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书

“启禀皇上,这位大理寺卿,资历可谓是非常的丰富,历任过兵科、户科与邢科的给事中,更是当过户部的都给事中,虽然是掌管着拾遗、侍从、规谏、稽察、补阙等事,但对户部的事情也是极为了解。”

“尤其是他的官品,更是没得说,令人称赞,为官清正廉明,为百姓着想,伸张正义,初次为官之时,到江西浮梁县当县令,政绩卓著,极为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听到这些信息,崇祯心里的那种熟悉的陌生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似乎在哪里听说过这个人?

“到了天启年间,历任三科给事中之时,成绩斐然,颇有建树,对于当时的军费无度,对于边防军费毫无计划,每个月巡山防海的费用多达二十九万两白银,请旨核查,为朝廷节省了七万两银子,并提出了‘因饷檄兵、因兵檄官’的建议,切中时弊,因此获得熹宗的赏识,被擢升为太仆寺卿,并代理太常寺的庶务。”

这一刻,崇祯的脑海里就像有一层窗户纸一般,只要捅破这层窗户,就能想起这位林宗载,关于他的诸多信息,究竟是何许人也?

“皇上,最为关键的是,此人祖籍福建,老家就在同安县的厦门塔头,对于那些洋人自然了解无比,更是懂得一些洋人语言,要是让他担任第一任商部尚书,再合适不过了,定能处理好东南事宜,开放部分海禁之后的事情。”

刹那间,那一层窗户纸被毕自严的这番话捅破,心中豁然开朗,关于林宗载的信息,就像溃堤的洪水一般,滚滚而来,充斥在崇祯的脑海里。

难怪...难怪对林宗载这个名字有一种极为熟悉的陌生感!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厦门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林亨萬!

此人不仅是一位明末时期的能臣干吏,更是一个非常聪明睿智之人,完全可以和辅佐越王勾践的范蠡有得一比,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极具有政治敏感度,在崇祯二年,急流勇退,毫不犹豫地辞官归故里。

很显然,后来的一系列朝廷变故,朱由检动辄就会抄斩与责罚大臣,证明了他当时的做法有多的富有远见,很是睿智。

更名为林亨萬的林宗载,让他成为厦门有名的历史人物,不是因为他在仕途的种种作为,而是辞官之后,在崇祯三年到崇祯十三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海上贸易的神话。

带领着雁塔林氏家族,开启并创造了厦门对外贸易的辉煌时代!

以塔头和钱屿为基地,通过海运,和荷兰、葡萄牙、东南亚各地的商人进行了贸易,将中国的土特产、手工艺、铸造工艺、华夏文化,源源不断地推向世界。

同时,也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化和先进技术以及产品。

仅仅是这些,就足以体现了林宗载,不,应该是林亨萬的远见卓识,极具有战略性的眼光。

十年的努力经营,在海上贸易,亨萬家族,在明末时期的厦门,俨然成为了最大的对外贸易集团,囊括了对外贸易、货运、客运的多功能巨型集团,最为辉煌之时,在厦金海域,拥有五桅大货轮九十九艘。

仅就经济实力,对外的贸易规模,即便是福建的郑氏一族,也要略逊一筹!

当然,崇祯对这位林亨萬之所以这么了解,有这么深的印象,主要还在于,早期之时,具有官方背景的许可经营,这位海上对外贸易的钜子,亨萬家族的历史,已经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课题的一个分支课题。

尤其是还是明末时期,对于崇祯这个明史专家,自然会有所了解,有着一定程度的涉猎。

信息量虽然庞大,但浮现在崇祯的脑海里,不过是持续了那么一瞬间。

看到毕自严以一种疑惑的目光盯着自己,崇祯淡然一笑,心中说不尽的开心,身心倍加的轻松,朗声说道:“毕尚书,你先退下吧,关于成立商部之事,暂且保密,不要告诉第三个人,朕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好好想想,仔细推敲一下。”

“嗯,是,皇上,微臣遵旨!”

看着毕自严离去的身影,崇祯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林宗载这个人,如果让他担任商部尚书,负责开放海禁之后的事宜,对外的经商贸易,无疑非常的合适,能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不难想象,一旦开放海禁,东南沿海的关税收入,将会是一个怎样庞大的财富?

历史之上,后世之时,继任者清廷,那个时候的广东十三行,几乎支撑了清廷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乃是清廷皇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仅此一点,一旦开放东南海禁,足可见海关关税将会一笔巨大的财富收入。

一想到这些,崇祯就是乐不可支,对于开创大明盛世,愈发地自信,有把握,几乎是成竹在胸的地步。

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越想越迫不及待,并且立即付诸了行动,让人将林宗载召入宫中,面见自己。

崇祯放下了所有手中的工作,静等着林宗载的到来,心中那种犹如猫挠一般的瘙痒感觉在,根本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处理政务。

不久之后,崇祯的对面就出现了一个人,正是林宗载,有着南方人特有的那种清瘦样貌和身材,看到崇祯如此郑重的样子,那副摆开的架势,林宗载就是心中一紧,忐忑不已。

“皇上,宣微臣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就在这一瞬间,思绪百转千回之下,崇祯忽然就那么按耐住了那颗躁动而兴奋的心,没有立即与对方谈及成立商部的事情,反而问道:“林爱卿,想必你有所耳闻,听到过一些小道消息,朝廷将会开放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海禁,允许与外国通商,你认为如何?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没有?”

“嗯...”

林宗载沉吟了一下,面露思索之色,眼角的余光却在打量着崇祯的神情变化,不易察觉之间,看到对方并未有其他的深意,确实是在问自己意见,也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了起来。

第三百零五章 最为紧张的霍维华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三百零七章 豪气冲天第十五章 遥遥跟随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与稳重第三十九章 稳定辽东之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忧心忡忡的徐光启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帅才?枭雄?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果太严重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钱庄第二十一章 孙传庭第五百零一章 亦师亦徒第四百零二章 触目惊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军第六百零四章 统一计时第二百一十九章 万事开头难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九)第二百四十章 货币战争(五)第五百一十章 失态的毕自严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五百零六章 祸不单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后续(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马车夫第八十五章 反应不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这条鲶鱼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点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为粗糙的飞行器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四十六章 优先原则第九十二章 宋献策的谋士气度第四十二章 推迟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荐)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四百四十章 馊主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选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八)第七十六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杀人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荐)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论付诸于实际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请名单第二百四十二章 货币战争(七)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静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声下气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劝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无信不立第三十章 洛养性的小心思第八十六章 赴约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九十四章 张扬而强势的郑芝龙第六十一章 敞开心扉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衅皇权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零一章 援军到来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并施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百万两第九十章 三卦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六十五章 绝声卫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第四十二章 推迟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掺沙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调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第二章 决定(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六)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一百五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满天飞(下)(五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九十五章 暗中谋划第八十三章 另一种形式的土改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八)第六十七章 就那么爽快的答应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应不正常第一百零九章 事无绝对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锋第五百八十五章 决心第七十九章 荒芜的良田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第五十五章 夺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开学典礼