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

看着卢象升有一些迟疑而惋惜的神情,崇祯反而笑了,满脸的意味深长之色,紧跟着说道:“卢象升,你可要知道,一府的知府,不过是正四品的官阶,而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可是正二品的官阶,一下子跳跃了两级,四个品秩,两者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若是换作他人,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你倒可好,却是这副扭捏的模样,好像朕逼迫你似的。”

卢象升挠了挠头,一阵傻笑,露出近乎于榆木疙瘩的神情,只是迎着崇祯那意味深长、充满笑意的目光,却没有任何的言语回应。

“你啊~你啊~”

崇祯好笑的连连叹息,一副拿你没办法的样子,神色却是再次一敛,沉声问道:“卢象升,就算给予莫大的权力,你说,单凭一府的知府,能够解决北直隶的土地问题吗?”

闻听此言,似乎想通了什么,卢象升的心中一颤,强压心里的那份激动,还有猜测,没有说出,而是老老实实地回道:“启禀皇上,不能....”

“这就对了嘛~!”

崇祯赞叹了一句,显得是那么的无厘头,进而补充道:“尽管那些土地多是非法所得,朕也能够将其全部罚没,收回来,并还给百姓。”

“但是,你就不一样了,就算是身负皇命,乃是执行朝廷的政策,是在为百姓主持公道。然而,那些权贵的手里,哪个没有一些看家护院,岂能会让你轻轻松松的收回田地,并返还给百姓。”

“再退一步讲,就算他们老老实实地交出土地,不会出手阻挠你这个大名府知府,但是,那些百姓呢?面对权贵的威胁与阻吓,他们敢要回属于自己的土地吗?”

渐渐地,随着崇祯的讲述,循循善诱,意有所指,卢象升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明亮,心里的那份疑云也越来越淡,崇祯那看似天马行空般的一再转移话题,不再是显得那么突兀,而是处处透着内在联系,一切都在围绕着北直隶的土地问题。

“皇上,你的意思是,微臣担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一职,坐镇于保定府,就是震慑那些权贵,让他们不敢乱来,从而推进土地政策,让那些百姓能够安心地收回自己的田地,不再有后顾之忧?”

“不错,朕确实有这个意思,但却只是之一,并不是全部。”

“之一....?”看着崇祯意味深长的模样,卢象升呢喃了一句。

“不错,让你担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震慑那些权贵,就是朕的意图之一。”

崇祯再次强调了一句之时,语气加重了几分,更是重重一点头,显得无比的凝重,进而补充道:“卢象升,你也知道,相比于官场上的种种弊端,军队中也是问题多多,军纪涣散,贪污之风横行,战斗力严重下滑,军心渐渐不稳。”

“因此,就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之后,你最为紧要、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整肃军纪,尽可能快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将其训练为我大明的精锐之师,而不是只懂得欺负老百姓的劳什子。”

“你可要清楚,大宁都司可不同于其他都司,他可是关系到整个北直隶的安全,京师都在他的护卫之内。”

听到这样的言语,卢象升的思绪百转千回,这才意识到皇上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仅从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的任命上来看,足可见一斑。

正如崇祯所讲,大宁都司可不同于其他都司,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显得极为的重要,治所就在保定府,与宣府的万能都司、山东的辽宁都司,形成三角拱卫之态,将京师守护在中央,而大宁都司距离京师最近。

大宁都司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换句话讲,凡是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使,都属于皇上心腹中的心腹,他卢象升何德何能,两人不过只是见了两面,能够获得皇上如此青睐与信任?

这一刻,卢象升的内心那是满满的感动,感激皇上对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这个既不是将门之后、也不是出自于名门之家的官员。

最为关键的是,纵观整个朝野上下,又有几个人,年仅二十九岁,就位列朝中二品之阶。

按耐不住心中对北直隶土地问题的牵挂,心痒难耐之下,卢象升最终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可是,皇上,微臣离去之后,北直隶的土地问题怎么办?”

崇祯并未立即回应对方的询问,脸上的欣赏愈发的浓郁,满意的轻轻点头,心中更加的相信卢象升,就凭对方心系百姓的这一点,就可以判断他的人品没有问题,绝对是属于忠臣良将的存在。

“放心吧,卢象升,就任大宁都司的都指挥之后,朕还会让你身兼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真定府、保定府、河间府、顺天府和永平府的八府巡抚,专门负责这些地方的土地问题,安抚住百姓。”

“是,皇上微臣绝不会辜负皇命!”

卢象升答应一声,对于这个新的所谓八府巡抚,丝毫不觉得奇怪,原本之时,最初的“巡抚”一职,就是一个临时官职,便于统筹一些地方的行事,使得办事效率更好,更方便应对诸多问题,就比如总督、提督、经略一类的。

因此,巡抚一职,并不像后世那般,一省只有一个,这个时候的巡抚还不完善,一个省不仅有数个巡抚,几乎是一府一个巡抚,有时候,一些巡抚的管辖范围还有重叠。

这个时候,“崇祯”想得却不同,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历史学家,他不仅知道,京师之所以那么多的主和派,袁崇焕之所以死得那么惨,就是在于,北直隶半数以上的土地都是那些权贵的。

那些主和派之所以那么积极,就不想皇太极打到关内,就是不想他们的利益受损。

毕竟,铁骑践踏之下的良田,都是他们的。

袁崇焕之所以惹起众怒,受到那么的攻击,原因就是在于,他的被动防守,没有主动出击,使得那些勋贵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还有就是,在“崇祯”看来,历史之上,皇太极的第一次打入关内,之所以如入无人之境,将明军打得溃不成军,明军的战斗力弱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在于没有结合民众。

对付战斗力彪悍的鞑子,如果就像毛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句话,让日军陷入民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不断地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将其赶走,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奋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图谋第一百九十章 没落的大明海军第二百一十八章 鲜为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第五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调第六十七章 就那么爽快的答应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规则(大结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军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八)第六百三十章 无形的气机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四百三十六章 黄粱一梦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四百零七章 双管齐下第二十二章 另一个重要任务第一百九十八章 从中渔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张书堂第八十二章 遥遥跟随第三百三十一章 设立商馆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九十二章 宋献策的谋士气度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有一点负罪感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请名单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举所带来的的反响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余悸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第九十六章 我没有龙阳之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项重任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四百一十六章 筹谋第十八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积分制比武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机第六百零八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八十章 浓郁的尚武气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八)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二)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满天飞第二百三十七章 货币战争(二)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拢人心第四百零五章 东南沿海商道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钱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该改变吗?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望的郑芝龙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难题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买人心第六十四章 被束缚的两大特务机构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二)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简单第六百二十一章 抵触与亲近第五百零零章 磨炼心性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八十三章 另一种形式的土改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个巨大意图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风闻奏报第六百二十七章 罂粟第六十一章 敞开心扉第二十九章 国之大不幸第九十三章 东南捷报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五十章 胆战心惊的李祖白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当然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四百一十一章 转移注意力第九十一章 宋献策第四十五章 带头作用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六)第六百零八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三十三章 胆识过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四十四章 洪承畴的预判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设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选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胆识过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军中全面推行宝钞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气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