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

“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太宗皇帝驾崩已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李来亨也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归附大顺,他才终于露出喜形于色的表情,好像好几个月大顺朝廷里那种悲伤哀愁的氛围都被一扫而空了。

东京酒,梁园月,章台柳,大将归附,名王来投,烈火烹油的盛世好像将要来临,鲜花裹锦的繁荣似乎同样是酝酿已久。

开封人民翘首以盼两位名王的归附,他们都抢到了街头上,欢呼雀跃,既是为四川的平定欢呼,也是在为大顺朝海纳百川的开国气象感到鼓舞。

“听说西宁公是秦逆义弟,情同手足,此人来降,看来西南大局是彻底平定啦。”

自从开封成为顺朝实际上的首府以后,开封市民对于军事、政治的形势便愈发关注。他们将生活里本来用于嚼别人舌根的精力,都投注到了关注天下大势上。

一个老翁端着大杯茶碗,连口饮茶,气都不待喘的,喝的一声便提出反驳的意见来:

“哪有那么简单!?秦逆孙可望修长安、封府库,整军退回四川,这回虽然被王师拿下了四川,可我听说孙可望又全师退到了云南去。

秦逆大军始终未遭到王师的痛歼,兵力犹存,彻底平定一语,后生啊,这句话说得太早呀!”

市井中对西宁公李定国、南安公刘文秀来投的消息,抱持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这意味着西南战事的彻底结束,有人认为孙可望为天下大寇,平蜀恐怕还会有些波折,也有些人想到了郑芝龙投降归附的事情,认为两者皆来朝,意味着大顺的金瓯已然无缺。

还有少数前朝的遗老,不情不愿地说:

“说到底,桂藩比起福藩实在难称正统。僭越称帝,现在落到被流寇裹挟去滇南的境况,也是自食其果了……”

“呵呵,老绅士,那福藩来朝又是什么何因何果?”

“……这、这……”

“老绅士口称流寇,哼哼,我看应该去龙衣卫的镇抚司衙门上问问,这算不算犯禁!”

那老先生听到这话,好像终于抓住对面市民言辞中的什么破绽一样,喜道:

“流寇、流寇!太宗皇帝去年亲自颁下诏令,禁止各司衙门以所谓流寇犯禁为罪名,惩治百姓!大顺朝口称流寇,岂能叫做违制?并无此制!”

那位开封市民反笑道:“哪一位太宗皇帝?不是成祖皇帝吗哈哈哈。”

在大顺政权的统治区内,依旧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前朝遗老遗少。但是毕竟和后世清朝的统治不一样,大顺的治理虽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与剥夺了前朝官绅群体的利益,但双方并不存在生死存亡的冲突关系。

考虑到个人利益、考虑到仕途的发展,多数官员当然能够直接接受新朝的管制——毕竟在另一条世界线上,他们中的多数人连东虏的统治秩序,都能够百分百的接受。

另外一些无意于仕途的明朝士绅群体,其中一部分同底层百姓有血仇的恶霸劣绅,已经遭到大顺政权的铁腕打击,大批大批地被肉体消灭。

除此外声誉较好的良绅,在见证了顺朝“吏不敢舞文、民不敢犯禁”的整然行政之风后,多数人都能够接受新朝的新秩序。

说来另一条世界线上多数人的抗清起义,虽然大多打出了复明旗号,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对明朝怀有特别感情,而更多是对东虏的统治怀有深切的憎恶。

毕竟前有明末的农民军们,在反明抗暴的十余年战争后,又为了抗清才选择了复明的旗号。

后则吴三桂的吴周政权,在放弃复明宗旨以后,仅仅依靠抗清口号,吴三桂作为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无底线屑人,竟然也同样获得大批汉族官绅的拥护和支持。

明朝的招牌经过了二百多年行之有效的治理以后,到了明末时代,其实已遭到多数民众的抛弃。但东虏的残暴秩序,竟然使得这块腐烂的招牌重获新生,甚至连过去反明抗暴的农民起义军都被聚集到了这块招牌之下。

李来亨正为欢迎李定国的入朝而忙于布置,他想到此处,就心生强烈的感慨之情。李定国为了抗清在另一个历史上选择了成为南明的支柱,而现在,他再没有这样的需求了。

“朕希望,朕希望……”

李来亨突然有些哽咽了起来,这让在一旁收拾奏疏的女官们感到有些惊诧和困惑。

“朕希望天下英雄,今后能够同坐于一桌,杯酒相会,这十几年来的恩恩怨怨都该烟消云散了……”

李来亨说的是这十几年来的恩恩怨怨,但他心中所想的却是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十五年、是夔东十三家的二十年、是郑成功父子的三十九年……

在这近乎半个世纪的历史里,官绅们、义军们、海贼们、士人们……有贩夫走卒、屠户盗贼,也有书生将军、官员土司,那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势力、来自不同派系的豪杰们,有的可以称为英雄,有的或许配不上英雄的赞誉……

但他们只要能够为抗清贡献一份力量,便都能足称豪杰。

李来亨很想邀请来所有的那些人,那些曾经互相攻杀、互扯后腿,也曾经飞兵救援、舍生取义的南明豪杰们,在西湖之畔选择一间长亭,摆好酒宴,与众人大饮一场,使一切的恩怨都淡漠在杯酒谈笑之间……

“还是有很多人死去了……”

李来亨有些哀愁,“但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

李自成、刘宗敏、李过、牛金星、宋献策……这个世界依旧死去了很多人。

但是也多活下了许多人。

许都、张家玉、史可法、何腾蛟、李懋亨、米剌印、贺珍、刘芳亮、袁宗第……

活着的人,将会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李来亨在御书房桌上的粗茶一口饮尽,他到底还是更加习惯湖北的碎茶叶。

“西宁公、南安公、延平公,三公都安顿好了吗?”

李来亨好像也习惯了用京城来称呼开封,其实他内心中早就有了重修长安和北京的蓝图,只是即便修复二城以后,到底定都何处,李来亨自己也没有做好充足的打算。

他内心中对于将来的治国理政规划,有着“十大工程”的方案。

花五十年,甚至是子孙后代一百年的时间,来彻底整治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流,就是李来亨心目中“十大工程”的一部分。

重修长安、北京二都,以及可能建造一座新的大顺首都,同样在“十大工程”的规划范围内。

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三章 龙凤庙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八十三章 李过回来啦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六章 营田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单章说明 整合45~53章为5章节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七十三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七十八章 复其仇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刀砍死张汝行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七十八章 宁武关只打了两天第六十章 反对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八章 英雄气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一章 李公子第八十九章 体制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九十四章 火线解放,豁贱为良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