天子李过修起了牌位。

对这位宽和天子治世的怀念,与后来世祖朝天法时代壮阔激烈的五十年相比,更加成为贯彻了大顺此后四百年历史的一条重要脉络。

如果太祖太宗没有早早驾崩,大顺朝会否走上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

这注定成为后世许多小说家创作题材的来源之一。

历史的悲叹和遗憾,最终停留在了光中二年十二月三日的这一天。

顺太宗、光中帝李过,于长久的病痛后与世长辞。

由于对西明的战争还在酝酿之中,许多重臣大将都留在了前线,没有前往太原或者开封参与国丧。

李来亨与高太后一起,默默在太原封闭了行宫,一同护送李过的灵柩前往天保府,这又为大顺朝定下了一条潜规则:

后世包括世祖在内的皇帝,所有人死后都是葬在了延安宝塔山的帝陵之中。

李过去世以前,要求不要为自己专门修筑一处山陵,而是和太祖李自成共用山体,只是单修一座陵墓而已。

后来除了孝宗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身份,违背世祖遗愿,为李来亨另外堆山修成新的山陵以外,大顺四百年,所有皇帝,除了客死新大陆洛京的末帝与被呆迷儿人民联邦公审后处死的后主以外,全部都长眠在了延安宝塔山下。

李过的半生,也是扶持李来亨的半生。他为自己活着的时间太少,更多的时间是在为李自成活着,也是在为李来亨铺路而活着。

李自成尚且留下了一个女儿徽柔公主,李过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却也没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血脉。

李来亨曾暗示方以仁几次上书,组织群臣劝说李过纳妃。但李过深知此为取乱之道,太祖只留下一个女儿,为大顺朝第三代以后的长治久安铺垫好了基础,李过是顾全大局之人,他不愿意为一己之私,为顺朝的未来留下任何隐患。

弥留之际,李过将李来亨叫到御床边上,他握住李来亨的手说:

“朕想回商洛看看……回一次商洛山。”

李来亨还没说话,侍立在下策的重臣们就都跪成一片,哭声连绵地劝谏不止。

李来亨有些为难,他知道李过的身体是不能再支撑一次远行了,但又不想拒绝父亲弥留之际的任何一个愿望。

李过看着李来亨左右为难的脸色,很是感慨,他让李来亨记住:

“玄朗是双喜留下的遗孤,你要善待他,不要让人以为我们李家不懂得宽容!”

===

大家是真的不喜欢新书吗???

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六十二章 仆固怀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五十八章 暴毙之忧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六章 生吞随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八十五章 纸币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