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金山

自从李定国被召回京以后,大顺朝堂上下,对于西营的去向关注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后来准噶尔作乱西北,顺军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北方去,更无人去关心了解孙可望的去向。

就算是李来亨,也完全想不到,十几年的时间过去,孙可望竟然在异国他乡打下了这样一番宏大的事业!

“朕不意秦逆尚有今日,居然篡取天竺,在海外立国,此诚可谓我朝心腹大患。”

呆迷儿帝国远隔异域,与大顺以喜马拉雅山为界,双方在雪区高原一带虽然已经直接接壤,可由于山势险阻,根本不可能在这一地区展开大规模的交战。

直到明军出兵安南,抵抗大顺天兵的时候,李来亨才惊觉到后西明的中兴事业,居然做到了这种地步。

他甚至有几分惭愧,自己占据中原富庶之地,华族亿万人口,经营天下二十年,也不过堪堪和孙可望在异域他乡的成就相当而已。

“孙可望是一个天子,朕也是一个天子,秦逆亦天下一奇丈夫,众史官应搜集其生平事迹,撰集史册,以使后人知国初群雄相斗之事,何等惊奇。”

这些年来,大顺军在四海八荒用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一路摧古拉朽平定四夷。

而且工商发达,经济繁茂,人口滋生至于上亿,许多书院被朝廷被员经营以后,也不断扩大,陆续发展为了综合性的学府。

原来朝廷在各省建立的官校,数量也愈来愈多,其中一部分官校也由原来的乡政、农业、矿政专门性学校,发展为了综合性的大学官校。

文化的繁盛,带来了出版业的高度发展,江南绅商在从海外引进的新型印刷机基础上,改良出了适于印刷汉字书籍的松江印刷机,将出版业推到了又一个全新高峰。

原来只作为官员、士人内部流通参考的邸报,也因为印刷技术的改良,开始被大量复印,流通到民间。

非常多的商人开始养成了阅读邸报的习惯,好了解朝廷政策的变化、边疆战事的发展等等消息。

有识者看出了民间复印邸报的巨大商机,便开始在自家复印的邸报背面,同时印上了票号或其他百货商铺的广告。

再到后来,邸报的背面已经写不下那么多的广告及商业信息。专门的商业报纸,因此就诞生了。

士、商结合的绅商阶层,越来越将经商而非仕途作为自己人生的重心来经营。

大量具有较高智识和文化的高级士人,也开始进入商界发展,这带来了顺朝整个商业文化氛围的改变,也出现了更多大规模、复合型的商帮团体。

票号行业则是因为多年的边疆战事而繁荣起来的,平准战争、安南内战、瀛洲战争……一系列僵持多年的乱战,令朝廷财政压力极大,后勤运输殊为困难。

大量票号商人,开始插手军需生意和后勤运输行业。

这之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山西一带的旅蒙商,明末以来因为通夷而遭到沉重打击的山西商人,靠着经营漠南草原的旅蒙商事业重新发达了起来。

而旅蒙贩货这种动辄花费一年时间,行走万里以上路程的贸易,自然又催生出了如远程汇兑、风险保障一类服务的诞生。

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工商业繁荣的基础,也是早期资本主义建立起来的必要条件。

这些服务又进一步辅助了大顺军的对外军事扩张,不少旅蒙商人主动承担下来了一部分顺军军费,作为回报,朝廷则允许旅蒙商们进入北疆地区经营庄田,并且授予了许多旅蒙商在漠北、北疆、南疆一带的贸易特许权。

在东方,安东大都督府辖区内的吉林、黑龙江、乐浪、熊津一带,经济基础比西域更好。特别是东北的三江流域,土地肥沃又地广人稀,特别适合产业化的庄田经营。

大豆、玉米等适合东北的新作物,也已经从海外引进,长江流域,特别是在湖北和苏松两省,高度发达的棉纺织手工业,这些对东北进行大开发的前提条件,均已备足。

轰轰烈烈的关东垦殖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那些为安东军垫付了大量军费的商人,当然优先获得了在东北垦荒的特许权力。他们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建立了成千上万的农场,专门用来种植大豆、玉米一类经济作物。

在资本雄厚以后,这些绅商又投资了安东军在日本的作战,捞取了大笔政治资本。

以此为基础,关东地区的大农场主们和西北地区的旅蒙商、大票号,共同推动了顺朝国防债券的合法化、正规化。

由户政府背书的国债终于开始发行,这种有朝廷背书的债券,收益率比过去大商人们为顺军垫付军费以期获得各种特权汇报的模式,高得多,也稳定得多。

对朝廷来说,国债限制了大商人们靠垫付军费获得政治特权的途径,将他们的影响力暂时限制在了经济领域之内,保护了一部分官僚的利益,也因此备受好评。

此外,为了监督国债的发行和经营情况,朝廷终于决定了效仿民间票号的形式,在开封、北京、长安、南京、汉城、广州六地,开设了具备远程汇兑、金融保险、国债发行等服务的国营票号钱庄,亦即大顺户政府票号,孝宗朝后改称大顺银行。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废两改元以后大顺对白银的需求日渐增加,一方面迫使大顺在世祖朝后期逐步开始在债券的基础上实行发行纸币的办法缓解货币紧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商人们纷纷推动顺军的对外扩张,以求在海外取得金银矿产来弥补国内贵金属货币匮乏的问题。

某种意义上来说,顺朝在新大陆早期经营青丘殖民地,其实收益极低,和投入付出相比完全不成正比,可以说每年都是巨亏状态。

但青丘殖民地还是坚持了下来,就是因为本土的大商人们对于新大陆贵金属的强烈需求。

一开始大家只是因为从西班牙殖民者口中获悉新大陆生产金银矿,后来则是因为在青丘殖民地内发现了金山,引发了席卷大顺全国的青丘州淘金热,终于为这个人口稀少、生产落后的偏远殖民地,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一百零一章 天气晴朗夏雨正凉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阳(三)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二章 白土岗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章 李公子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鲜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三十一章 南都内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二十八章 方太师的议论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五章 闯营一小卒(下)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